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优秀案例 [独立学院会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独立学院如何针对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素质要求进行教育创新是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独立学院会计人才培养现状,探讨了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会计本科专业培养模式
  
  一、引言
  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缺乏应用型的适用人才,特别是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主办会计。而由于中小企业工资相对较低,会计人员较少,会计分工不细,而要求会计人员动手能力的技能较高,工作难度相对较大,普通院校的会计本科学生和研究生一般不愿意到中小企业从事会计工作。这就为独立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就业的空间。另外,为了了解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会计人才素质方面要求,课题组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89.2%的企业认为会计人才的能力比学历更重要。同时,52.3%的企业认为独立学院会计毕业生虽然理论知识合格,但是缺乏实践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综合能力欠佳,自信心不足。如何针对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素质要求进行教育创新,是独立学院会计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独立学院会计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途径。
  二、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忽略了学生自身特点 独立学院的学生城镇生源所占比例较高,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为优越,据调查统计,江苏大学京江学院08级会计专业城镇生源90%以上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并且具有良好的社会背景资源,比较重视实践知识。但这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却较差,挫败感较强。其次是质量特点。独立学院的学生成绩大部分基础知识较差,尤其是英语、数学知识。据了解,每年独立学院的录取分数要比普通本科录取分数低50分左右,基础知识不扎实,在不同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部分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较差,甚至有一些学生在大学里不知道如何学习。
  (二)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很多独立学院因依附于母体,没有考虑独立学院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差异,将培养目标与普通本科一样,仍然是“高级”人才的培养。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会计学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从事会计、审计及财务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管理人才。”该目标虽然符合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本科专业教学的要求: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但仍然没有脱离“高级人才”培养的束缚。会计专业人才应该有高、中、低之分,独立学院应该找准自己所培养的会计人才未来的服务对象,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出发点,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确立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层次,定位培养目标。
  (三)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独立学院在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基本套用普通本科的教学计划,把所有的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部分,没有摆脱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完整性的制约,以及社会对该层次人才的需求,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环节不够,没有针对独立学院的特点设置出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课程体系。会计教育如果仅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会计实训操作的仿真教学,导致课程体系内容达不到会计教育目标的要求,很难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
  (四)手工会计理论与电算会计理论教学脱节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会计核算系统完全取代手工会计系统,网络会计也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开设的《会计学基础》课程以介绍手工会计基本记账原理为主,很少涉及电算会计基本原理;而开设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以介绍如何实现会计信息系统,也很少涉及会计电算化基本记账原理,让学生觉得电算化会计就是模拟手工会计。
  (五)没有自己的师资队伍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专职教师队伍,二是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主要由退休教师组成,这样的师资队伍很难形成教师队伍梯队。兼职教师主要是来自母体的教师。离退休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体力、精力都受到一定限制,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比较陈旧,不适合新一代学生的教学;而兼职教师习惯于普通高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考虑生源差异和培养目标差异,也不能完全适应独立学院的教学要求,必然导致在教学态度和质量保证上的不稳定。
  (六)课程成绩的评价体系不完善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的评价,都是通过分数来进行的。教师离开了分数就无法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正是全依赖分数的评价体系,使得学生都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提高,而且,以分数为目标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的东西都是死板的和狭窄的。这与人才需求背道而驰,更是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独立学院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一)培养目标创新 我国知名会计学家阎达伍教授曾指出:要改革我国的会计教育,首先“必须疏通会计人才供求双方的联系渠道,使会计人才的供应者――会计教育部门能够根据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订立教育目标,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美国等一些国家的会计教育改革收到的效果正是因为他们的教育在职业界和教育界的配合下,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将会计人才的供给与需求紧密相联。职业界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到教育界,教育界把职业界的需求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并取得了职业界的支持。”所以,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立足自身学生的特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并具有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适用型会计人才。