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花期短的唯美句子_错过花期

  不记得阴晴或圆缺,我看过花开和花谢。   你听他在唱着那样的歌,一遍一遍,反反复复。   ――题记      一   那年光影斑驳,时光在尘世里化作明灭的灯火,恍恍惚惚不可捕捉。他伫立在小楼旁,迎着风任衣袂翻飞。
  一轮弦月挂在云间散发着暗淡的光,冷黄的色调像极了他夜半读书时摇曳在窗边的烛火,明明暗暗,被风掌控着生命。
  风起,叫不出名字的白色花瓣轻轻打转,冷漠又柔软。
  “不记得阴晴或圆缺,我看过花开和花谢。”那时他在门外唱着这样的歌,门内万分寂静,一片漆黑。世界空得只剩下他的歌声。
  世事无常,彼时的他不过是个年幼孩童,单纯更似月光。只是有人在他的面前掀起了一场离别,风起云涌,安然孩童终于长成缄默在日子里的干净少年。
  
  二
  他最爱读书,捧着竹简便对世事不闻不问,安静得像一座雕像。
  他母亲最爱数落他“死读书”,整日沉思不苟言笑,使她平日里万分枯燥。母亲虽这般数说,眼底却洋溢着浓浓的笑意。
  他也并非不知母亲的用意,为了不让母亲担心,他时常去后院散步借口“休息”,怀里偷偷藏着还未读完的竹简。
  彼时他的生活简单至极,一杯香茗,一方土地,一个后院,一个母亲,这是他的全部。
  日子过得安宁祥和,简单静好。
  他19时因家乡发生瘟疫被逼离乡,父亲在那时抛妻弃子离家远行。他与母亲搬至眠城,相依为命在这个悲喜无常的地方。
  潮起潮落,灯火间他终于明白何谓岁月蹉跎。
  他的母亲一日日苍老,背脊愈渐佝偻,声音日渐喑哑,他明白母亲在老去。
  他很多次梦回彼时的时光,父亲是个慈祥的中年人,宽厚的肩膀支撑起他的童年以及他母亲的美貌如花。他始终认为父亲不是真想抛弃他们。
  三
  眠城的知县是个清正廉洁的老爷,髯髯双鬓,眉眼弯弯。世俗中以一件洗得发白的官袍冷暖自知沉沉浮浮。
  他中年才得一女,甚是美丽,肌肤似雪,青丝如黛,挽起袖弹得一手好琴,执起笔绘得江山画得渔火,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女子。据说,唤作天阑。
  那时正值清明时节,雨下得纷纷扰扰,天地间混沌一片。她执一把伞自青石板铺就的小径走过,雨丝连连,胜过一卷山水画。
  他却在那日收到家书,是仅仅现身在他年幼时光里的父亲寄来的。
  他靠着窗,没有点灯,在雨天阴郁的背景下看完了那封信。是父亲的笔迹,他认得,铿锵有力却又婉转温柔。
  而她沿着石板路踟蹰前行,竟走到了他的住处。素闻眠城新搬来的秦公子是个孝子,且爱读书,待人和善,不出多少时日便声名远播,于她,亦心存好感。
  只是她见他的第一面,看到的却是他倚在窗边泪如雨下。
  那样肆意的画面,使世界瞬间变得苍白。
  
  四
  “不记得阴晴或圆缺,我看过花开和花谢。”
  你听,他依旧在唱那首歌。
  父亲离家的时候是满月,本该合家团聚的日子。他望见父亲萧瑟的背影在时光里渐行渐远,风吹过不冷不暖却让他凉透了双手。
  父亲寄来家书的那日,却连月亮都看不见。他不知所措,也不想有所措。让母亲安享晚年,是他唯一的夙愿。
  她站在厚重的乌云下,递给他一封信。外表是凋落的枯黄,字迹涓涓,笔触如丝绸一样轻柔。
  上面只有一字:荐。
  他如愿得到圣上青睐,皇帝下旨召他入朝为官。他的母亲在得到消息时喜极而泣,半年后死去,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
  他辞去官职,用所有的俸禄为他母亲修了一座墓冢。戴孝三个月,之后立即远行。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而他,一去就是三年之久。
  
  五
  他在外奔波劳累,她却日渐消瘦。
  无数次梦回那个大雨滂沱的日子,他与她说过的话。
  “我这般贫寒又无长处,定会负你,你又何必……”
  “因了你不会放弃责任。”她始终记得当年是怎样说出这几个字。雨声瑟瑟,她如一株黄花颤颤悠悠,语气却坚定异常。
  因了,“责任”二字。
  三年后,他终于回乡,带着一口黑棺。据说,里面是他父亲的尸首,然而仅仅只是据说,没有人知道。
  她却看得到。
  她看到他将那口黑棺葬在了他母亲的身边,长衫上沾满了泥土,双手染上了血渍。她沉默在一边,暗自流泪。
  她想起他唱过的歌――我看过花开和花谢。而她看到的那朵花,花期是多么短暂。
  
  这篇小说,我更愿意当做散文来读,或者说,这篇散文从容地采取了一种故事架构的手法。文体的模糊并不影响我们被置于作者所营造的意境中,人物形象在故事的延展中逐渐消隐,而渗透其中的作者的情愫却越发凸显,并最终在第六小节喷涌而出。文章的叙述本就令我们在作者与故事人物的相互观照中逐渐“入戏”,极富节奏感的措辞又强化出一种古典戏剧的美感。就这样,故事人物、作者与我们读者之间的罅隙便得以消弭,除了些许的感喟,真真是令人欲说还休了。
  (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