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技型企业财务绩效研究] 科技型企业怎么认定

  摘要:本文以宁波区域科技型企业为例,分析了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与财务绩效的关联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宁波区域科技型企业财务绩效的建议。   关键词:区域科技型企业 自主创新 财务绩效
  
  一、引言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根本的要素,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科技投入作为一种战略性投资,对于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调查及实证分析中看到,宁波区域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仍处于初级阶段,科技竞争综合实力与国内15个副省级城市相比依然较低。笔者在宁波市99家科技型企业调查基础之上,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人员数量与分布、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投入等三个指标来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这三个指标均是必备的科技活动投入要素,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且可以量化进行相关性分析。财务绩效采用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总资产、流动资产、货币资产及固定资产来衡量。面对差距,企业必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增长点,这样企业的财务绩效才能得到同步可持续增长。
  
  二、宁波区域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与财务绩效的关联度分析
  
  (一)技术人员数量和分布与企业财务绩效的相关性分析根据调查数据,企业全部技术人员及构成与企业收入、利润及各类资产的相关关系,如(表1)所示。总体上企业技术人员数量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均有较高的相关关系,说明较多的技术人员有利于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的提高。另外,技术人员数量也与企业的资产有相当高的相关关系,说明技术人员的多少对企业资产的积累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在技术人员的构成上,不同级别职称的技术人员均对企业收入、利润和资产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其中初级技术人员相关系数均比其他两类技术人员的相关系数要高得多,初级技术人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其相关系数高于中级职称,证明了高级技术人员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起着主导作用。
  (二)承担科技计划项目与企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事实证明,企业承担的科技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能直接促进企业科技成果的产生,如(表2)所示。承担的科技项目越多,越能够促进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还能够使企业尽快掌握一定的关键核心技术,从而使企业扩大规模、扩张市场、促进产品销售牧入和利润的取得。(表2)中企业承担的科技项目主要包括国家级、省级两个方面。虽然总体上项目承担数最与企业发展的相关程度并不高,但在统计上均通过了置信区间为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一定程度上也能说明企业发展与企业承担科技项目数量间有正向相关关系。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数量与企业发展的关系较高,说明国家级项目对促进企业发展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三)科技投入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分析科技投入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如(表3)所示,可以初步判断如下:规模(资产)越大的企业,科技投入越大;融资能力越强的企业,科技投入越大;科技投入越大的企业,研发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越多。表3说明科技投入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数量比重与几类企业资产与负债规模比重间的关系。从科技投入比重在3%-5%和5%以上的企业数百分比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企业与其他几类企业不论是资产比重还是负债比重,均是从高到低排列,与科技投入百分比的排列完全一致。这说明企业的科技投入与企业的资产规模和负债规模是一种双向促进的关系。企业的科技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即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发展水平成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技术人员的构成上,三种级别职称的技术人员均对企业收入、利润和资产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其中初级技术人员相关系数均比其他两类技术人员的相关系数要高得多,显示出目前企业中仍然以初级技术人员为主体,初级技术人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其相关系数高于中级职称,证明了高级技术人员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起着主导作用;第二,企业发展与企业所能承担的科技项目数量与级别间有着正向相关关系。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数量与企业发展的关系较高,说明国家级项目对促进企业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第三,企业科技投入与企业的资产规模和负债规模是一种双向促进的关系。企业的科技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财务绩效也成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三、宁波区域科技型企业提高财务绩效的建议
  
