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表达中“想像性运动”的认知阐释_英汉语言对比

  摘要:客观上是静止的现象,在语言中被表述为运动的,这种现象Talmy称之为“想像性运动”。 “想像性运动”在英汉语中大量存在而不容忽视。英汉语中大量存在的“想像性运动”的表述类型,从认知的角度分析“想像性运动”本质,可以发现它与人类重要认知模式――隐喻和转喻有重要关系。
  关键词:想象性运动;认知;隐喻;转喻
  中图分类号:DF55
  文献标识码:A
  
  一、语言表达中的“想像性运动”
  
  首先看几个英语中常见的表达:
  This fence goes from the plateau to the valley.
  The cliff wall faces toward/away from the island.
  The scenery rushed past us as we drove along.
  The roof slopes steeply downward/upward.
  The hill gently rises from/ falls to the bank of the river.
  这些表达我们已经司空见惯,并未觉得有任何独特或异常之处,但是仔细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上述表达的共同问题所在:篱笆(fence)、峭壁(cliff)、风景(scenery)、屋顶(roof)、小山(hill)等,客观上都是静止不动的物体,却在语言中被表达为运动的物体,如篱笆(fence)可以走(go from … to)、峭壁(cliff)可以面向或背离(face toward/away from)、风景(scenery)在飞奔(rush past)、 屋顶(roof)在倾斜(slope downward/upward)、小山(hill)在升起或下降(rise from/fall to)。这样一种现象,Talmy[1]称之为“想象性运动”(fictive motion), 因为它们并非真实的现象。Langacker[2]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主观运动(subjective motion)”,与“客观运动(objective motion)”相对应,其实质与Talmy的概念一样,只是表达方式不同。Langacker认为,表达运动的词用来描述静止的物体是一种语义转变,这种语义转变由主观化(subjectification)所引起, 即对客观场景的主观识解。这一解释不无道理。但是Langacker提出主观化(subjectification)这一术语主要是为了分析一些语法化现象[2][3][4],并未用大量的实例来分析和解释“想像性运动”这种语言现象,所以他的解释过于抽象和贫乏。然而,Talmy却对这种语言现象作出了详细的分类并从认知上作出了解释。本文在对Talmy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的基础之上,阐述笔者个人的观点和见解,希望引起国内语言学界尤其是汉语学界对该语言现象的重视。
  