要实现这个培养目标,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两个方面。(1)以培养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第一号公报《会计教育的目标》中,关于会计教育目标的论述是:“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 。美国会计教育目标在表述上没有“高级人才”,而是着眼未来,强调教育目标应该培养学生的素质,而培养的首要素质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终身学习。通过调查,用人单位普遍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独立学院的学生很多由于中学时代处于中间地位,老师很少关注,产生了自信心不足等心理,因此,更应该加强其参与性,培养其自信心及综合素质。(2)要加强学生的情商教学。情商对主宰人生有80%的作用,智商对人生仅有20%的影响力。情商教育包括道德心、慈善心、责任心及事业心的教学。古今中外的众多科学巨匠、领袖人才、文学大师、商业巨头,他们成功奥秘都与他们所具有的高情商有关。独立学院应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情商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心。道德主要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要让学生知道人人都有道德心,才能和谐社会、和谐自然,因此,要注意自身道德修养。每个人都要善于发现并学习别人的优秀品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要善于感知自己的缺点,更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这样的道德修养可以使学生减少错误,不断前进。其次,要有慈善心。真善美是人们的共同追求,善位其中,有善才有真,有善才有美。高的情商,需要具备慈善心。社会发展要以人为本,作为个人要以善为本。以善为本就是要善待他人、与人和谐相处、善待社会、善待自然,知道自己要不断地追求完美。再次,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只有有责任心的人,才不愧为一个真正的人。因此,现代教育要求培养高素质的有责任心的好公民,要培养其对社会、对工作、对家庭的责任心。最后,要培养学生的事业心。事业心是一种勤奋、刻苦的工作精神,没有事业心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作为学生,一定要珍惜时光,刻苦学习,为今后的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把握全局,立足脚下,抓住机会,奋力进取,最终取得事业的成功。
  (二)课程教学体系创新独立学院应该根据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即设置素质教育、专业理论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素质教育主要通过设置会计职业道德、财经应用写作等课程进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理论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通过设置有关专业课程与社会职业资格考试衔接进行,采取行业专业证书获取与课堂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用社会认可、技术含量高的职业资格证书代替相应课程的考核,使专业会计教育与行业标准接轨,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巩固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声誉的提高。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创新(表1)。
  (三)会计基础理论教材建设创新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教材是《基础会计》。会计基础理论教材建设与会计实际工作岗位的相结合。目前,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所使用的《基础会计》教材中的会计理论,基本上是在手工会计模式下形成的,很少考虑计算机进入会计领域和网络会计出现所带来的影响,急需理论革新。虽然在一些《基础会计》教材中,也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内容。但这部分内容往往是机械地插进书的最后面,孤立地存在,与其他内容缺少有机联系。因此同一个知识模块中,要分别介绍手工会计原理与电算会计原理的区别,使学生同时掌握两种操作原理,了解两种原理的区别。《基础会计》教材中在这个知识模块中应分别介绍。计算机记账只记最低级科目的发生额,至于上级科目和上级科目的余额都是由计算机自动汇总生成,总账和明细账二者的地位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介绍手工会计下总账和明细账平行登记原则时,应说明这种平行登记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将如何自动完成,既不存在总账和明细账平行登记的问题,也不存在二者的核对问题等。
  (四)师资队伍建设创新独立学院要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必须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思想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以岗位聘任为主要内容、以岗位津贴为主要分配形式的人事分配制度,以实现教学目标作为教师的奖惩标准,加快建设自身教师队伍。具体来说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两种方式:一是聘请社会的师资。独立学院利用自身的优势,建立与行业的紧密联系,聘请企业的会计师到学校里兼职,做专业实务操作讲座或交流等,让学生与社会教师面对面地了解会计方面的实务操作,并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自觉性。二是聘请专职教师。独立学院应有选择地聘请一部分母体的优秀教师作为专职教师,并给予较高的特殊津贴,使他们具有主人翁责任感,端正教学态度和保证教学质量。要求他们每周与社会的师资有固定的教研活动一次,进行信息交流。此种模式增强了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使他们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一个飞跃,加强了独立学院与社会的联系,保持了独立学院师资结构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师资队伍的综合教学能力。独立学院通过对师资结构的调整,可以将学生置于一个专业化的环境里,扩大学校师资的范围,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素养。
  (五)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就是从时间上实现实践教育4年连续不断的教学模式;从形式上形成“认识观摩实践――校内模拟实践――企业顶岗实践――社会综合实践”的链接;从内容上体现多样化。具体实践要做到:(1)具体业务实习与综合业务实习相结合。具体业务实习是指对某一项工作的实习,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帐簿登记、成本计算、编制报表、出纳岗位实习、纳税申报等;综合业务实习是对企业整体业务的实习,包括岗位设计、建账、选择凭证,业务处理的流程、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等。(2)手工模拟实习与电算化模拟实习相结合。会计手工模拟实习是电算化模拟实习的基础。(3)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校内模拟实习只是一种仿真的业务训练,介于理论教学和校外实践之间,是校外实习的前战和基础,只有校外实习才能实现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在加大校内模拟实习的前提下,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建立实训基地,使学生面对真业务进行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进行会计实验室建设。由于手工记账和会计电算化有一些区别。所以,可以建立一个手工模拟与电算化相结合的联合实验室。通过模拟若干套会计业务数据,让学生一方面用手工方式进行核算,另一方面采用电算化手段进行处理,并对运用这两种手段对会计业务具体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互动式的讨论与交流,使学生熟悉手工操作和电算化操作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然后,再把二者的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增强学生对电子数据处理的感性认识。在实验完成之后,为加强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及应用,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研究,安排进行会计电算化相关课程论文的撰写,比如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对比探讨等,让学生总结在仿真模拟实习中的体会,感受电算化会计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并强调指出,不管是目前的核算型会计软件还是管理型会计软件,都只是一个暂时的概念。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发展起来时,他们均不再是一个单独开发的系统,而是有机地融入ERP等软件中。这样可以使学生完成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知识内化过程,为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顺利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从而最大限度地缩短学生上岗的适应期。
