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农村工作暨美丽乡村建设大会上讲话

  在全市农村工作暨美丽乡村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一、坚持以城乡统筹为引领,郊县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近年来,郊县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大局,坚持统筹为要、民生为先、生态为基、文化为魂方针,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战略,加快郊县与全市同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市委、市政府出台了“2+8”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的政策体系,大力实施分类指导,分片区召开加快推进郊县现代化建设现场会,进一步为郊县理清发展思路,量身定制政策举措。各郊县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市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共同参与,形成了统筹推进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合力,有效应对了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和各种困难挑战,取得了来之不易的郊县发展新成效。

 一是郊县经济实现新跨越,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发挥郊县新型工业化主战场作用,全年郊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9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78亿元,分别增长13.4%、19.1%,高出全市1.7和3.7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越过50%大台阶,真正实现了从“三分天下有其一”到“半壁江山”的新跨越。江宁区在XX年度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中再进一位,列第四,进入苏南第一方阵的地位更加巩固。

 二是现代农业取得新成效,打造了一批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以实施农业“1115”工程为龙头,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68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比重达18.7%,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农业嘉年华”创成全国品牌,休闲农业当年实现旅游收入40亿元。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和专业股份合作社累计达3009家。江宁休闲旅游、浦口苗木、六合蔬菜、溧水林果、高淳水产等特色产业不断提升,农业基本现代化实现程度位居全省前列。近三年水利总投资超过50亿元,水利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三是农村面貌得到新提升,初显了美丽乡村现实模样。坚持“三城”同创,“绿色南京”累计造林151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7.6%,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农村干线公路200多公里,地铁1号南延及2号线通达区县;大力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全年完成村庄整治4482个,创建三星级“康居乡村”125个,涌现出江宁“五朵金花”、六合大泉、高淳大山、溧水山凹、浦口瓦殿等一批美丽乡村。

 四是统筹试点取得新突破,形成了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推进10个试点镇街农村综合整治示范片区建设,全年完成土地综合整治1.28万亩,新增耕地9038亩,形成允许建新指标8086亩;新开工建设新社区15个,竣工66万平方米,4300多户农民搬迁入住;市财政拿出10个亿支持试点工作,已下拨市级土地整治专项资金5.45亿元,撬动各类资本投入超过50亿元。成功获批国土资源部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创新试点,打开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通道。

 五是民生改善取得新进展,实现了农民收入与社会保障双提高。围绕五年倍增目标,多渠道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元,增长14.4%,增幅位列苏南各市第一,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建成农村低保、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五条保障线”,1983年以来51.3万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城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率先并轨,农村社会保障标准稳步提高,与城镇居民差距不断缩小,XX年成为农民得实惠最多的一年。

 六是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为郊县全面发展增添了动力与活力。实施简政放权强区县,优化调整镇街行政区划,率先实行镇街分类考核,深化以高淳为试点的农村综合改革,着眼产业转型升级,启动9区2集团与两县合作共建宁高、宁溧两个千亿级的高科技产业园,郊县镇村科学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加强村级“四有一责”建设,集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农村民主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对郊县和“三农”工作高度重视、科学决策、有力指导的结果,是在全市上下、社会各界有力支持下,郊县广大干群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致以亲切的慰问,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近年来的工作,我们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主线,牢固确立“全域统筹、一体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整体谋划和有序开展;始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促进郊县综合实力的不断壮大;始终坚持分类指导方针,引导郊县镇街特色发展、错位竞争,有力推动郊县科学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始终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原则,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致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始终坚持民生为先、富民为本,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生活保障水平;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求突破,着力破解制约郊县镇街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和动力。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今后的郊县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坚持和发扬,并不断丰富内涵。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当前郊县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郊县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发展好的郊县综合实力已经跨入苏南第一方阵,但有些还停留在苏中水平,局部地方甚至只是苏北水平。二是产业结构层次有待提升。尽管郊县实力得到显著增强,但仍存在总量不大、层次不高、质量不优的问题。三是现代农业示范引领作用尚不明显。许多工作亮点不少、但规模不大,如何将已有亮点形成规模化示范带动效应,还有待加强。四是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在收入基数不断抬高、政策效应充分释放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完成五年倍增目标,现实困难和压力不小。五是新市镇建设较普遍地存在品质不高、功能不全、特色不鲜明问题。尤其在规划设计水平方面,与先进地区差距较大。六是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户兼业化现象日趋严重,农村劳动力单向外流加剧,农业和农村发展受到制约。这些问题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和解决。

 二、明确目标任务,致力改革创新,推动南京农村发展再上新水平

 当前,全市上下正凝心聚力,确保今年打赢“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薄弱指标提升、城市面貌整体改善、办好亚青会”三大攻坚战。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中的城乡居民收入、生态环境质量、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三个薄弱指标都与郊县工作直接相关。可以说,郊县既是我市创成“率先大业”的主战场,也是制约因素,没有郊县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南京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和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对农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就南京来看,郊县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遇到严峻挑战。我们需进一步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推动郊县经济社会不断进步。