  (一)实现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1)研发投入的持续追加应建立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上。研发投入具有双重属性,就促进创新而言,它是重要的手段;就研发投入的持续来源而言,它又是一种结果。研发投入是创新与价值实现的反馈环中的自然流动,因为创新必须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实现新价值的过程,在实现新价值的同时也在为下一期研发投入做准备。研发投入的这种双重属性,要求在评价其绩效时应持双重标准:一是对研发投入效率本身的评价,即研发活动所得到的知识、技术、发明与研发投入之比;二是看知识、技术、发明等研发投入的直接结果最后有多少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看研发投入是否最终带来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为企业创造了新价值、延长了企业的价值链。只有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并以此确立一定的竞争优势,研发投入的持续追加才成为可能。创新能力强的国家之所以具有较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就在于其研发活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形成了一种正反馈。(2)充分披露维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无形资产价值。价值创造的基本源泉来自企业拥有的各类资产。资产是对未来收益的要求权,根据其形态不同可分为有形资产、金融资产和无形资产。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对于无形资产的研究与管理一直是一个薄弱的方面,导致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混乱,并造成无形资产价值失实或流失,而这种现象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则更加突出。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无形资产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资源之一,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无形资产计量对企业财务状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不能充分披露维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无形资产,就会低估企业账面价值,也不符合真实性原则和配比原则,更不能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的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关信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下资产“无形化”趋势的发展,无形资产在科技型企业中的作用与地位将日趋重要。已有专家断言,2l世纪是无形资产的世纪。所以,加强无形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对提高科技型企业的战略发展实力与竞争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培育科技原创力“原创性”的科技通常是指基础研究的最初成果或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带有超前性、突变性、带动性、独占性的特征。因此,大力加强科技原创力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市以高教园区和科技园区为载体,汇集了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可以说“科技原创力”已初现雏形,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持续的注入能量,让它不断强大起来。对于如何开展交流合作,综合了被调查企业的一些想法,有以下建议:(1)设立合作基金,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主要用于企业与科研院所交流合作所需的行政性开支以及可行性较高的合作项目,可由政府先期投入,获益企业后续注资,以降低中小企业和新开办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2)建立窗口型技术咨询平台和创新论坛。定期定点举办技术咨询会、科技成果招商会、创新经验交流会,使科技信息的扩散达到最大化。(3)利用互联网,建立门户型科技网站,以会员制形式使我市企业和科研院所在网络上达到“实时通”。网站本身是信息发布和各方对话的集中点,通过专家在线、企业留言等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合作效率。(4)有选择地开放大学、科研院所的实验室等设施,综合利用创新资源。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必须是互惠互利的,所以开放应是有偿的,对大学和科研院所来说是资源的最大利用,对企业而言也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
  (三)夯实企业技术创新基础,促使企业尽快面向市场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企业要进一步明确创新主体地位,努力探索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的客观规律,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和自主创新活动的规律出发,研究制定企业的创新战略。企业创新战略不只是说增加研发投入,多立几个具体开发项目,更重要的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谋划,以支撑企业的总体发展和持续发展。具体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促使企业尽快面向市场,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发主体,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成为技术创新的风险主体,成为技术创新利益的分配主体,企业有权对创新收益进行自主分配。(2)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并改变其不合理性。在资金总量上,要保证企业R&D经费占其年营业额的5%以上,并逐年递增,而高新技术企业则要超过8%;在资金来源上,企业要尽可能地拓宽融资渠道,通过风险投资基金或直接上市等方式主动筹集资金;在资金的投向上,要注意自主研发,特别是基础型、通用型高新技术即关键技术的研发,它往往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和新产业的增长点。(3)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企业技术创新人才。要努力培育一批具有敏锐的创新意识、懂技术、会管理、敬业精神强的企业家,同时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企业家脱颖而出的环境;要加大对有突出贡献人才的奖励力度,形成一套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4)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自行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企业弱于技术、强于市场,而高等院所则强于科技、弱于市场,两者合作能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此外,企业应自行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不断跟踪国际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保证技术创新具有前瞻性。
  (四)制定鼓励技术创新优惠政策,改进企业创新评价标准 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政府应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对基础性、原创性技术等竞争领域进行攻关。政府的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对有利于推进企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推广应用的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政府要在财政上给予重点扶持;在制定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的税收条例基础上,对创新型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对国家优先发展领域的重点科技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实行优先贷款或低息贷款甚至政府拨款、政府采购等政策。据浙江省科技厅发布的《2008年度设区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指出,尽管我市科技综合实力、科技进步水平继续居全省第二位,但在全省11个地市中,宁波市本级财政科技拨款增长幅度和市本级财政科技拨款占市本级财政支出比重的增幅分列各市第十位、第九位。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增幅和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增幅分列各市第九位、第十一位。规模I;2JLZ业企业技术开发费支出增长14.4%,增幅在各市排第十位。研发经费支出增长19.5%,增幅居各市第十位。工业新产品产值率比2007年有所下降,其在全省的位次也由第六位退至第八位。由此可见,我市在财政科技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从政府管理部门角度来讲,应该对创新型企业的界定采取更为科学合理、务实的标准和方法。制定合理的评价周期和评价指标,更客观地评估创新。避免仅用研发投入比例、研发人数等简单指标衡量创新能力。
  (五)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推行力度 2006~IZ2月财政部发布了39项新会计准则,要求大中型企业执行,其它企业可参照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出台是一项革命性的变革,对我国上市公司以及其它企业的绩效表现和财务运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一政府补助》、《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一借款费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等五项新会计准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同时也给科技型企业带来重大利好。新会计准则的变化,营造了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财务制度环境,体现了政府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扶持力度,若与相关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配套,如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财政科教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允许企业对研究开发仪器设备使用加速折旧法;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政策和进出口税收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捐赠创新活动等,必将加快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建议财政部门应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推广力度,一方面可以让科技型企业通过执行新会计准则享受新会计准则带来的关于自主创新的利好,另一方面,通过执行新会计准则,可以敦促科技型企业建立健全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实现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