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

 【篇一:传统节日 —— 端午节】

 端午节

  爱国保健修身的三者合一

 摘要 :

 时至今日 , 端午节都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 .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艾节等 .2006 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 ,从 2008 年起。端午节已成为我国的法定节日。从史籍上看, “端

 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的《风土记》: “仲夏端午 ”端午节是我 国汉族劳动人民的传统节日。在这个古老的节日中 .爱国精神深渗其

 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同时各地的风俗习惯 ,表现出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的保健意识 ,在从古至今一直沿袭下来的节日里 ,屈原的美德 也一直在洗礼人们 ,塑造人们 .

 关键词 :爱国 保健 艾叶 雄黄酒 修身 风俗习惯

 一 爱国思想的沿袭 端午节纪念的伟大诗人屈原 ,(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 . 入则 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屈 原贾生列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对劳动人民所受 之苦,深深的同情 .其后被小人奸佞进谗言所累 ,遭谗人而嫉之 (九章 )君 王不在信任他 ,于是屈原被放逐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屈原对 二保健意识的萌现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 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据统计端 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 日别名之最。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 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 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1 “产于山阳,采以端午 ”的艾草,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 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 针灸。每到端午节,它被插在家家户户的门口避邪、驱蚊,点燃艾 草 (也可以点艾条 ),清淡的袅袅烟雾能除虫灭菌。

 (端午时节话艾叶 养生功效 )( 清嘉录》 “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 户,皆以却鬼 ”。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 “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 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 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 康。在 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 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 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 楚岁时记》中记载曰 “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 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在当下 ,西药固然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能比较迅速的祛除病痛 , 但是 ,西药一般都是有着极大的副作用的 ,是药三分毒 ,在古代 ,人们就 学会利用艾草祛瘴避害 ,这是中国中医的辉煌成就 , 也是中国中药草的 重要价值显现 .

 2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 “以菖蒲(多

 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 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 ) 或镂或屑,以冷酒。

 ”蒲酒味芳香, 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谢肇淛《五杂

 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明冯应京《月令广 义》: “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 (古书

 上说的一种毒蛇 )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 ”此俗流传较

 广。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 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 蓬蘸洒墙壁角落、 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

 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 “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 印记,以用虎辟邪。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 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三 美德的沿袭 屈原幼年,入公侯子第学校读书,资质聪颖,过目不忘,又日夜苦 读,积累了不少文、史、神话和天文方面的知识,加之其父母教育 甚严,公认他是王族子弟中的姣姣者。屈原青年时,就明于治理, 娴于辞令 .

 美德重千钧 —— 《离骚》助读

 陈军 在一个以丑恶为美好的时代,在一个以奸邪为善良的时代,在一个 以昏庸为英明的时代,在一个法度朝令夕改的时代,屈原修身洁行, 将美德融入自己的言行,并与自己的仪态气质合二为一,可谓难能 可贵。但是,在佞臣长袖善舞,贤臣屡遭排挤的大背景下, “众人皆 醉,唯我独醒;众人皆浊,唯我独清 ”的屈原必然以悲剧告终,因为 他犯的乃是“逆潮流而动”的时代错误。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

 ”屈原用香蕙作佩带,采芳草,为 什么会遭到君王的惩罚呢?原来这种行为是作者修身的表现,香蕙、 芳草就是美德的代名词。再看这句话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 以善淫。

 ”屈原身为男性,为什么眉是蛾眉,为什么嫉妒他的偏 偏是女人呢?原来,屈原在说,是众小人嫉妒他有美德,就诬陷他 淫荡,古人有把女子与小人等量齐观的偏见,故而屈原用 “女人”借 代了“小人”,屈原把美德看成跟自己仪表形象一样重要乃至与生命 一样重要的东西,于是用 “蛾眉”比喻美德。接下来看这句话: “鸷鸟 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这鸷鸟乃是作者坚守美德,并且矢 志不渝,绝不同流合污的体现,屈原还为自己的执著寻找着合适的 理由,前世本来如此,他屈原怎能改弦更张。屈原说: “悔相道之不 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 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 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在楚国,作为臣子,屈原也许是 最富有反思精神的,他不回避没有看清人生道路的错误,所以他后 悔,但同时也敢于迷途知返,他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 息”,实际上是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整理,也是在进入美德修养的境界, 他思想的车轮还要回到美好的原初状态, “修吾初服”乃是回归原初 的意思,而“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则说屈原把高洁的品 行看得跟服饰一样重要,或者说屈原就是用美德作为服饰,这是很 重要的问题。而“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则说屈原要把自 己打扮成文人与侠士完美结合的形象,是作者有意提升美德修养的 生动注释,不然帽子何以戴得如此夸张,宝剑何以铸造得如此夸张? 原来是意在言外啊。

 【篇二: 15 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 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粽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 2000 多年前那位 爱国大诗人——屈原。

 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 个奋发图强,对社会有用的人,来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无愧 于炎黄子孙的人。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篇三:中国传统文化之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 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龙头节(农历二月初二) 上巳节(农历三 月初三)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日)

