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 阅读教学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摘要】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体现新课标的总体方向,引导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自我解读,强调交流互动;开展合作学习导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体验、感悟。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生 阅读教学
  
  自从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重知识,轻能力和素养的思想已经在不断的改变。新课程更重视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怎样,阅读教学必须体现新课标的总体方向,应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本文就新课改下小学生的阅读教学进行探讨,以期对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1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思想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还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们一线的老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彻底转变观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推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步伐,让中国的教育彻底走出低谷,迎来教育的春天。
  2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自始至终贯彻课文的整体观念。在接触任何一篇文章时,我们首先要了解这篇课文在本组的地位、作用和重点训练项目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将其训练重点贯穿始终。深入钻研教材也是贯彻整体观念的前提,钻研教材时不但应该把握每节课所教内容的训练重点,而且还应掌握所教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关系,做到心中有数,就不会把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就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
  对比传统的阅读教学,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它促使教师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积淀,增加自己的学识水平,才能适应新的教学改革。作为新时期的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把教学变成一个意义重组与再生的过程,把课堂变成思维碰撞,心灵陶冶,知识传承,精神升华的场所。
  3引导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体验
  3.1创设情境体验情感。首先可以设计趣味游戏创设情境。游戏是孩子喜爱的活动方式。教师把语文学习与充满趣味的游戏紧密结合,学生在快乐的实践中进行情感体验,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再次,教师可以组织角色表演创设情境。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要求,可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形象地再现课文中的情境。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在扮演中进入角色,进行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不仅给学生创设了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提供了进行再创造的舞台,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营造文本氛围创设情境。情感教育是一种艺术,需要创造一种意境和气韵。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与课文内容协调一致,以音乐渲染,语言描绘,实物摆设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3.2指导朗读,体验情感。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本功训练。朗读是眼、口、耳、脑的综合活动,学生在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语气的训练中,不仅能体验到课文中遣词造句的准确、贴切,标点符号的丰富内涵,而且会通过琢磨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然而然地体验、意会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完成外化、内化、外化的完整心理变化过程。在朗读指导中,教师的泛读是最为直接和亲切的,能让学生透过朗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并产生共鸣。教师的泛读最容易感染学生,也最容易引发学生的朗读。在日常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泛读,把对课文丰富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鼓舞学生的情绪,激起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感境界,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泛读时,我注意把语气的悲喜、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示范给学生。在教师的泛读中,学生陶醉了,一个个犹如置身于美丽富饶的江南鱼米之乡,欣赏着如画的美景,感受着物产丰富的喜悦之情,使学生尝试朗读、模仿朗读的欲望油然而生。
  3.3启动积极的评价方式,调动小学生阅读积极性。在阅读教中,我们要将过去那种答案固定的僵化模式改为答案多样的弹性模式,以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鼓励学生,允许多种观点并存,提倡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见仁见智地去解读文本,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也丰富了文本内容。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的,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也是千差万别的,对作品的赏析品评自然也会有独特的见解。这些理解感悟没有严格的好坏对错之别,只有体验的深度、角度不同。因此,教师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肯定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加以发展,才能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地思考,创造性地阅读,才能促使他们在不同的层面上共同提高,形成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最终才能形成个性化的阅读平台,调动他们阅读积极性。
  4提高阅读速度,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阅读只要求理解和记忆,而不重视速度也不会有效率,所以阅读速度是检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客观指标之一。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阅读速度,笔者认为有两点: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用新的教学理论武装自己,自觉地摒弃凭经验、靠教参的习惯做法。把速读教学列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次,要提高教师素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训练,扩大学生阅读面,深化教学改革,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5鼓励自我解读,强调交流互动,开展合作学习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还应该是培养问题意识、协作精神、资料的收集与处理能力等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课文的一些例子引起一场智慧的交锋,利用课文的一些例子让学生领略依次探究的历程,利用课文的一些例子引申出一个综合性的活动,让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6阅读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这里不难发现,新课标提倡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种方式其实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种反叛。传统的语文教学着眼点是“教”眼中很少有学生的影子甚至于没有。新课标则着重教与学的紧密结合,特别是引导学生如何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学习方式的改善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如何改善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这就要教师在学习方法上学会要大胆地“放”。即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不搞“一刀切”,更要鼓励学生创造学习方法。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自己的认知结构不断“同化”、改造、扩大、完善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不同,因而,其认知的方式方法必然会有各自的特点。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不仅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而且有利于加快对文章理解的进程。
  7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体验、感悟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通过体验、感悟而获得语文素养的过程,这个过程教师是无法代替的,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就能达到的。所以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故弄玄虚地卖弄抑或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读书心得,而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强调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等语文实践活动中。依据文本并凭借自己已有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通过自读自悟,去发现、探索、感受、体验文本的蕴蓄,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主感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能够“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以“读”见“晤”,以“晤”促“读”,“读”“悟”相得益彰:自悟中就有思维的培养,自悟中就有语感的积淀,自悟中更有创新的火花。实在的语文教学就应该通过自主感悟和交流对话,来展示学生的见解和才情,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一定要变教师的包办代替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语言文字为凭借,进行比较、品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活动,以达到思有所梧,学有所得。变“统一认识”为“各抒己见”,激励创新。
  总之,小学阶段是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成为小学阶段总的教学目标。引导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自我解读,强调交流互动;开展合作学习导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体验、感悟。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在整个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而且也是他们的欣赏者,要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对学生“言传身教”,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那样,实现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责任的根本转移,再也不是可望不可即的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