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消灭私有制与恢复私有制经济

钱 津

(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36)

改革开放之前,同世界上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样,中国已消灭了私有制。改革开放之后,在仍然坚持社会主义性质不变的前提下,中国又恢复了私有制经济。可以说,从消灭私有制到恢复私有制经济是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最直接、最明显、最重要的变化,是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实现的一个重大思想转变,也是改革开放实践迈出的极为关键的一步。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因此,从消灭私有制到恢复私有制经济,这一重大变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私有制经济认识的重大转变与提升。本文在历史性地探讨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以及消灭私有制理论构建的基础上,拟对中国恢复私有制经济的改革开放实践和思想认识变化作初步分析。

私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的社会制度,存在私有制的社会是私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的起源与人类社会的起源不是同一时点,也就是说,私有制不是随同人类社会的起源而起源的,原始社会不是私有制社会,奴隶社会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私有制社会。私有制的产生就是阶级、剥削的产生,所以,私有制社会的产生就是阶级社会、剥削社会的产生。人类社会的发展能够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是人类劳动发展的结果,即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劳动发展的结果,是原始社会170多万年原始人类劳动发展的结果[1]。人类社会的发展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是一个历史事实,如果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客观、自然的历史过程,那么私有制的产生就是这个客观、自然的历史过程中发生的人类必须接受的事实。任何对于私有制的产生给予批判的做法都是缺乏必要理性的,都是对于人类自身和自身历史缺乏科学认识的表现。

历史表明,出现私有制的奴隶社会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后产生的,没有私有制的原始社会并不是一个美好的社会,而是一个血淋淋的、人吃人的社会。在原始社会,由于劳动能力低下,原始人类只能从事极其简单的采集或狩猎劳动,生存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类人猿的动物生存方式。在动物界,存在两类动物的区分:一类是不吃同类动物尸体的动物,另一类是吃同类动物尸体的动物。原始人类的祖先类人猿属于吃同类动物尸体的动物,这一习性被原始人类继承和延续下来了。在原始社会170多万年的漫长岁月中,战争频仍,处于群居生活状态的原始人相互开战,除了抢夺山林和地盘之外,最主要的还是直接抢掠对方的肉体为食,以保持自身的生存。据专家对近代还存在的食人部落的考察发现:为了培养子女的生存能力,大人将打仗掳来的战俘捆在树上,让小孩子将其杀死,以从小培养他们的杀性[2]。大约原始人类也是如此,劳动的一部分内容就是打仗,打仗就是为了吃人,吃人就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所以,原始社会是一个血淋淋的社会,这是一段残酷的人吃人的历史。只是,对于原始社会这种野蛮、残暴、血淋淋的状态,历史的研究只能接受,无可批判,因为只有这样人吃人,原始人类才能活下来,才能有后来人类社会文明的呈现与发展。在群居的原始人中,没有私有制的存在。1884年,在研究马克思古代社会史笔记的基础上,恩格斯依据马克思对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的论述以及自己新发现的资料,撰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对原始社会的历史作了分析,恩格斯说:“分工是纯粹自然产生的;
它只存在于两性之间。男子作战、打猎、捕鱼,获取食物的原料,并制作为此所必需的工具。妇女管家,制备衣食——做饭、纺织、缝纫。男女分别是自己活动领域的主人:男子是森林中的主人,妇女是家里的主人。男女分别是自己所制造的和所使用的工具的所有者:男子是武器、渔猎用具的所有者,妇女是家内用具的所有者。家户经济是共产制的,包括几个、往往是许多个家庭。凡是共同制作和使用的东西,都是共同财产:如房屋、园圃、小船。”[3]

拥有170多万年历史的原始社会解体之后,才产生了奴隶社会。与原始社会相比,奴隶社会最大的不同是不杀战俘、留下战俘作奴隶。奴隶的人身成为最初的私有财产为奴隶主拥有,开创了私有制社会的历史。奴隶社会私有制的产生就是奴隶社会阶级、剥削的产生,就是人类阶级社会、人类剥削社会的产生,奴隶制的私有制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中最为残酷的阶级社会和剥削社会。奴隶主直接占有的是奴隶的人身,虽然奴隶主不杀奴隶,但是迫使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从事最为繁重和艰苦的体力劳动,迫使他们性交繁衍下一代奴隶,甚至迫使他们与野兽搏斗供奴隶主们取乐。在奴隶主的手下,奴隶的生活是没有保障的,奴隶的买卖是寻常的市场交易,甚至奴隶的生命也是没有保障的,奴隶主随时都可以杀死奴隶。奴隶社会的繁荣与发展是以一代代奴隶付出血汗为代价的,奴隶主即使不杀奴隶也是为了驱使奴隶劳动从而为自己创造更多的生活资料,并不是奴隶主有善心。相比后来地主通过占有土地剥削农民和资本家通过占有资产条件剥削工人,奴隶主对于奴隶的剥削是更暴烈更残酷的,至少地主对于农民的剥削和资本家对于工人的剥削没有直接奴役被剥削者的人身。也就是说,最初产生的私有制及剥削是人类历史中最野蛮最黑暗的私有制和剥削。

