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_

  内容摘要:在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积极重视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等方面创设自主探究的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的智慧潜能迸发出来,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智能与身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自主学习 教学 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主动探索。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在实践中,积极重视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等方面创设自主探究的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的智慧潜能迸发出来,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智能与身心的和谐发展。
  
  一、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情感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声应该是平等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到老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使学生更加自尊,奋发向上,乐于和老师交往,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1、营造“爱”的氛围。“ 没有爱的教育是贫乏无力的”课堂上,教师只有精神饱满,学生才能精神饱满;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体现出对学生的满腔爱心。
  2、营造“民主”氛围。教学过程是师生进行认知交流的过程也是彼此情感交流的过程。课堂民主氛围的创设,源于教师再课堂上的一举一动;因此,允许学生出错,培养学生自信,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二、强化训练,开发自主学习的思维潜能
  
  强化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在英语听、说、读、写教学中,训练学生学会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求异思维、猜测思维、直觉思维等。要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启发学生运用旧知来探索新知。要紧密联系教学实际,设计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究、搜集资料、上网查阅,培养他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要努力创设良好的语言情景和语用情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如在阅读和写作课上,可让学生扩写课文、续写文章结尾、补写故事情节、看图作文、重编童话寓言等,为学生创设一个思维想象驰骋的广阔空间。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交锋中,挖掘出新奇的思路,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三、关注差异,促进自主学习的个性发展
  
  自主学习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选择。要高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学生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让他们的学习更加自主和有效,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
  1、关注情感,鼓励自主。积极的情感,能够促进人的身心的发展。要融洽师生间的关系,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提倡宽容。同时贯彻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思想。如不时使用Good, Wonderful, Excellent, OK , Very good等鼓励性评价用语,让学生“敢学”、“敢说”,自主学习的信心得以树立,自主性这一人格特征得以培养。
  2、合作讨论,学会自主。要积极倡导合作学习,针对学生心理和学习上的差异,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好、中、差搭配,进行合作学习。小组中的每个人发挥各自的长处,你一言、我一语,你猜一点、我发现一点地相互启迪,取长补短,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实现自主学习。
  3、科学评价,促进自主。要制定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袋,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使评价成为学生自己的事。可采用自评、小组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的方法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用策略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重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可以更好的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1、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中,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试验、调查的机会,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安排好实践操作的内容,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2、对所要掌握的内容,每个学生需要的时间和达到的程度都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要正视这些差异。要想办法解决这些差异。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因材施教在教育中的作用,加强分类指导。
  3、小组交流的主题要明确、清楚,要有思考价值。凡是自主探索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在合作交流,要根据题目内容调控好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时间长,学生将无所事事,影响正常教学。时间过短,不能充分发表每个人的见解,起不到交流的作用。
  4、全班交流中,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按照“困、中、优”的程序进行,使学困生也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使全班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