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革命老区现状调研报告

  乡镇革命老区现状调研报告

 镇国土面积162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01个村 民小组,1个居委会,总人口 45401人,耕地面积107164 亩,基本农田保护率86%。

 、镇为革命作出的贡献

 作为革命老区的一部分,是湘西苏区的组成部分之一。

 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 逸群、段德昌等同志在这里播下革命火种,建立了中国共 产党地下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建立了苏维 埃政府,壮大了党的力量,发展了革命武装,巩固了革命 根据地。

 二、镇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 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 会后,在改革开放和一系列富民政策的指引下,革命老区 的广大人民群众继续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自力 更生,奋发图强,依靠自己的力量,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 覆地变化。

 年,全镇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

 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在省级财政体制改革后, 实现财政总收入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7 870元,同比增长%。工业经济不断壮

 大。实现工业销售总产值8亿元,产销率达%,实现总利润 854万元,同比增长%。积极探索发展有机农业,在张家桥 村、方家畈村建成有机稻试验基地1350亩,逐步实现传统 农业向有机农业的转变。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优化校点布局,形成了一所初中、 两所小学、三所幼儿园的办学格局,在全市率先实现教育 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完成了 23个村及社区卫生 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全面 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发展无线数字电视用户300 多户,对23个村的无线调频广播设备进行了检修。

 三、经济社会发展经验

 镇以被列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为契机,围绕 “一年有明显变化,两到三年大变化”的目标,立足镇情 实际,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强化规划的引导力、激发项目 的整合力、挖掘文化的提升力,整合多方力量,扎实有效 推进,探索独具特色的村镇建设新路子。

 按照城乡一体的要求,立足城乡统筹发展的总趋势, 顺应农民群众生活改善的新期待,结合田园文化风味的特 点,明确了建设“文化乡村、田园乡村、自治乡村”的发 展定位,确立了打造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具有鲜明 荆楚特色、大溪文化底蕴、全省一流水平新农村的目标。

 聘请华中科技大学制定了全域性发展规划;邀请清华大学、 东南大学和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的专家,结合各 村地域特色、经济基础,精心设计了一批具有现代文明气 息、历史文化内涵、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的居民点。

 在设计中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尊重群众意 愿,不搞大拆大建,注重成本控制,积极探索不同的村镇 建设模式,既规划人气旺盛的农民社区,又建设错落有致 的小居民点。金泉小区以“迁村腾地、农民进镇、城乡统 筹”为主题,适当提高小区档次,突出休闲娱乐功能,较 好满足了部分已“洗脚上田”农民的需求。关庙山村集中 居民点以富有变化的居民点造型和院落空间,充分满足了 喜欢散居、仍在务农农民的需求。张家桥村集中居民点按 照现代化生活的模式建设,既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 所,又适应了农业生产的需要。

 始终坚持生产发展与村镇建设有机结合,把产业发

 作为村镇建设的有力推手,统筹谋划、全面推进。在集镇 规划建设关庙山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将园区基础设施、项 目落户配套与金泉小区统筹建设,在推进园区水、电、路 等设施建设的同时,全面配套金泉小区基础设施,既提升 了园区承接承载能力,又改善了集镇环境,加快了村镇建 设进程。

 同步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和村镇面貌。在实施主体上, 积极争取镇委、镇政府为项目建设主体,充分掌握主动权

 和配置权。积极争取成为万店土地整理项目业主,将该项 目与迁村腾地项目结合,配套建设居民点基础设施,打造 了老店等多个设施完备的居民点。在项目资金上,按政策 明确的用途,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分配、统一实施、统 一监管”,集中财力办大事,有效实现了 “一项资金办多 个事、多项资金办一个事”的目标。在整合载体上,以疏 通沟渠、通村公路硬化、村庄水、电、路建设等民生事业 为载体,整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通村公 路建设等项目20余个,总投资达亿元,使全镇沟渠硬化率 达到90%以上,灌排保证率达到95%以上,通村公路硬化率 达到100%,村镇面貌明显改观,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

 四、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一)树立老区意识,做活老区文章,打响老区品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没有革命老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社

 会的小康。老区广大干部及群众,要树立老区意识,珍视、 重视老区潜在的革命历史资源。整合现有或潜在的传统的 红色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让这些资源 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优 势。特别要争取、利用和发挥好国家对老区发展的政策优 势,认真研究、做好“革命老区”文章,打好“革命老区’: 品牌。

 (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健全社会保障。

 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普九”水平,完善特困学生救助 制度,优化教育结构,整合教育资源。将就业作为调整农 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战略举措,把发展教育 与农民工的培训结合起来,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知识、职业 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建立健全村级农村劳动服务组 织机构,加强对农民务工的服务和管理,全面落实善待农 民工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组织好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 移。

 认真总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广经验,建立符合镇情 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对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 质量和诊疗水平。加强行风和市场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坚决整治行业不正之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坚持因病施 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以较低廉的费用取 得较好的医疗效果。加大对医疗市场和药品市场的整治力 度,坚决取缔非法行医和非法经营药品的行为,严厉查处 和打击假冒伪劣药品的生产和经营,杜绝坑民害民现象。

 (三)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投入扶持力度。

 建议将革命老区纳入老区扶持框架,研宄、出台相应 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加大对扶贫综合开发力度,在经济社 会发展宏观规划上增加有关革命老区工作的内容,特别在 研宄经济发展项目时,增加有关加快革命老区发展的项目 进一步提高对革命老区农村义务教育、贫困户安居工程、 异地搬迁工程等补助标准。在财政投入和项目建设上给予 更多的倾斜;提高对革命老区还健在的老战士、老党员及 遗属的生活补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