由于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因而要正确认识奴隶社会私有制及剥削的产生,就不能将其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及剥削相比。如果将其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及剥削相比,那就只能看到奴隶社会私有制及剥削更残酷的存在、更野蛮的表现以及人类社会后来发展的私有制及剥削的进步和野蛮程度的弱化。科学的历史比较,只能是将奴隶社会与原始社会相比,这样才能看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原始社会没有私有制,奴隶社会有了私有制,这就是奴隶社会相比原始社会明显的不同。这种奴隶社会私有制的产生是由于人类劳动水平提高了,不杀战俘而驱使战俘劳动比杀掉战俘直接吃肉更有利,于是,战俘成为了奴隶、成为了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成为了奴隶主残酷剥削压榨的对象、成为了奴隶主阶级奴役统治下的被统治阶级成员的历史存在。虽然,在奴隶社会,奴隶阶级要受到奴隶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榨、要成为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并失去人身自由,但是,相比原始社会被直接杀掉吃肉,还是减少了一定的血腥和野蛮,有利于人类向更文明的社会进化。所以,相比之下,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是有进步的,代表人类私有制社会产生的奴隶社会私有制的产生及相应的阶级与剥削的产生是具有不可否认的历史进步性的。

19世纪,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他们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问世,代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成熟。《共产党宣言》阐述了两位革命导师的基本思想:“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4]38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要求消灭私有制的理论,无产阶级革命的要求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私有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的革命目标。《共产党宣言》确立了要消灭私有制的革命理论,成为共产党人投身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南。1883年,马克思逝世,此后,作为《共产党宣言》仍在世的作者恩格斯针对这部著作作了两点补充。

第一,在188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英文版中,恩格斯给正文第一部分第一句话“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加了一个注释,指出:“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在1847年,社会的史前史、成文史以前的社会组织,几乎还没有人知道。”[4]24恩格斯的这个注释说明,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仅仅是阶级社会的历史,阶级社会的历史就是从奴隶社会开始至今的历史,《共产党宣言》提出消灭私有制的理论没有考察奴隶社会以前的历史,即没有考察原始社会的历史。

第二,1895年4月,在去世之前,恩格斯将其撰写的一篇文章《卡尔·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发表在当年《新时代》杂志的第27期和第28期上,对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革命斗争历史作了系统的总结。恩格斯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还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是值得在这里较仔细地加以研究的。”[5]595恩格斯还说:“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这个经济革命自1848年起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以及最近在俄国初次真正确立了大工业,并且把德国变成了一个真正第一流的工业国。——这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发生的,因此这个基础在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那末这就彻底证明了,在1848年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5]597

以上两点是恩格斯对1848年以后的无产阶级运动形势进行的实事求是、客观冷静、深思熟虑的思考。恩格斯1895年的反思是对1848年认识的转变,甚至与他1893年为《共产党宣言》意大利文版写的序言的思想也有所不同。1893年,恩格斯认为,“1848 年的战斗并不是白白进行的。从这次革命时期起直到今日的这45年,也不是白白过去的。这次革命时期的果实已开始成熟,而我的唯一愿望是这个意大利文译本的出版能成为良好的预兆,成为意大利无产阶级胜利的预兆,如同《宣言》原文的出版成了国际革命的预兆一样”[4]22,然而,历史事实表明,那时恩格斯期待的意大利无产阶级新纪元并没有到来,所以,过了两年之后,恩格斯又有了新的认识。需要高度重视的是,在《共产党宣言》出版47年之后,恩格斯敏锐地认识到,资产阶级不仅“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4]26,而且“在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应该说,关于恩格斯讲的这一点是不需要争论的,因为别说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就是到了21世纪初的今天,世界各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还在继续发挥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恩格斯没有否认《共产党宣言》提出的消灭私有制的要求,只是强调在当时那个时代还无法消灭,所以恩格斯1895年的认识比1848年的认识更进了一步。至于为什么共产党人要求消灭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在那时及其以后的时代依然存在并至今能够发挥历史作用,马克思生前的解释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6]就此而言,马克思作出的解释是十分深刻的,而且,自那时至今,波澜壮阔的人类社会实践也完全证实了马克思这一认识的正确性,说明现实社会私有制存在的历史必要性与未来社会消灭私有制的历史必然性之间并不矛盾。