 按照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和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的要求,立足南京郊县发展实际,今年全市农村工作总的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坚持统筹为要方针,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为切入点,构建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要素配置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形成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和城乡关系,力促郊县与全市同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主要目标是:郊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1.创新生产经营体制,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按照生活保供、生态涵养、都市休闲三大功能定位,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户集约经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着力培养生产技能型、经营管理型、技术服务型和市场营销型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职业农民。全年培育规模以上家庭农场100个,农户参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比重超过75%,持证农业劳动力占比达15%,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40个。二是加快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推进农业“1115”工程,开展高标准农田连片整治,促进农业高效规模集约发展。加快推广现代农机具,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今年农业“1115”规划落地率要达80%以上,建设高标准农田14万亩,新增设施农业8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3%。三是着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建设和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培育,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今年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65%。四是加快发展新型农业业态。围绕“一谷四园”,重点打造南京生物农业谷,培育生物种业、生物制品、生物食品、生物质能源四大产业集群。进一步丰富休闲农业内涵,加快建设融现代农业、乡土风情、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产业体系。XX年新发展10个农家乐专业村、200个农家乐经营户,重点打造10个休闲农业园区。五是提升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加快农田水利连片治理、农田水利重点县及灌区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农村河道河塘疏浚整治及基层水利站标准化建设。全年完成8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任务,新增旱涝保收农田面积15万亩。

 2.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优化郊县产业结构。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明晰和强化郊县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一是优化主导产业选择。重点发展软件信息、轨道交通、智能电网、无线通讯、生物医药、重工装备、精密制造等在自主知识产权上具有优势、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产业,培育和引进一批在国内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同时,面向国际市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引进一批具有较强技术研发优势的“专而精”企业到郊县落户,促进郊县经济整体提升。二是突出抓好开发园区载体建设。继续坚定不移强化开发园区的转型创新,进一步整合园区资源,汇聚生产要素,强化招商引资,以高质量的有效投入带动存量发展。全市各开发区要错位竞争,鼓励立足自身实际、深入挖掘优势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做出特色、创树品牌。重点建设3~4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30个产业规模达百亿元的特色产业基地,加快推进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国际企业研发园以及宁高、宁溧高科技产业园建设与发展。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打造中国航运与综合枢纽名城,以建设空港、海港、高铁三大枢纽经济区为引擎,加快郊县物流、金融、信息服务、商贸、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完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打造一批与开发园区相配套的服务业集聚区,优化产业结构。实现郊县服务业企业数量年增1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年增20%以上,占GDP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3.切实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深入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以国土资源管理转型创新和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创新试点为契机,积极落实改革试点方案,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一是强化土地规划引领管控。研究建立规划动态实施机制,定期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同步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动态调整,确保区县、镇街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二是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以统筹城乡发展试点镇街和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等项目实施,整村连片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全面完成45万亩国土整治工作。三是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登记。全面加快农民承包地等农村土地的权益登记,每个区县都要完成1个镇街试点工作,强化经营权、确立规划权,为引导社会资本和各类要素市场化投向“三农”奠定基础性条件。四是建设农村产权市场交易体系。重点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承包地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等纳入有形市场公开交易,健全市场信息发布机制,制定市场交易规则,规范各类流转行为,依托市场机制,完善城乡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乡统筹深入开展。

 4.实施城乡一体发展,着力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当前我市郊县农村空心化严重问题,更增添了加快城镇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要按照XX年郊县城镇化率达70%以上的目标,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新市镇新社区建设,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速推进郊县城镇化。一是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加快推进新市镇城市设计,开展涉农镇街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评估,加快编制农村新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村镇功能结构和用地布局,提升村镇建筑和环境风貌。XX年全面启动并完成37个新市镇的城市设计和规划建设成果布展,完成1000平方公里美丽乡村示范区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加快新市镇新社区建设。以优化镇村布局为切入点,科学确定新社区的数量、规模、布局和人口集聚水平,有序推进农村人口适度集中。着力培育一批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万人左右、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新市镇,同时建设一批新社区和特色村,促进农村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三是完善农村公路公交体系建设。推进郊县高速通道建设,重点抓好各地铁干线和宁和、宁高、宁溧等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实施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和危桥改造,推进公交“站运分离”改革,实现镇村公交全覆盖,XX年全市镇村100%实现公交通达。四是加强城乡区域供水供气建设。实施江宁滨江水厂45万吨/日深度水处理改造工程;扩建远古水厂20万吨/日工程;加快推进区域供水,完成高淳溧水引江供水、六合北部等区域供水工程,基本实现区域供水全覆盖。加快郊县天然气管网延伸,增加农村液化气罐厂规模,调整农村液化气供应站设置,方便农村居民使用液化气。

