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创新教育作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三种途径:一是优化作文命题,调动创新热情;二是强化作文训练,培养创新思维;三是重视作文评改,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 创新教育
  
  一、优化作文命题,调动创新热情
  
  兴趣是作文教学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在作文教学创新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教师优化作文命题,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出发来命题,使学生有事可写、有理可议、有情可抒,引发他们浓厚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高涨的创新热情。
  首先,命题形式多样化,提倡学生自主拟题。《新课标》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实践证明,学生最喜欢写“我手写我心”的自主拟题作文。
  其次,注重命题的导向作用,变应试作文为应需作文,加强实用性文体的写作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写作与自身发展的密切关系,体会到写作的实用价值,这无疑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创新热情。例如,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书信写作训练:针对染上吸烟恶习的学生,引导学生们写一封信规劝他戒烟;再假如二十年后的你是一位老板,某天的工作计划如下:拟一份合同,写一份新产品说明书,发一个为灾区人民捐赠的倡议书,给朋友写一封亲笔信。这类作文题目与学生的未来生活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调动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思维。
  最后,重视智能的创新导向,命题求新求奇。喜欢新鲜有趣、别出心裁的事物,是青少年共同的心理特点。如《二十年后的我》《月球探险》等等都适合中学生富于幻想的心理,能调动其写作兴趣和创新热情,写出新奇的佳作。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优化作文命题,既要兼顾共性,又要尊重个性,使学生真正意识到“我是写作的主体”,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二、强化作文训练,培养创新思维
  
  首先,提高学生的观察和体验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敏感性。一要激发观察兴趣,把学生的无意知觉引导到有意知觉的轨道。二要激励学生练就一双敏锐的眼睛,启发学生“见人之未见”。通过敏锐力、洞察力练习,学生的目光就会敏锐起来,思维也会“敏感”起来。三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观察和体验。二者结合起来,观察的人、事、景、物就真实灵动,个性鲜明,就会引发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就会产生灵感和思想火花,创作出新颖别致的佳作。其次,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思维的流畅性。作文训练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或对象)作多向性或多角度发散思维,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构思方案。再次,引导学生自由大胆想象,培养创新思维的灵活性。训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是学生所熟悉的人、事、物都可以选作题材,通过合理想象、删取、融合,虚构成文。可以反其道而思之翻出新意,歌颂昙花那种默默积累、默默奉献的行为品格,不张扬、不喧哗的生存方式。
  
  三、重视作文评改,提高创新能力
  
  作文评改是实施作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把握好这一环节,采用灵活多样的评改形式,把好评改这一关,既能够体现学生的写作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写作个性,又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的作用。培养学生自评自改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评自改的能力,把“改”的优先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作文活动中整个过程的主人,这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可以激发他们再创造的热情,使其不断提高写作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提供展现学生写作成果的舞台。比如举行优秀作文朗读欣赏会、优秀作文展览,办班刊、校刊、推荐学生优秀作文发表等形式,使学生有被确认被欣赏的感觉,并转化为一种自我改善、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促进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不断发展。因此,为了确保作文教学坚持不懈地走创新之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一方面,语文教师必须明确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对自身提出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另一方面,要在具体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最佳的教学措施,真正凸显学生的写作主体地位,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之成为富有创新能力和独特写作个性的写作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