  二、英汉语中“想像性运动”的类型
  
  在描述运动事件框架时,Talmy[5]提出了4个认知要素:移动主体(Figure)、参照物(Ground)、移动(Motion)和路径(Path)。其中路径(Path)是运动事件的决定要素,是描述运动事件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在描述“想像性运动”时,同样要借助这个要素。这一节我们以英汉语为例来看语言表达中常见的想像性运动类型。
  (一) 放射型(Emanation)
  放射型“想像性运动”,是指一种不可见的事物,如光线,从某个来源发出后所做的一种想像性运动。例如:
  (1)a. The sun is shining onto the back wall of the cave.
  b. The light is shining onto the back wall of the cave.
  在上例中,光线(the sun or the light)照射在岩洞的后壁上,shine onto(照射在…上)明显是表现运动的词汇。虽然科学常识告诉我们光子是运动的,但是人的肉眼却不可能看得到,所以上述语言表达中光线的运动只能是一种“想像性运动”。这种表达在汉语中也存在,例如:
  (2) a. 阳光照射在墙上。
  b. 灯光照在墙上。
  除了光线之外,语言表达中常见的还有包括阴影(shadow)、视线(visual paths)等的“想像性运动”,也属于放射型“想像性运动”,例如:
  (3)a. The tree threw its shadow down into the ground.
   b. The pillar cast/projected a shadow onto the wall.
  在例(3)的各句中,shadow是运动主体(Figure),所投射的面ground、wall是参照物(Ground),谓语部分的动词throw, cast, project, fall, 加上表达路径的介词into无疑描述了主体的运动,当然也是“想像性运动”。汉语中的情形:
  (4) 树的影子投射在地面上。
  下面例(5)中运动的主体并非主语,而是人的视线。(5)a中运动的主体是主语的视线,(5)b中运动的是言语者(conceptualizer)的视线。
  (5)a. I looked into the valley.
  b. The cliff wall faces toward/away from the island.
  汉语中也存在这样的表达:
  (6) a. 潘玉龙在一家报摊上买了一张报纸,他翻开招工广告的版面,目光从上到下慢慢划过。(《五星饭店》)
   b. 人群中,潘玉龙疑惑的视线,投向中年人身影消失的门口。(《五星饭店》)
   (6)a中的“划过”和(6)b中的“投向”即是表达运动的短语,如下面描述真实性运动的表达:
  (7)a. 她的手在他背上温柔地划过。
   b. 他把石头投向湖中。
  (二)框架相对型(Frame-Relative Motion)
  语言表达可以用整体框架(global frame),真实地描述相对于周围静止环境而运动的观察者,如下面例(9)a;也可以采取局部框架(local frame),以观察者为中心,视其不动,而把周围的环境描述为运动着的,如下面例(9)b。前一种运动是真实性运动,而后一种运动是想像性的,Talmy称之为“框架相对型运动”。
  (8)a. I rode along in the car and looked at the scenery we were passing through.
   b. I sat in the car and watched the scenery rush past me.
  周围的风景客观上是静止不动的,却被描述为运动着的,如(9)b,这样的语言表达大量存在,我们已经习焉不察,而它们实际上是与事实不符的,是一种“想像性运动”。汉语中的例子:
  (9)a. 我坐在车里,看着路边的景物飞驰而过。
  b. 车窗外那家卖土菜的飞霞饭店从潘玉龙视线缓缓划过。(《五星饭店》)
  另外,在语言表达中两种模式还可以交叉使用,因而也有如下表达:
  (10)a. I was walking through the woods and the branch that was sticking out hit me.
  在例(10)中,前半句采取的是整体框架描述,描述的是真实性运动,后半句又采取了局部框架描述,即视运动着的主体静止,而把静止的树枝描述为运动着的,是“想像性运动”。
  (三)出现路径型(Advent Paths)
  有些语言表达把静止物体的状态或位置描述为其到达或出现在那个位置;物体的静止状态是真实的,而它所做的运动(到达或出现)是“想像性”的。例如:
  (11)a. The palm trees clustered together around the oasis.
  b. The beam leans/tilts away from the wall.
  c. Termite mounds are scattered all over the plain.
  d. This rock formation appears/ shows up near volcanoes.
  例(11)a用了表示运动的动词“to cluster(聚集)”描述棕榈树(palm trees)似乎从分散的地方运动到了现在存在的地方,而事实上棕榈树是原本就在现在的地方,是静止不动的,所以(11)描a述的是“想像性运动”。同样(11)d中的岩石(rock formation)原本就在它现在的地方,却被描述为出现在那里,也是“想像性的运动”。汉语中也存在这样的表达,如下面(12):
  (12)a. 杜竹斋丢了手里的雪茄烟头,慌忙抢着说;细的汗珠从他额角上钻出来了。
  b. 立刻张素素的嫩脸上飞起一片红云。(《子夜》)
  c. 大太太接着就想起自己的青春早已消逝得了无踪迹,眼角上聚集着扇形的皱纹,白发悄悄爬上了鬓角,皮肤开始发松了。(《上海的早晨》)
  例(12)几句中的“钻出来”、“飞起”、“爬上” 都是表示运动的词语,在这里描述的均是“想像性运动”。
  (四)延伸路径型(Coextension Paths)
  有些语言表达把在空间上延伸的事物描述为该事物沿某一方向的延伸运动,而事实上这种事物是静止的,所以所描述的运动是“想像性运动”。例如:
  (13)a. The fence goes/ zigzags/descends from the plateau to the valley.
   [比较:The train went/ zigzagged/descended from plateau to valley.]
  b. The field spreads out in all directions from the granary.
   [比较:The oil spread out in all directions from where it spilled.]
  汉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表达:
  (14)a. 长城在崇山峻岭中蜿蜒前进。 [比较:火车在崇山峻岭中蜿蜒前进。]
  b. 绿油油的田野伸向远方。[比较:他把手伸向前。]
  c. 小巷弯弯曲曲地爬上山坡,两旁都是古旧的房子,在街坊的指引下,她们朝巷子的深处走去。(《五星饭店》)
  (五) 交际路径型(Communication Path)
  这种类型的想像性运动通常涉及话语所做的“想像性运动”,因为话语主要用于言语交际,所以称为交际路径型“想像性运动”。例如:
  (15)She whispered the answer into his ear.[比较:He moved the box into the corner.]
  在这里,介词into表达运动的路径。而事实上,话语是不可能像有形物体一样运动的,所以这里所描述的运动也是一种“想像性运动”,它涉及言语交际中话语所做的“想像性运动”,故称为交际路径型(Communication Path)想像性运动。而汉语中也存在诸如此类的表达:
  (16)a. 我的话有没有进你的耳朵里?
  b. 我的话,你不要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同样,这里的“进、出”也是表达运动的词语,说明汉语中也存在交际路径型“想像性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列举的类型并不能穷尽语言表达中存在的所有“想像性运动”类型,我们也许还可以发现更多的类型,这有待于我们以后的研究。
  
