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有变化吗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浅析

   一、新《课标》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目标,即重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也是一百年来语文单独设科的根本原因。语文新《课标》继承了百年语文教育的实践经验,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程总目标和各阶段目标中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提出要求。虽然表述的重点在语文能力方面,但也对相应的语文知识提出明确的要求。包括"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等。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近两年来的语文教学实际状况中,尤其是在一些课堂观摩教学中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弱化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不重视对学生正确写字的训练,不重视对课文文本的解读,不重视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从中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也不重视落实相应的语文知识。解读文本时粗枝大叶,而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对文章内容的随意发挥,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教育课。
   二、新《课标》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感染
   丰富的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又一特点。语文课程的内容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表达的是关于社会人生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不像数理化课程的内容都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生活相去较远,也比政治、历史等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因而语文教学更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语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也是语文课程理应承担的重要任务。
   三、新《课标》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个突出的弊端就在于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满堂讲、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和记。讲授内容陈旧老套,千篇一律,无非段落层次、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之类。学生听得索无味,昏昏欲睡。而学生自身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会、见解以及情感态度得不到重视,也没有表达的机会。学习过程中只有接受,没有思考,只能接受标准答案而无法形成和坚持个人见解。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丧失了独立学习的能力,熄灭了探索的动力和兴趣,最终遭到扼杀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能抱着一堆现成的结论和不知道是否有用的知识几乎空手而归。这种状况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缺陷。
   切实改变这一现状是这次语文新课改的重要着力点。语文新《课标》将"过程与方法"列为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一,强调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要研究和关注学生在什么样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学习。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各阶段的教学目标中,也对学习过程和方法提出相应的要求,例如在初中阶段的阅读目标中,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阅读议论文,要能"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玄奥和神秘,只要领会其精神实质,运用起来并不困难。在实际操作上,只要能引导学生在仔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3-5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即"多重对话",让学生自行获得结论,并尊重学生各自独特的感受和见解,那么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自主的"、"合作的"、和"探究的"。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都是通过问题讨论的方式进行的。我在教学《本命年的回想》一课时,也主要是以问题讨论的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尤其是对"如何看待当今过年习俗的变化"这一问题的讨论特别精彩,学生在"这种变化是进步还是退步"的看法上发生了尖锐的思想交锋。有学生认为电话拜年、手机短信拜年总不如亲人团聚、共度新年来得亲切,有学生认为国外的儿女寄一盘在异乡过年的录像给母亲观看,这种拜年的方式也很受母亲欢迎。讨论渐渐倾向于社会总是发展的,新陈代谢是必然规律,很有一点"与时俱进"的意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认识逐渐相互接近,即新的、有价值的过年方式应当欢迎,优良的文化传统、过年习俗的民族特色也应该保持和发扬。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尤其是显示了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和效果。
   四、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师角色地位的转变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评判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平等对话的参与者。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有效地组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自求理解,自获结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对话,更多的发挥多重对话中的组织作用和启发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充分地发表意见。这一角色很像电视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主持人自己并不滔滔不绝地发表见解,而是千方百计地让现场的来宾和观众畅所欲言,而且也不追求最终形成统一结论。当然教师的角色与主持人也有差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参与对话讨论,对于学生认识上的明显偏差,也应该给与必要的评说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