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有效的课外阅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课外阅读提出了“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的具体要求。这足以体现课外阅读对于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作用,同时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尽力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课外阅读。
  
  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孔子曾说过,对于一件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何愁他们不去读呢?何愁他们不读得“欣然忘食”呢?因此,教师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以读促读。学生在课内读了一篇感兴趣的文章后,进而引导他们读与之相关的一组文章。如读了《最后一课》,学生有感于都德对韩麦尔先生的细致描绘,教师适时推荐《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再联系古典名著《水浒传》,指出《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性情各异,作者把他们描绘得形象逼真,呼之欲出,值得深读。又如读了朱自清的经典散文《春》之后,再引导学生去阅读其他作家描写春的文章,也可以引导他们读一组关于其他三个季节的文章。此外,还可以由这位作家的某一篇文章延伸到他的其他文章,或由所选作品延伸到背景材料、评论性文章等。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拓宽视野,在广阔的课外阅读中品味,就能真正做到“得道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2.以说促读。教师定期组织阅读积极分子介绍文坛新动态,推介新作品,谈自己的阅读心得,讲讲课外阅读的收益。有了榜样示范,有积极分子带动,整个班级的阅读氛围自然要好许多。
  3.以写促读。教师结合学生阅读的材料,布置写作的话题。如读《水浒传》,可以写一写《〈水浒〉人物系列谈》《我最欣赏的〈水浒〉英雄》;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写一写《当今社会还需不需要保尔精神》;读《朝花夕拾》,可以写一写《鲁迅的童年生活》等。这样做就促使学生仔细深入地研读作品。
  4.以生活情境促读。“书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当学生遇到挫折、困难而迷惘、彷徨时,我会引导他们到书中寻找答案。
  有的学生由于考试失利意志消沉,我会推荐他读《贝多芬传》,看看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在失聪后的心路历程,学习他“扼住命运咽喉”的不屈精神。有的学生在取得了一些成绩后骄傲自满了,我便推荐他读爱迪生和居里夫人的传记,看看这两位在各自领域作出非凡贡献的人是何等的谦卑!
  语文教师不要强迫学生去读他们不喜欢的书籍。应该在了解学生的阅读爱好的基础上,帮他们找到各自喜欢的作家和作品,让他们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如能这样,还怕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吗?
  
  二、要优化学生阅读的环境
  
  学校应该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同时,为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读书意识和兴趣。学校要注意校园环境的布置,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教室等重要学习场所要布置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新书推介栏等,还可以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媒介积极宣传课外阅读的益处和有关阅读的一些好的做法。教室内除了张贴有关阅读的名言警句外,还可以设立班级图书角,号召学生踊跃捐献图书,培养学生浓厚的读书氛围。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促进校园浓厚的读书氛围的形成。
  
  三、要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自动化的行为,一个人一旦形成某种习惯,将会长期影响其行为。因此在阅读指导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当然,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效主观上来自自己,客观上是来源于教师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所以我们要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爱护书报的习惯,用眼卫生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等,这些阅读习惯一旦形成,不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很重要,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我们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有利于学生阅读的环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长此以往,就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