  三、对“想像性运动”的认知阐释
  
  (一)语言与感知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言,注重认知和语言的关系,认为语言是认知对世界经验进行组织的结果,是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6][7]。认知语言学的许多研究已表明语言和其它认知能力,如感知觉、动觉、推理、想像等,在概念结构上存在着相似性。与“想像性运动”有关的认知能力是感知觉,主要是视觉,所以语言与视觉之间是否也存在着概念结构的相似性?
  我们知道,在上述多种“想像性运动”中,如例(5)、(6),运动主体都是人的视线。而视线并不存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视线的运动也不可能是真实的。但是我们却感觉有视线的存在,所以漫画经常会以从眼睛发出的射线来表示视线或目光。而心理学研究也证明了人的这种感觉[8]。除此之外,英语中有She looked daggers at me这样的隐喻表达,以及Lakoff 的隐喻“看见就是接触(seeing is touching)”,都说明了同样的问题,就是人感觉有视线的存在,并且视线是会运动的,即投射到远处的人或事物上。人的这种认知不仅反映在语言中,也反映在其它形式中,如电影。电影里的科幻或魔幻人物的眼睛往往会发出射线,投放到其它物体上以破坏或改变其形状。
  除了视线外,光线的存在和运动也是人们的感觉。儿童在画太阳时,都会在一个圆圈周围画许多向外辐射的线。而事实上光线是人类肉眼看不到的,这说明光线的存在和运动也是人类认知的结果,人们认为光线如同视线一样可以投射在其它事物上。人们理解并且用语言表达他们视觉所感知到的,所以才会有诸如例(1)这样的语言表达。Langacker[2]在解释他提出的主观性运动(subjective motion)时,认为此类语言表达是由人的主观化能力产生。而主观化能力也主要指人的主观感觉等能力,这里我们虽然没有详细解释这样的术语,但两种解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证明了认知语言学的一个观点:认知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认知的窗口[6]。
  (二) 认知动态倾向性
  大量包含“想像性运动”的语言表达存在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认知上的动态倾向性。事物存在的基本状态有两种:静态和动态,但是人类对事物的认知可能与事实相符,也可能与事实不符。Talmy[1]曾提出:人们在观察外界事物时有两种模式:综合观察模式(synoptic perspectival mode)和顺序观察模式(sequential perspectival mode),前者是静态的,后者是动态的。对于两种模式的应用,我们可以看下面的例子:描述坐落在山谷中的一幢幢房子时,观察者所采取的观察模式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表达:
  (17)a. There are some houses in the valley.
  b. There is a house every now and then through the valley.
  (17)a采取的是综合观察模式,也即静态的模式;(17)b采取的是顺序观察模式,也即动态的模式;因而(17)a呈现的只是一副静态的画面,而 (17)b呈现的则是动态的画面,随着观察者视线的移动,一幢幢房子出现在眼前。由此可见,对于客观上是静止的事物,由于人的认知的参与,在语言上可以表述为动态的。
  上面的例子有静态和动态两种观察模式和语言表达方式,而很多时候人们对于静止事物的认知和语言表达却倾向于用动态的模式,请看下面的例子:
  (18)a.The wells get deeper the further down the road they are.
  b. The wells’ depths form a gradient that correlates with their locations on the road.
  (18)a的表达是动态模式,(18)b的表达是静态模式,但是(18)b却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通常只有(18)a的表达才能被接受。汉语中也经常有这样的表达:
  (19)湖水越往里面越深。
  所以我们看到,语言表达倾向于动态表述,这反映了人类认知的动态倾向性。同样,这种认知动态倾向性不仅反映在语言中,也反映在其它认知系统中,如视觉。例如下面的情形,看到墙上挂着一幅呈一定倾斜角度的正方形画框,我们往往会觉得是画框倾斜了,需要矫正,而如果想要感知画框并未倾斜而是原本是菱形的,则需要付出特殊的认知努力。另外,在推理时,我们也是一步一步地推出结果,而不是一下看到结果。
  对事物状态的语言描述不仅取决于客观事实本身,也取决于人类的认知。人类的认知有动态倾向性,所以会在语言上表现出来,如上文例(8)、(9)、(11)、(12)、(13)、(14)等情形。
  需要说明的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如果观察者是运动的,被观察事物是静止的,在语言上既可以按客观事实表述,如上文例(8)a,也可表述为观察者是静止的、被观察事物是运动的(想像性运动),如上文例(8)b。但是,当观察者本身是静止的、而被观察事物是运动的时候,语言表达只有按客观事实表述的形式,如下面例(20),而没有包含“想像性运动”的表述形式,如下面例(21):