不过,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看到的是,他们于19世纪创立的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在20世纪发挥了开辟人类社会历史新纪元的无比强大的重要理论指导作用,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实践按照《共产党宣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取得了成功。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不仅在俄国建立了旨在消灭私有制的苏维埃政权,而且给中国忧国忧民的优秀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送来了旨在消灭私有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学习榜样。

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理论基础就是《共产党宣言》中要求消灭私有制的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一直是奉行消灭私有制的革命,革命的武装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地主阶级,号召农民起来打倒地主阶级。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还是解放战争,都是为了消灭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压迫,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范围的土地改革运动启动,强制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缺地少地的农民,为后来全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奠定了基础。农业合作化运动进入高潮,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由此在中国农村彻底地消灭了私有制经济。同时,在城市进行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赎买政策,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部改造为公私合营企业,接下来又进一步将公私合营企业全部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在城市也完成了消灭私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义革命。党中央后来进一步强调,要坚决彻底地消灭一切资本主义的萌芽,捍卫社会主义革命成果,捍卫公有制经济,坚决不让任何形式的私有制经济死灰复燃。作为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在消灭私有制的斗争中表现得毫不含糊,其决心之坚定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十年内乱之中达到了极度的高点。

在1922年12月30日社会主义的苏联建立之前,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就已经由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的战时共产主义转为了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列宁的创造,是根据当年俄国实际情况作出的苏维埃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即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允许外国资本进入俄国,帮助俄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对内照顾农民利益,将原来实行的余粮收集制改为征收粮食税,只要农民按照苏维埃的规定交够了应交的粮食税,剩下的余粮就可以自己支配,这对于农民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受到农民的广泛拥护。苏联建立后,一段时间内继续实行允许外国资本进入的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此后,直到斯大林时代开始,苏联才逐步取消新经济政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消灭私有制的国家,直到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才又完全恢复了私有制经济。只是,当年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直接影响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始之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改革开放标志性的起点。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已消灭了私有制,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给予了彻底排斥。在越公越好的方针指导下,不论是工业、商业、金融业,还是农业、渔业、牧业、林业,走的都是公有制发展道路,神州大地上找不到一点点私有制经济的影子,当时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主要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基本存在形式。而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就是学习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一方面积极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允许借助资本主义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方面广泛进行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予农民更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就这样,通过引进外来资本,不断设立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使私有制经济在中国得以恢复,随后国内的民营资本也慢慢发展起来,开始形成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并存的局面。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客观上只能是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应以公有制为主体。目前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份,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对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要继续鼓励它们发展”,同时还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对于国外资金的利用,要根据偿还能力和国内资金、物资配套能力,保持适当的规模和合理的结构,大力提高外资使用的综合经济效益”。这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也是对于改革开放之后恢复发展私有制经济和充分利用外来资本给予的明确肯定。这些开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的举措,完全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前对待私有制经济的做法,是真正做到了既改革又开放,将中国经济的发展置于一个全新的格局之下。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而且更加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党的十四大报告还在有关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强调:“利用外资的领域要拓宽。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继续完善投资环境,为外商投资经营提供更方便的条件和更充分的法律保障。”因而,中国实施市场化改革之后,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对外进一步的开放,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私有制经济和引进的外资开启了更顺畅的发展道路。

进入21世纪之后,对于改革开放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恢复私有制经济和引进外资,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更加明确地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且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既要坚定地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这之后,私有制经济有了更大的发展,不仅有一定数量的创业者在各行各业广泛建立大大小小的民营企业,而且有大批原来属于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也改制成为私有制经济的民营企业。此时,创办民营企业能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经济发展相对比较快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发展比较好的地方,民营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得到了普遍承认。到民营企业做工已经是城乡广大青年比较普遍的就业选择,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青年离土不离乡在本地的民营企业打工。

