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视野下的中国经济波动与增长分析]视野边缘波动

  [摘要]我国国内区域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和人文环境差异极大,发展也很不平衡。将全国分为四个区域,并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各大区域经济波动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区域对整个中国经济波动与增长的影响,结论认为全国与各区域之间经济波动的内在关联性呈增强趋势,改革开放后全国经济波动主要由东南地区引发,东南和中部区域对自身波动的正向冲击反应比较明显,东北和西部则变化不够明显。
  [关键词]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宏观政策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3-0100-03
  
  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要素禀赋的差异,各区域在经济发展中会形成自身的特殊性,要加快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制定最适合该区域的经济政策,而不是实行整齐规划的经济政策。目前,相关各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独立运行机制、相对特殊规律以及区域之间的差异性缺乏充分的认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发展完全执行国家的计划安排,区域产业发展服从国家的计划布局、产品服从国家的计划调拨,市场机制不发挥作用,因此区域之间发展的差异不是由市场因素造成的,而是由计划安排和布局所致。改革开放以后,地方自主权不断扩大,区域产业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体现国家和各地区特殊性的经济波动更加突出。
  一、全国和各地区经济增长及波动周期
  本文将我国分为四个区域,即东北、东南、中部和西部。其中东北区域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东南区域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东、广东、江苏、浙江、海南和福建十省市,中部包括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内蒙古和山西七省市,西部地区包括广西、贵州、四川、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云南、新疆、西藏和重庆十一省市,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定量分析区域经济增长和波动的相互传导和冲击响应等问题,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全国各区域经济总量波动特点及各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内在关联性。
  表1是全国和各省自1953—2004年以来的当年价GDP和按可比价计算的GDP增长率,并计算了以1952年价格为基价的全国和各省可比价GDP,以及全国和各区域的GDP增长率。
  根据对表1的分析,改革开放前后全国和四大区域经济波动特征比较主要有以下特点:
  表1全国和各区域GDP增长率
  (1952年可比价)及其波动周期
  年份全国东南东北中部西部195315.616.2420.058.5111.9519544.25.529.151.5813.5719556.8
  
  1320017.510.049.128.938.7820028.311.2110.099.869.8520039.512.991111.3110.8420049.514.0612.4513.4212.021.改革开放后周期波动长度明显延长,扩张期比重明显提高,全国和各大区域经济稳定性提高且增长动力增强。以全国为例,改革开放前的25年间(1955—1979年),共发生了7次经济波动,而改革开放后至今的25年间只发生了4次完整的经济波动。
  全国和各区域的平均周期也明显延长,并且呈现加速延长和趋同化的趋势。早期延长幅度大的区域,近期延长幅度都减小,而早期延长幅度小的区域近期延长幅度明显加大。
  2.增长型波动已经成为经济波动的常态,东南地区进入增长型波动的时间明显早于全国和其他各区域。出现经济绝对衰退现象的古典型波动全部发生在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各区域均没有出现经济总量的绝对衰退现象。东南地区发生古典型波动的次数最少,而且进入增长型波动阶段的时间最早。从一定程度上看,东南地区在经济波动性质变化方面有明显的先行性。
  石慧:区域视野下的中国经济波动与增长分析二、实证检验
  研究各经济变量之间关联度高低最简便的方法是进行相关性检验。表2是改革开放前与后全国与各区域经济波动的相关系数。
  表2改革开放前(后)全国和各区域
  经济波动的相关系数
  区域相关系数
  (改革开放前)区域相关系数
  (改革开放后)全国 东南0.90全国 东南0.81全国 东北0.87全国 东北0.65全国 中部0.87全国 中部0.64全国 西部0.86全国 西部0.69东南 东北0.89东南 东北0.58东南 中部0.78东南 中部0.69东南 西部0.71东南 西部0.72东北 中部0.74东北 中部0.42东北 西部0.70东北 西部0.52中部 西部0.72中部 西部0.63结果显示,各个时期、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波动均呈高度相关关系。为了深入研究全国与各区域经济波动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互冲击关系,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区域间的互动关系。
  为提高和保证检验结果的显著性,首先将全国和各区域的年度GDP增长率换算以1952年为100的GDP指数,然后对其进行了对数化处理,以对数化指数为数据序列,对全国和各区域间经济波动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见图1)。
  三、计量分析结果
  1.全国与各区域之间经济波动的内在关联性呈增强趋势。首先各区域经济波动的相互解释能力总体呈增强趋势。从两个时期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看,西部和中部区域与全国经济波动的因果关系由改革开放前的统计检验的不显著到改革开放后的显著;由东南区域的经济波动对全国经济波动的解释力也呈增强趋势;而全国对东南的解释力也在增强。
  其次,区域间经济波动的相互解释力呈增强趋势。其中东北区域在改革开放前后与其他区域经济波动的因果关系在统计上一直是显著的。东南地区与其他区域经济波动因果关系呈全面增强的趋势。
  2.改革开放后全国经济波动主要由东南地区决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东南经济波动对全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其他地区,并且其对全国经济波动的相对影响力呈不断增强的趋势。尤其在改革开放后,东南区域对全国经济波动的相对影响力超过了其他三个地区之和。二是东南区域对其他区域经济波动的反应程度远远小于其他区域对东南经济波动的反应程度。在改革开放前和后两张脉冲响应函数曲线图上的第一列反映的是其他区域对东南经济波动的反应程度,而第一行反映的是东南对其他区域经济波动的反应程度,从曲线的弯曲和延长程度可以清晰得出以上的结论。
  3.改革开放后,东南和中部区域对自身波动的正向冲击反应比较明显,东北和西部则变化不够明显。这说明改革开放后东南和中部区域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提高比较快,而东北和西部区域则比较小。图1改革开放前与后全国和各区域间GDP波动的冲击响应函数曲线
  蔡昉等人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形成原因,归结为我国经济改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梯度安排。中国经济改革遵循两条主线推进:一是在微观层次上放权让利和进行产权改革,如农村的家庭承包制和城市国有改革,二是在宏观层次上进行体制再造,如价格、金融、财政体制改革和培育生产要素市场。改革开放前期所进行的微观机制创新发端于中西部地区,继而推广到东部地区;而改革后期的宏观体制再造特别是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发育,则首先在东部地区取得进展,随后才逐渐向中西部扩散。
  分析区域视野下的中国经济波动和增长,应确立以下思想:并不希望落后不发达区域照搬发达区域的模式或做法,也不希望国家把原来给予发达区域的优惠政策简单搬到不发达区域的改革建设中。在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的现实环境下,政治动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东部地区的发展是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偏重下得以实现超常规的发展,西部欠发达地区也需要国家偏重的经济政策。
  [参考文献]
  [1]厉以宁.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
  [2]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成思危.成因与对策:透析中国的通货膨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孙建兵.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趋势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0(12).
  [5]刘树成.论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新态势[J].经济研究,1998(10).
  [6]蔡昉.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10).
  [7]Ruey S.Tsay.金融时间序列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8]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张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