  (20)a. The stream flows past my house.
  b. As I sat in the stream, its water rushed past me.
  (21) a. My house advances alongside the stream.
  b. As I sat in the stream, I rushed through its water.
  这是由于人们在认知外界事物时,往往以自己为中心,倾向于把自己看成是静止的,而把周围静止的事物看成是运动的,这也是人类视觉感知的结果。例如,下面的表达正是对我们视觉感知的描述:
  (22)a. As our space shuttle turned, we watched the heaven spin around us.
  b. I rode on the carousel and watched the world go round.
  (三) “想像性运动”与隐喻和转喻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隐喻和转喻是人类两种基本的和重要的认知模式。语言表达中“想像性运动”的存在也是人类认知的结果,那么它与隐喻、转喻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我们知道,空间移动(spatial motion)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经验活动之一,因而在语言表达中空间移动领域经常会被投射到其他抽象领域,如时间、感官、心理等,而产生隐喻运动[9][10][11]。我们来看下面一些隐喻表达:
  (23) a. But the minutes slipped by and Gerald did not come. (Gone with the wind)
  b. From within the house floated the soft voice of Scarlett’s mother, Ellen O’Hara, as she called to the little black girl who carried her basket of keys. (Gone with the wind)
  c. 十点钟又逼近了。(《家》)
  d. 一阵孩子的笑声闯进楼房里来,但是又静下去了。(《家》)
  这些表达中的主语,包括时间、声音、视线等,往往是无形的、或看不见的实体,本身不可能运动;但是由于人类的隐喻认知参与作用,把有形实体的运动投射到这些不同的领域,从而使这些实体产生了“隐喻性运动”。
  再看我们上文所列举的语言表达的“想像性运动”类型,其实也都包含了原本不可能运动(或不可能做人眼看得见的运动)的实体,由于人的认知参与作用,而在语言表达中被描述为运动的。部分例句我们引用如下:
  (5) I looked into the valley.
  (6) a. 潘玉龙在一家报摊上买了一张报纸,他翻开招工广告的版面,目光从上到下慢慢划过。(《五星饭店》)
   b. 人群中,潘玉龙疑惑的视线,投向中年人身影消失的门口。(《五星饭店》)
  (8)b. I sat in the car and watched the scenery rush past me.
  (9)a. 我坐在车里,看着路边的景物飞驰而过。
   b. 车窗外那家卖土菜的飞霞饭店从潘玉龙视线缓缓划过。(《五星饭店》)
  (12)a. 杜竹斋丢了手里的雪茄烟头,慌忙抢着说;细的汗珠从他额角上钻出来了。
  b. 立刻张素素的嫩脸上飞起一片红云。(《子夜》)
  c. 大太太接着就想起自己的青春早已消逝得了无踪迹,眼角上聚集着扇形的皱纹,白发悄悄爬上了鬓角,皮肤开始发松了。(《上海的早晨》)
  所以说,“隐喻性运动” 和“想像性运动”在语言表达中的出现都是由于人的认知参与作用使然,而且都包含原本不可能运动的实体所做的运动。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语言表达中的“想像性运动”也是一种隐喻性运动。
  还有一些想像性运动表达牵涉到转喻认知模式,尤其是那些包含“方式动词”的表达,如上面的例(13a)和例(14a、c):
  (13)a. The fence zigzags from the plateau to the valley.
  (14)a. 长城在崇山峻岭中蜿蜒前进。 [比较:火车在崇山峻岭中蜿蜒前进。]
  c. 小巷弯弯曲曲地爬上山坡,两旁都是古旧的房子,在街坊的指引下,她们朝巷子的深处走去。(《五星饭店》)
  再例如:
  (24) a. The highway crawls through the city.
  b. The highway races through the city.
  c. The footpath staggers from the bar to the outhouse.
  这些例句表达的都是“想像性运动”,其中的运动动词“zigzag、crawl、race、stagger、蜿蜒、前进、爬”,都是表达物体运动方式的动词。但是,在上述例句中,这些动词并不是表达句中主语所做的实际运动的运动方式,因为例句中的主语都是不可能做真实性运动的,而是表达了有关路径的情况。所以,这里有这样的转喻发生,即:运动的方式代表运动的路径(Manner of Motion stand’ for Path)。
  人们为了更形象地表达一些客观上静止的现象而使用表达运动的词语,因而使这些表达具有了运动的特征,但是这些表达所包含的只是“想像性运动”。语言表达中“想像性运动”的产生和理解,既牵涉到人类的隐喻认知模式,也牵涉到转喻的认知模式。
  