2008年,实施改革开放30年之后,中国对私有制经济的恢复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民营经济的发展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是在经济增长方面,民营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国有控股经济之外的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国GDP的65%,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占45%,中国经济发展增量部分的70%~80%来源于民营经济。二是在就业方面,民营经济成为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其就业量占全国非农就业的80%左右,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1亿多人,实际的从业人员接近2亿人。三是在自主创业方面,我国自主创新的70%、国内发明专利的65%和新产品的80%来自于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85%以上是民营经济。在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中,民营科技企业占70%以上。四是在税收方面,民营经济逐步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2007年私营企业税收总额为4771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9.65%。五是在对外贸易方面,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对外贸易的生力军,2007年全国私营企业的对外贸易总额为3476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5.8%,其中出口总额占全国的27.6%[7]。在这之后,民营企业的发展依然是十分强劲的,即使是2020年全球遭遇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其发展的强劲势头也并未减弱。2022年9月7日,由全国工商联合会主办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发布的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从营业收入看,入围500强企业的门槛已经升至263.67亿元,民营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38.32万亿元,资产总额达到41.64万亿元,税后净利润总额达到1.73万亿元[8]。因此,可以十分肯定地讲,恢复私有制经济之后,民营企业已经是并且今后还将长期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建设中大有作为的生力军。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私有制经济性质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客观决定的,这已经是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不能改变的事实。毫无疑问,私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如今,中国早已抛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昂首阔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9]在如此壮观、震撼世界的改革开放成绩中,恢复私有制经济(包括引进外资)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全国人民有目共睹、国内外各界人士一致公认的。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GDP总量为990865亿元,已经十分接近100万亿元;
全国人均GDP为70892元,按照年均汇率折算达到了10276美元,一举突破了1万美元大关。2020年,全国GDP总量为10159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
全国人均GDP为72447元,比上年增长2%,已经连续两年全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2021年,全国GDP总量为1143670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全国人均GDP为80976万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2551美元,已经连续三年全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均GDP只有100多美元相比,中国经济的发展可谓进步卓著,这是中国人民40多年来不屈不饶地进行改革开放取得的显著成果,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大力恢复私有制经济取得的显著成果。这表明,同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一样,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需要存在一定的非公有制经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现阶段,私有制经济的存在客观地具有历史必要性。

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而摆脱原有的体制束缚首先需要有对现实情况的清醒认识。面对我国十年内乱之后的经济困境,面对当时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的存在,一心为人民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私有制经济的认识开始转变,推动改革开放、恢复私有制经济、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改革最基本的动力。这一认识的提升是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逐步深入而逐步提升的,经历了一个思想演进的探索过程。如果当初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没有变化,还是继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继续坚持“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不能够打开国门看世界,认为资本主义是洪水猛兽,认为资本主义国家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就是不懂得当代世界发展的大势、不懂得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现阶段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与发展具有历史必要性,那就必然无法迈开改革开放的步伐,也就无法实现从消灭私有制到恢复私有制经济的起步,就更无法在后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最初,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引进外资开始的,也是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这样的开始明显受到了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创造性地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影响。致力于推动改革开放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学习和借鉴新经济政策,明确认识到引进外资助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首先要解决广大农村人口吃饭问题的重要性。那时,实事求是地讲,还没有人能够预见到后来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只是认为列宁领导下的俄国可以引进外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那么中国也是可以引进外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至于农村的改革,主要是为了让农民吃饱饭,只要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可以不再走原先的人民公社化道路。虽然实施包产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集体经济的框架下进行的,但最终的改革还是在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后开始落实的,由此取消了已有20多年历史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范围内恢复了乡、镇行政建制。这次改革的力度很大,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在农村改革取消了人民公社体制之后,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现在的个体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不同于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相联系的个体经济,它对于发展社会生产、 方便人民生活、 扩大劳动就业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是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这表明,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认识中,中国共产党人将最先恢复的私有制经济性质的个体经济同资本主义私有制区分开来,赋予了个体经济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属性,不过还没有明确提出恢复发展私有制经济。这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对于引进外国资本已经是没有争议、迈开了坚定步伐的,但是,对于在国内恢复私有制经济(即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是没有被提上改革日程,当时仅仅是不再限制个体经济的存在及其发挥作用。

三年之后,即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私营经济是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份。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必然同占优势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并受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影响。实践证明,私营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生活需求,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必须尽快制订有关私营经济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它们的合法利益,加强对它们的引导、监督和管理。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这表明,党中央已经明确将发展私营经济提上改革开放的日程,突出强调了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作用,开始名正言顺地将发展国内私有制经济的改革与进一步扩大对外资开放的实践并举。也就是说,由此开始,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中,不仅允许外国资本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允许国内的私有制经济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回顾历史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近10年之后,曾经彻底消灭了私有制的中国终于明确要求恢复私有制经济,由一个消灭了私有制的国家向恢复私有制经济的国家迈开了至为关键的一步。