  (六)教学方式创新会计专业教学方式创新是会计教育创新的核心内容。好的教学方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注入式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传递大量的信息,学生忙着吸收这些信息,老师讲,学生记,老师很少提问,学生也很少发问。有的教师虽然不是用注入式教学方式,但是不能因材施教,从头到尾都用一种方式教学,不管这种方式是否适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也不管这种教学方式是否适合具体的教学对象。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缺乏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难以立足社会与同行竞争。独立学院的学生很多思维比较活跃,喜欢实践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应打破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借鉴国外的一些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减少老师课堂讲授知识和概念的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利用讨论小组的形式、做实验或实际操作等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传授学生如何学习会计,如何思考和分析问题,如何利用获取的知识来合理配置资源及动手分析和决策,提升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技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工具,通过老师和学生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互动和反馈,鼓励学生及时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因此独立学院会计专业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式课堂教学、仿真模拟式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三种方式结合的教学方式。(1)信息技术式课堂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的教学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独立学院会计专业教学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了解决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上的困惑,我们认为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时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计算机多媒体系统融合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媒体,全方位地向学生展现事物的原貌,为学生创造知识背景,对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展、归纳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使整个教学变得系统、生动。二是可以建设课程网站,提供全方位的课程教育资源。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未来的知识传授将以网络为主要手段。会计作为以“数字”为主表现的信息管理技术,其与科技的关系比其他学科也将更为密切,因此,在会计教学中运用科技手段将对会计教育和会计的发展起直接作用。网络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充分的网上教学资源,增强了实践教学的效果。比如,通过网络,可以把会计模拟实验室的软件系统放在服务器上,每一个小组的成员。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同时操作同一套账务系统,增强学生间的协作,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效率;又如,教师还可把教案和网络课程录像放在服务器上,学生在上机操作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查阅和点播,同时也可以把相应的课件和其他类型的财务软件放在服务器上,让学生进行对比练习。三是开展网上答疑、讨论,及时沟通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在课堂上,学生随时发问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有传统的、心理的原因,而班级学生人数较多、课堂规模太大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开展网上答疑、质疑、讨论,可以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向教师提问,教师及时解答学生问题,并能引导学生开展丰富有理性和健康人文精神的争辩,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的发挥。(2)仿真模拟式实践教学。是将学生置于完全“模拟”会计实际工作实景进行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建设“仿真会计模拟实验室”。仿真会计模拟实验室要按目前企业中财务会计办公室设置,将学生按会计岗位分岗实习,并按岗位设置职能,按职能安排实习流程,学生模拟企业中会计人员的实务传递,使模拟实习尽可能接近会计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会计岗位职业的动手能力。(3)校外实践教学。学生最终是要进入社会的,所以,好的教学方式是离不开实践教学的。但是,现在很多独立学院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愿意为学生联系实践单位。学生也因为自身的原因及学校的原因不愿意认真完成实践课程。所以,独立学院应该彻底改变这种现状,使学生的实践效果得到保障,为学生就业增加一些筹码。独立学院可以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重视会计实训基地的建设。
  (七)课程评价创新 在独立学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脱离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增加课程论文、平时发言讨论的比重,并将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学生的课外活动和校外实践加入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受江苏大学教学改革课题基金“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J08B001)的资助
  参考文献:
  [1]毕劲:《独立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初探》,《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韩明辉:《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商业经济》2010年第4 期。
  [3]任家华、马奇柯:《我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教育理念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09 年第9 期。
  (编辑 虹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