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内涵是什么 [养成教育倡导以人为本]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养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生为本是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前提条件,更是让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条件。从人本主义出发,深入研究我们教育的对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教育 以为人本 习惯 尊重 个性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实现我国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搞好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关系到课改的成败,也将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基础教育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虽然也常常提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但现实生活中往往把德育也看作是有关知识的传授过程。德育确实离不开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但是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实际上离不开行为习惯的养成。《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把养成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让养成教育形成于习惯,道德形成才不会变成一句空话。
  一位历史学家告诉我们,管理人类有三种办法:一是精神激励,二是强迫就范,三是追求兴趣。对于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老师来讲,采取哪一种教育方式,那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因此,多深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以生为本是做好各项德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更是让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条件。教育离不开艺术,管理离不开科学。从人本主义出发,深入研究我们教育的对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让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落实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养成教育必须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新课程要强调学生全面发展,但又要有所特长。所以养成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也有全新的内容。这就要求新时期养成教育既要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要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要包括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它需要从学生的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最终形成良好地行为习惯。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以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材施教的意义是非常大的。通常来说,我们的老师在班级中更多地是关注优秀学生和后进生,优秀的学生感受到老师赞赏的目光,后进生感受到的是怀疑提醒的眼光。结果,优生不感激老师,因为他们反对这种功利化的不平等的做法;中等生疏远老师,他们用冷漠来抗议老师对他们的忽视;后进生则更加敌视老师,他们受到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最终结果就是班级班风一团糟,学生很难形成正确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教育者在因材施教的同时,必须一视同仁地尊重和赏识每一位同学,让爱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师生间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局面。
  (二)养成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内心需求
  有的班主任没有掌握良好地教育方式,为了班级呕心沥血,可学生仍然反感老师,还形成抵触对立的情绪。其原因就是没有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漠视了学生内心的真正需求。对于教育者来说,要树立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的目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生知先生曾这样说到:"未来的先生们!请忘记我们的年纪吧,把自己变成一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小孩子的队伍吧!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能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只有把自己当作学生,才能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学生需求的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做尊重学生的严师。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指出,被尊重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学生跟老师一样,是一个有感情懂道理的鲜活的人,有特定的活动权利和尊严,有自己的思想和目标归宿。所以他们也有强烈地被尊重的需求。我们在纠正学生错误时,一定不能上纲上线,要让他们有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权利,不论武断否定或不加理会,更不能居高临下,反复说教批评。只有尊重了学生人格,尊重他们健康发展的规律,我们的工作才会被他们所接受,故而他们才能形成有正确价值观的行为习惯。
  2、做宽容学生的长辈。在我们面前,学生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有限,缺乏必要的处事经验,会犯许多的错误。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师,一定要胸怀若谷,不能斤斤计较。爱因斯坦说过"善于宽容也是一种教育修养",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对老师有无比的敬意。
  3、做理解学生的挚友。人际交往的融洽、和谐是以真诚为前提的。"以真心换真心",以理解为桥梁,师生之间才能更好地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师生之间的误解是教育效益流失甚至千百万教育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对学生采取冷漠的态度,甚至是粗暴的行为,这是教育中最为失败的原因。真正的"理解"是教育成功的最基本的前提。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的同时,更要具备换位思考的意识,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小孩子处在成长的重要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最重要的时期,他们有许多人生的困惑,与同学的矛盾,需要倾诉,有许多学习上的困难需要人的帮助。这时,我们的老师就应该以挚友的身份走到他们身边,走进他们的心灵,去和他们站在一起,体会他们的感受,并安慰他们,共同感受那份成长过程中的苦与乐。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养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发现问题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收集信息的习惯,自我评价与反思的习惯等。但无论什么样的习惯,必须尊重学生,必须以学生为本,充分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养成教育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新课改的成败。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孩子终身受益。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说,人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地习惯。"素质教育的归宿,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完成自身的发展,将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