事实上,转变思路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对私有制经济的认识提升是很快的。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私有制经济的不断扩展壮大,中国对于发展私有制经济有了更新的认识。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大会报告进一步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表明,已经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的中国共产党人认可了“包括所有的私有制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论断。这一认识就更提高了一步,将私有制经济的地位由原来只认为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上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这一认识提升的实质就是对于在当代世界各个国家都存在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必要性有了客观准确的认识。毫无疑问,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于私有制经济认识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

进入21世纪,中国的私有制经济以更快的速度蓬勃发展,在民营企业就业已经是很多劳动者很自然的选择,民营企业的管理岗位已是令人十分羡慕的职业,一些民营经济的投资者和管理者还获得了一定的社会政治地位,成为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大会报告指出:“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该受到鼓励。”至此,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私有制经济的认识已基本到位,不仅将私营企业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看待,还对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创业活动给予鼓励,而且十分明确地进一步指出,中国的改革开放必须毫不动摇地在战略上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就是说,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明确认识到改革开放后恢复私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私有制经济的存在与发展迄今为止都是具有历史必要性的。这一认识是从改革开放实践中得来的确切总结,充分肯定了私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当代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具有的现实作用。如果对于私有制产生的历史进步性以及私有制在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再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历史作用缺乏实事求是的认识,是绝对不可能推动私有制经济的恢复走到今天的。正因如此,2018年在对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总结中,党中央才会明确表示恢复私有制经济的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更进一步地明确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首要内容,并认为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的体现,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更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10]

然而,在大力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前提下,更重要或者说绝对不可忽视的是,在承认改革开放恢复私有制经济的实践正确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人还始终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此,习近平明确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11]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12]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来看,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就是还要坚持消灭私有制的革命目标,可以说,如果失去了消灭私有制的革命目标,那就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了。这一目标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来说,在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过渡的最后质变进程中是一定要实现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停留在私有制社会的发展阶段,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随着人类劳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类社会的发展一定会脱离私有制社会发展阶段进入全新的公有制社会发展阶段,由社会主义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私有制不能保障人类社会的永久存续,实现由私有制转向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才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出路,这一出路就是要使人类社会最终成为共产主义社会。因此,觉醒了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清楚: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既要承认私有制存在和发展的历史作用与现实作用、承认没有私有制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高度发达的工业经济社会的现实与未来,又要牢记自身的使命,为完成自身使命而奋斗,保持人类生存的延续,确认在未来的未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后,人类必将走向公有制社会、消灭私有制,在更加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社会实现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理想。也就是说,经过改革开放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还具有存在与发展的历史必要性时,既不能消灭私有制经济,又不能因为革命的目标是消灭私有制以及未来消灭私有制具有历史必然性而无视私有制经济在现阶段和今后一段历史时期还要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也不能因为私有制经济在现阶段和今后一段历史时期还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忘记或放弃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以及消灭私有制的革命目标。这一切都具有客观性,并不是人们的主观臆想,而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认识。这是一种对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认识的深化,即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已经认识到私有制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是有客观依据的,不是经过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就可以消灭的,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只能为未来社会消灭私有制创造客观条件(即必须更努力地提高未来人类劳动的发展水平),而不能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就消灭私有制经济而无视其在现阶段和今后一段历史时期还客观具有的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总之,对于私有制经济的研究表明,私有制的产生具有历史进步性,私有制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历史必要性,而未来私有制的消亡具有历史必然性;
现实之中私有制经济存在的历史必要性并不对抗未来消灭私有制的历史必然性,未来消灭私有制的历史必然性也并不影响现实之中私有制经济的历史必要性的存在。从消灭私有制到恢复私有制经济,实施改革开放的中国共产党人既牢牢铭记消灭私有制的革命初心,又能够实事求是地确认私有制经济在现阶段和今后一段历史时期还要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正是因为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认识的自觉转变与提升,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层面上明确地区分了现实的私有制经济存在的历史必要性与未来人类消灭私有制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够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切切实实继续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高科技发展的全球化时代与时俱进,带领全国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了伟大飞跃,正如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猜你喜欢 私有制改革开放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大科技·百科新说(2021年6期)2021-09-12《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女性地位变迁的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0年2期)2020-07-21从“消灭私有制”看私有财产的是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0年2期)2020-07-21人类第一杀手好孩子画报(2020年5期)2020-06-27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意林·全彩Color(2019年6期)2019-07-24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湘潮(上半月)(2019年7期)2019-05-22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改革开放四十年颂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9年9期)2019-01-13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快乐语文(2018年7期)2018-05-25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28期)201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