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巧用句式妙穿插_句式转换乐乐课堂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生动形象、自然得体、诙谐有趣的教学语言能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能力、引起学生美感。因此,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使课堂语言臻于完美、让教学语言达到“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的效果,唤起学生所有的灵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是多方面的,它贯穿于一节课的教学中。课堂的穿插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在语文课堂的“穿插”中,教师如何优化与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呢?我尝试用四种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来变换自己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一、 陈述句的使用
  叙述或说明事实的具有陈述语调的句子叫陈述句。陈述句最适合课文难点的讲解。例如:《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在讲解“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一句时,学生并不了解文革背景,这时就需要教师用陈述句补充,帮助其理解:“文革是对人的思想的迫害与禁锢,有些做法在我们现在看来是很可笑的,比如:种花被认为是具有小资情调的、是生活腐化的象征,那时人们认为土地应该种粮食,而不是栽种没用处的花。因此,作者家门前的紫藤萝只得被拆掉。”简单明了的陈述句在这是最理想的表现形式。
  学习注意点的提出与归纳也离不开陈述句。如:在“中考语言赏析能力训练”中,当学生根据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赏析语言训练后,我针对训练中的问题,归纳并提出几点注意:“1. 明确题目要求;2. 结合语境考察;3. 表述完整、简练、准确。”
  另外,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有时也需要用陈述句作简单而明确的肯定或否定评价,以便直观、明了的让学生弄清问题。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我问“文中主人公是谁?”,有学生回答是“于勒”,又有人说是“菲利甫夫妇”且引起了一定争议。这时我用陈述句给出判断主人公的方法:“揭示中心的人物是小说的主人公”,学生商量后很快就得出了主人公“是菲利甫夫妇”的答案,之后我再与学生探讨小说主人公与线索人物的区别,这样就能明确、直接的理解小说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 疑问句的使用
  具有疑问语调表示提问的句子叫疑问句。这是提问时最常用的句式,也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使用的语言表现形式。
  一系列的疑问句可以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创设情境中唤醒学生情感的体验。《纸船》是冰心表达对母亲思念的优美诗歌,那深沉而浓郁的爱深深打动了我。在备课时,我打算充分利用这一课的情感体验唤起学生对母亲的感恩,再加上班上的孩子基本都住校,初一的孩子刚开始多少都有点不适应,想家情绪很浓。我觉得这个契机不能放过,借用这一课开始了我的“母爱教育”。在学习完课文基本内容后,我播放起了《回家》这首歌,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我让学生闭上眼,“请想一想:晚上在宿舍睡不着时,你最想谁呢?”、“周末回家是谁做了一桌你最爱吃的菜?”、“是谁在周日晚为你打点行装?”、“又是谁在你身旁不停地叮嘱‘在学校多吃点、吃好点,睡觉把被子盖好’?”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妈妈”!我又继续问道“妈妈为你做这一切时,你说过‘谢谢’吗?”、“你想过为妈妈分担一下家务吗?”、“你知道妈妈在外辛苦一天还要为你操劳,有多累吗?”。音乐继续在播放,学生渐渐陷入了沉默,这时我听到几个女生在啜泣,我知道学生已进入了情境,他们心灵最柔软的那一角已被开启。“儿行千里母担忧,母爱是血浓于水的人间至爱。爱也是相互的,在母亲关心、关爱你的时候,请说声:‘谢谢你,妈妈!’、‘辛苦了,妈妈!’这简单却真诚的回馈,就是你能给予母亲的最宝贵的关爱!”这一连串的情境式设疑,唤起了学生对母爱的珍视,唤醒了他们对母亲的感恩。
  不同的提问方式,可以带领学生与文本走的更近。《羚羊木雕》这篇课文在第一次备课时,我从题目入手,在“内容感知”上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围绕‘羚羊木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这个问题考察学生整体感知能力是完全可以的,但我总觉得和文本中心有距离,缺少情感方面的体验。第二次我再认真仔细研读时,发现题目下面有一个注释:“原题《不悔》”,这个注释给了我灵感。于是,我换了一个问题:“课下注释说‘这篇文章原题《不悔》,谁不悔?何事不悔?为何不悔?”这样一问扣住“不悔”,人物情感与事件联系了起来、内容感知与中心联系在了一起,促使学生紧扣了文本中心。