  四、结语
  
  本文探讨了英汉语言表达中的“想像性运动”这一语言现象。“想像性运动”在英汉语言表达中大量存在,既是人类视觉感知的结果,也反映了人类认知模式的动态倾向。同时,“想像性运动”也与属于人类重要认知模式的隐喻和转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语言表达中的“想像性运动”的产生和理解,既牵涉到人类的隐喻认知模式,也牵涉到转喻认知模式。
  
  参考文献:
  [1] Talmy, Leonard.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 I: 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s [M]. Cambridge: MIT Press, 2000: 99.
  [2] Langacker, Ronald. Concept, Image and Symbol [M]. Berlin.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0: 149-163.
  [3] Langacker, Ronald. 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iton [M]. Berlin.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1999.
  [4]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与“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4): 268-275.
  [5] Talmy, Leonard.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Ⅱ: Ty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 [M]. Cambridge: MIT Press, 2000:21-137
  [6].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7.
  [7] 王寅.认知语义学[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2):58-62.
  [8] Winer,G. and J. Cottrell. Does anything leave the eye when we see? Extramission beliefs of children and adults [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5(6), 1996: 137-142.
  [9] Lakoff,George &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10] Lakoff, George & Mark Johnson.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M]. New York: Basic Book, 1999.
  [11] Johnson, Mark. 1987.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Reason and Imagination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of Fictive Mo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LI Xue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11, China)
  Abstract:
  An objectively stationary circumstance is depicted as involving motion in language; Talmy calls this phenomenon “fictive motion”. “Fictive motion” aboun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therefore cannot be ignored. After giving an enumeration of the types of “fictive mo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ature of “fictive mo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etaphor and metonymy, 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Key Words: fictive motion; cognition; metaphor; metonymy
  本文责任编辑:熊德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