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也是一片春色】红片绿来接受片春色雨中存

  摘要: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诵读,感悟文章深意;勤于积累知识,做到举一反三;精心设计课堂结构,激发学习兴趣;学以致用,提高素养。   关键词:加强诵读 勤于积累 精心设计 学以致用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与民族智慧,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而就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而言,文言文教学是素质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学导向上重文言词句解释,轻文章思想情感的感悟;学生只能是被动地生吞活剥,死记硬背;学生看到大篇的文言文,惧之如虎狼,读之如嚼蜡。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实现新课标的要求呢?笔者结合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加强诵读,感悟深意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课文所选文言文,都是古代名篇。或是在朴素的语言中蕴含深意,或是在骈散句交替中说明事理,或是在层层推进中亮出观点。通过大量的诵读,不仅有助于理解文章基本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同时能深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节奏美、意境美。文言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古今字、破读字、古音字,如不事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因此,一篇文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试读一遍,画出不认识的字词,然后由教师范读,学生在试读中发现的语音问题一一得到纠正,然后教师将本课中出现的容易读错的字板书,强化记忆。字词障碍扫清了,接下来是句读。只有读准了句读,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语句结构和语言意义,同时借助语言停顿、逻辑重音、语气声调等再现文章的精彩。
  如《爱莲说》摇曳多姿的文笔,顿挫有致的节奏;《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公输》中墨子巧妙设局,步步为营的智慧;《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对马生的谆谆告诫,殷切期望……只有通过大量的诵读,才能感受到。
  
  二、勤于积累,举一反三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将转化成能力,提高文言文的阅读水平。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就每课要求掌握的重点实词、虚词、词的特殊用法、特殊句武、通假字等加以整理。如:
  一、重点词语:方:(1)长方形。(2)当……的时候。(3)方向。食:(1)si喂养,动词(2)shi食物,名词……
  二、通假字:“被”通“披”,披着……
  三、特殊句武:(1)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其岸势犬牙差互。……
  通过平时的积累,学生在文言文的阅读中,能将课文这个“例子”举一反三,提高了文言文的阅读水平。
  
  三、精心设计,妙趣横生
  
  文言文距我们生活的年代较远,日常交际中很少用到。于是,同学们不愿学。针对这种现象,我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这三则神话时,开展了“故事会”班级擂台赛,学生走上讲台复述故事,同时进行了课外延伸,请学生讲一下其他古代神话故事。学生纷纷查资料,讲了“盘古开天”、“后裔射日”“刑天舞干戚”等故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讲《与朱元思书》时,让学生发挥想象,根据内容画一幅画,感受富春江两岸的奇山异水;讲《愚公穆山》时,要求学生进行改写:假如不是神仙将山搬走,那么,结果如何呢?讲《惠子相梁》一课时,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两个学生表演得很成功,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揭露得淋漓尽致。通过自己对每节课的精心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四、学以致用,提高素养
  
  “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一切的目的,有的是现在用,有的是将来用。在目前,文言文学习主要重在了解、理解和继承,主要是增强传统文化素养。运用时,主要在其优美性、简练性和哲理性。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舍生取义”、“出淤泥而不染”……寥寥数字,短短数语,就能说明很深刻的道理。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仅指导着我们的言行,而且提高了语文素养,体现了学习文言文的价值。
  文言文的课堂,也是充满生机的课堂;文言文的学习,也是轻松快乐的学习;文言文的教学,也是妙趣横生的教学;原来,这里也是一片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