  教育心理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背影》这一课教学中,因为我不经意的一个提问,带来的却是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车站送别那一重点段落中,其中有这样一句:“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理很轻松似的。过了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两句通常是赏析父亲的动作、心理以及语言的描写,学生也是抓住这些描写来评价父亲形象、感受父爱的。但在这两句中有一个时间的过渡――“过了一会”。当学生分析完描写手法和人物形象后,我问了一句,“为什么作者要写‘过了一会’?有必要吗?”问题一出来后,教室里鸦雀无声,我看出学生在思考,一分钟后有学生举手了,“我认为很有必要,‘过了一会’表明父亲刚才的行动很累,需要休息一下,也看出父亲年纪大了。”、“我认为是父亲在想要向我交代什么。”、“我认为是父亲舍不得我,但又怕我担心,在调整自己的情绪。”一个不经意的提问,击起了无数思维的火花,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对“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角度拓宽了、认识更全面了,真正走进了人物的心灵去感受人物,对“父爱”这个主题的认识也更深刻了。教师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既紧紧扣住了课堂教学中心,又不做教材的奴隶,巧妙跳出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艺术想象,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三、 祈使句的使用
  用来对听话人表示某种请求、商量、命令、劝阻或警告等意思的句子叫祈使句。
  祈使句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公输》中,分析主要人物“墨子”时,我在一个班用通常的疑问句形式来引导学生评价人物:“你认为墨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虽然问题很明确,但学生评价的兴趣却不积极,给出的答案也只是很肤浅的简单陈述,“他是一个聪明的人”、“他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两三个学生说完后就没有学生愿意再去评价了。上完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觉得这个环节是自己提问方式有问题。如何让语文教学呈现生机?让老师搭台,学生“唱戏”,把时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呢?我认为为学生搭建一个真正开放的、有启发性的交流平台至关重要。
  于是我在另一个班改用祈使句形式提问,“请你给墨子封一个荣誉称号!”,让学生“动起来”、主动评价人物。问题一提出,同学们都感到有趣,于是专心阅读文本,积极开动脑筋,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教学效果明显改善。?他们的答案也是五彩纷呈,真是令我惊喜!什么“舍生取义卫士”、“爱国忠臣”、“智多星”、“智勇双全的大侠”等等。句式的变换,带来的不仅是课堂的活跃,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想象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
  四、 感叹句的使用
  用来抒发某种强烈的感情(如喜悦、愤怒、惊讶或悲哀等)的句子叫感叹句。
  在赏识、激励学生时我常常使用感叹句。比如我在教《曹刿论战》一文时,不少同学都认为“鲁庄公”鲁莽无知,这时一个同学提出异议:“老师,难道不能说鲁庄公是一个能‘察纳雅言’的明君么?”这时我立即用感叹句的形式对这个同学的思考加以鼓励:“你的观点很有新意!”。然后我让该生阐述理由,而他的分析又是相当深刻、精彩!在这里激励性的感叹句,可以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感叹句可以使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形成整体,让三者交流、碰撞、沟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可以挑战文本权威,教师也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例如在深入品读课文中,必然会对课文有自己的情感判断,学生的情感态度可以看出他们对课文理解的程度,而教师对文本自身情感的判断也会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在《台阶》这篇文章中学生分析“父亲”这个人物形象时,大多赞扬其任劳任怨、勤劳、善良、朴实,我在其中说了这样一句话:“这真是一个悲哀的父亲啊!”学生听了我的评价与他们截然不同,一时四座哗然,“为什么是悲哀呢?”看见他们脸上出现了疑问,并且有人在小声议论,我适时抛出另一个问题,“你们能帮我解释一下吗?”学生又重新阅读文本,深入探究起来,结果他们发现“父亲”虽然造了新屋,但生活仍然很贫苦;造了新屋后“父亲”感觉却很空虚;最后父亲也没有因为造了新屋,村里人对他尊敬起来。这的确是“一个悲哀的父亲”。因为这句感叹句的评价,促使了学生多角度思考、深入挖掘文本,多方位理解人物性格。在这里教师与文本对话,促成了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催生了语文课堂的生命与个性。
  其实,教材中不同的文体本身就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即使是同一类文体也会由于作者的艺术风格不同而异彩纷呈。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心理,不断变换自己的语言形式,把每一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尽力体现出来。可以说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精心研究富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语言形式,针对不同问题、不同情境、不同对象、不同的风格,抓住时机去启发、去激励、去反思,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积极功能。让我们的课堂充盈着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以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