 5.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彰显南京特色打造美丽乡村。坚持“生态优先”战略,突出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效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一是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近期出台的控煤减排政策措施,在严控煤炭消耗和水污染排放强度上狠下功夫,限制新上煤化工、医药、农药和染料中间体等生产项目,强化秸秆禁烧监管,加快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力争XX年万元GDP能耗下降7%以上,镇街建成区污水处理率达53%。二是坚持低碳、绿色发展。以“绿色青奥”为契机,大力实施“森林进城、园林下乡”战略,继续推进百里风光带、高速和干线公路绿色通道建设、森林镇街建设等,新增造林面积7万亩,完成村庄绿化500个,林木覆盖率达28%以上。三是深化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将工作方向从自然村落整治转向连片整治,从整治人居环境转向配套发展社区服务,从单纯建设村庄环境转向联动开发特色产业,全面完成我市省定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创建50个三星级“康居乡村”。四是加快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以江宁“五朵金花”、高淳桠溪大山等示范点为基础,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完成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五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规划,全面拉开1000平方公里建设框架,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在面上推开,五大片区内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0个以上。

 6.协调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以农村社保、医疗卫生、基础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建设为重点,持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一是继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标准。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至500~550元。建立城乡统一的低保标准调整机制,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实现城乡低保同标,促进保障标准由二元并行向一元并轨转变。巩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成果,畅通城乡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二是强化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启动新一轮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农村镇街卫生院全面进行新建和改造,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规范服务行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年确保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达到省标。三是不断完善农村基础教育体系。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辐射,着力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农村教育设施和农村教师队伍水平。深入开展“城乡学校手拉手”、“百校千师携手共进”等活动,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辐射。四是进一步丰富农村文体生活。加强郊县文化阵地建设,建立公共图书馆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实现镇街基层服务点全覆盖。引导城市文化向农村辐射,深入开展“送图书、送电影、送戏曲”活动。推进农村有线电视全面数字化,加快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实施“农民体育幸福工程”,深入开展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公共体育场馆有组织向农民免费开放。

 7.完善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瞄准农民收入倍增目标,千方百计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农民收入在多年连增、位于较高基数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增长。一是继续提高工资性收入。新增5万农民非农就业,大力发展郊县职业教育,加强农民就业培训,培训农村劳动力5万人次,切实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技能,确保农民非农就业稳定和收入水平提高。二是鼓励农民创业增收。深入实施创业辅导、创业直补、创业服务、创业示范等“四位一体”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发展多元化创业主体和创业形式,着力打造农民创业特色基地和重点村。XX年建立农民创业基地20个,新扶持1500户农民成功初始创业。三是加大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力度。深入开展“四有一责”建设,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着力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加速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强化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XX年,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覆盖面提高到80%,力争达到85%,分红金额再增长50%以上。加强农民资金专业合作社监管体系建设,保证农民资金安全。四是帮促低收入农户增收。锁定全市建档立卡的5.8万户、12.1万低收入农民,通过开发扶贫和救助扶贫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普惠政策与特惠政策相结合,多策并举,逐步消除年人均纯收入6500元以下的农户,促进农村社会共同富裕。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奋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全市上下打赢“三大”攻坚战、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之年,各项目标任务十分繁重艰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组织领导水平和工作推进能力,为促进郊县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保证。

 一是要切实落实“重中之重”的要求。十八大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我们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重大原则,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对农业和农村工作亲自抓、负总责,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推进产业发展上来,牵头研究部署相关政策和措施。分管同志要全力以赴抓推进、抓落实,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从各自职能出发,积极支持、参与和配合。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工作干部队伍,切实保证各项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要进一步加强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和基层农经机构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农村工作的综合组织协调能力。市级各部门要继续按照“政策、资源、人才向郊县倾斜”的要求,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积极帮助郊县解决建设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增强农村工作合力。

 二是要坚持分类指导、典型引路。要进一步完善分类考核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强化考核成果的分析和应用,促进郊县和镇街立足自身条件,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彰显优势,不断提升科学发展水平。要结合推进“农村干部学武继军、农村发展学桠溪”活动,在全市选树一批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四化”同步、深化农村改革、改善农村民生、提升生态环境等方面业绩突出、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把郊县广大干群的“精气神”凝聚到推进“三争一创”、开创率先大业上来,更好地推动面上工作。

 三是要进一步改进作风、务求实效。广大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结合“四解四促”、挂钩帮促等活动,深入基层一线,联系广大群众,深入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紧密联系自身工作实际,发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工作作风,用创造性的思路和办法,真抓实干,下真功夫,着力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以实干聚民心,以实绩促发展,推动郊县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全面、更加协调、更可持续。

 四是要强化督查、提高执行力。要进一步建立和强化农业农村工作重大事项督促检查制度,完善郊县镇村考核评价机制,奖励先进、鞭策落后,不断增强各级各部门主动抓“三农”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成就感,促进执行力进一步提升,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实绩,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达到时序进度,既定目标任务如期实现。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组织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回头看”,对没有落实或落实不好的要研究改进措施,拿出具体的意见和办法,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