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意”之求]什么意求工

  “读书”两字,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已成“古事”。电视来了,网络来了,游戏来了,考试来了,少年们还要长身体,读书像个受气的仆人,跟在队尾,越来越少的人拿正眼看他。读书的感觉越来越陌生。
  一天到晚读书的人,在这个时代成了另类,像古懂似的。
  读书是件积累性、体验性的事,没有多少诀窍或祖传秘方,读书所得不可以像戳破窗纸那样传递给别人,必须亲自去做。当大家都处于躁动状态时,书是个无关紧要的东西,读书就是件不被理解的事。所以,尽管根据统计数据,有多少多少读书的人,但这并不能够说明什么。这只说明人与书发生了一种客观关系,而没有说明人与书发生内在的主观关系。就像两个人结婚了,不一定两个人就相爱。
  读书有一种境界叫“会意”。这是进入真正读书状态的标志。
  “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是一种真读书状态。尽管他说“不求甚解”,但“会意”时就连吃饭都忘了。有人刻意拿“不求甚解”演绎,认为读书草草即可。其实,对这位博览群书、以书当饭的“五柳先生”而言,他的“不求甚解”,已比别人的苦思冥想的“甚解”要深得多了。这就是读书的功夫。
  “会意”的境界,其实只有读书求道的人才能获取。只是想通过读书掌握点知识,那是读书的初级状态;为了考试的读书,我们不妨先不叫读书,叫复习更好。要不然,准备考试的人误以为自己读了好多书呢。
  一心求得人生大道,便奋力寻找可与谈道的著者,在书中苦觅谈道的篇章。如果书中废话连篇,读者不求甚解也就正常了。一旦读到精彩处,欣然忘食的状态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会意,就是共鸣,就是与智者交谈,就是在接受智慧。不容大意、走神。让人真正进入阅读状态并不是件易事,这事关生活方式。在充满诱惑的时代,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件很复杂的事。连阅读动力都不足的人,离真阅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就更别说“会意”了。“会意”的感觉是一件高品质的享受,不是谁都有资格品味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是教师的重要责任。
  你“会意”了吗?如果没有,再读。
  责任编辑/阿 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