 清明节(公历 4 月 5 日前后)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农历 七月初七)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或十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下元节(农历十 月十五)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其中,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为中国七大传 统节日。

 一、除夕: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

 来历: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 “逐除 ”。据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 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 “疫疠之鬼 ”,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 是“除夕”节的由来。

 “除”意思是 “交替”;“夕”意思是 “夜晚”。故除 夕之夜,含有 “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 ”的意思。

 “除”乃除旧 布新之意。

 “除夕 ”有 “送旧迎新、祛病消灾 ”的意思。

 风俗活动:守岁、放烟花、吃团圆饭。

 诗句:(唐)范成大《卖痴呆词》: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 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

 二、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 “大年 ”。是我国民 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来历: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 “立春 ”时节,南北 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 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 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 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 “春节 ”,

 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年: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 “过年 ”,而 “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 同。

 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 年”它一出

 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天神为了 惩罚 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人们发现 年”有

 三怕”一一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 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 点上灯, 年”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 它不敢进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 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从此后, 年”一直没敢再

 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后来,人们才把防 年”、驱年”

 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

 风俗活动:贴春联、放爆竹、敲锣鼓、吃饺子、拜年。

 诗句: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

 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 元宵节:

 阴历正月十五日,又称 上元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来历: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一 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 五已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 上

 元”七月十五称 中元”十月十五称 下元”在南北朝早期,三元 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 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上元”夜称 元夜”、元夕

 或 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因有张灯、看灯习俗,民 间又称灯节”

 风俗活动:吃元宵、踩高跷、挂花灯、猜灯谜。

 诗句:(宋)欧阳修《生查子 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四、 立春: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 立春”人们通常叫 打春”

 来历:我国历史上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 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 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 大地回春,赶紧耕

 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 打春”

 风俗活动:吃春饼、春卷。用布制作小娃娃或公鸡,佩戴在孩童身 上。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用鞭子打春牛 (用泥做)三下,将泥牛打烂,土而洒在农田。

 诗句:《附三醉 立春》 : “撷来新韭碧参差,金脍银芽色色丝 .;一 片软云细细裹 ,奉与父老报春知。

 ”

 五、寒食:

 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

 来历、故事:春秋时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 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介子推。于是介子推携老母隐居绵山。

 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

 但介子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 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

 表示悼念。

 风俗活动:不生火、吃寒食、扫墓。

 诗句: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 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六、清明节:

 来历:农历三月初八是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 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 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 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 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风俗活动:除了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蹴鞠、打马球、荡秋千、 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诗句: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 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清明节习俗:。

 七、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 “端午节 ”,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

 “端午”本名 “端五 ”,端是初的意思, “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

 来历: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 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 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

 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

 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

 风俗活动:吃粽子、赛龙舟。

 诗句:文秀《端午》诗: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

 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八、 七夕节: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

 来历:民间传说牛郎织女阴历七月七日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 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 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 巧”了。

 风俗活动:妇女比赛针线活。

 九、 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 中秋”。人们把它

 看作大团圆的象征。

 来历: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 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 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 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 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风俗活动:晚上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赏月,吃月饼。

 诗句: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

 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 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

 十、重阳节:

 我国古代以九为阳,阴历九月九日正是阳月阳日,故名 重阳”。来

 历、故事:相传东汉时费长房对汝南人桓影说: 九月九日汝南将有

 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袋,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 饮菊花酒,借以避难。”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 的鸡、狗、羊全部死掉。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袋、饮菊 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因 高”与 糕”音同,所以又有吃 重

 阳糕”的习俗。

 风俗活动:做茱萸袋、吃重阳糕、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

 诗句: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 独在异乡为异

 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十一、冬至:

 农历^一月二十二是冬至节。

 来历: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 “冬至大如年 ”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 “冬 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 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风俗活动: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则有吃 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 祖的习俗。

 诗句:(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 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

 十二、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古代十二月祭祀 “众神 ”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 月。

 来历: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 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得道成佛之日也在十二月初 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 “佛成道节 ”,寺院每逢这一 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风俗活动:喝腊八粥,祭祖敬神,胭脂腊八蒜。

 备注:

 龙头节:农历二月初二。

 来历: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 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 “春龙 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 的民谚。

 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来历:古称上巳( si )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 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的说 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 郊外游春的节日。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 “北镇 天真武玄天大帝 ”,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 之世,华历三月三日。不少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三月三日、上 巳节设立 “中华圣诞节 ”,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 “三元 ”,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 月十五下元。

 上元也就是天官大帝诞辰, 唐代以一、 七、 十月之 十五日分称上元、 中元 、 下元: 上元祭天官, 中元祭地官, 下元 祭水官, 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寺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庆贺活动。

 三官 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 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 “上元节 ”“中元节 ”“下元 节”。

 ?上元节---正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 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中元节 ---七月十五

 中元节, 定於农历七月十五日, 俗称七月半。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 全部鬼魂, 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 例要

 上新坟, 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 所以, 它整个儿是以祀

 鬼为中心的节日, 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下元节 ---十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