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成长和党校教育规律探讨

       在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工作条例》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中,如何把握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是我县党校认真予以思考和面对的。

  

一、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的新变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央着力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与党的先进性建设高度,不断推动与深化我国的干部人事体制改革,从而使干部队伍建设走向了正规化、法制化、制度化的快车道。调研中发现,基层干部队伍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年龄结构日趋合理,年轻化趋势明显。一大批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年轻干部充实到了基层,使得干部队伍的平均年龄下降了几岁。公务员队伍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结构搭配比较合理。干部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干部学历普遍提高。干部思想日趋开放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明显增强。他们的知识面比较广,对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  

在看到主流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在:
  

一是一些基层干部对社会实情不了解。很多基层干部和部门机关一样,一到点就往城里赶,有的则无心在镇街工作。有的缺乏社会调研能力,不清楚该如何去观察生活,了解实情,不善于同老百姓沟通、打交道。二是一些基层干部缺乏对党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学习,无法有效运用政策去说服引导群众。三是一些干部缺乏必要的组织协调能力,无法有效驾驭和控制局面。四是一些干部缺乏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现在很多的年轻基层干部走的都是一条从学校到社会之路,刚踏上工作岗位,无法对各种问题作出及时有效的处理。

  

二、干部对党校培训的新需求   

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政府职能的转变、市场经济革命的深刻变革、基层干部队伍结构的变化等诸多因素,无疑给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新的背景。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1、学习培训需求各异   

学员在党校学习,动机上表现各异,大约有6种类型:(1)应付了事型,把学习等同于一般工作事务;
(2)休闲养神型,认为到党校来就是疗养,多交几个朋友;
(3)迫于无奈型,领导安排,没办法只好来;
(4)政治待遇型,认为党校是镀金的地方;
(5)心态平和型,认为组织安排来就来,学点东西总是好事;
(6)真心向学型,时代在变,知识在更新,一定要学习。学员对学习的认识不同和动机不同,给党校培训安排与管理带来很多困难。

  

2、学习培训机会不均  

在调查中发现,***%干部认为各单位领导对干部培训工作十分重视,但在培训机会分配上不平衡。***位被调查者中对“近五年内,您曾在党校参加过脱产集中培训吗”的选择让人触目惊心:有***%的干部居然是从未参加过培训,***%的干部仅一次,参加过三次培训的干部不足***%。加之目前组织部门调训对象以班子成员、中青年后备干部及宣传干部、组工干部、统战干部、妇女干部、团干部为最多,有些干部甚至成为培训专业户。

  

3、学习培训内容要新  

调研发现,干部需要两类培训:一类是知识培训,主要解决领导干部知识欠缺性恐慌。调查结果显示:以行政管理及法律知识为首选,随之是经济管理、政治理论、现代科技。另一类是能力培训,主要是解决基层领导干部能力不足问题,以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为首选。***%的人认为,最缺乏的就是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随着干部理论基础知识的强化与提高,对能力培训的需求,表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

  

4、学习培训师资要强   

党校主体班有无效果、有无收获、有无吸引力,关键在于培训师资能否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干部要求教师授课突出重点、有针对性、能分析和解答现实问题、解释现实的理论新颖、论证采用的素材新鲜、信息量大及深入浅出的讲课方法。他们所希望的师资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掌握现代教育培训理论和方法。这对党校提出了挑战。

  

5、学习培训形式要变  

调查显示,干部不太愿意局限在党校内培训,从实际可行性出发,“党校培训+外出培训”是最为适宜的组织方式。由于能够直接较快借鉴与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近年来干部比较热衷异地培训。其中原由,最重要的一条是党校教学方案与其需求相匹配度不够高,仅***%的干部满意,***%的干部则认为一般,参加党校培训的收获主要集中于提高思想认识和整体综合素质,学会直接工作技能的较少,不能明显促进本职工作能力提高。

  

6、学习培训机制要规范  

目前一直沿用上级点名调训、下级被动参训的培训模式,在参训人员上具有强制性;
在培训时间上具有固定性;
在教学内容上具有统一性。但针对性较差、时间约束性强、难以达到按需培训的目的。造成党校教师培训管理手段较弱的主要原因是培训与提拔使用结合程度低。干部希望对培训采取更多有效的激励约束措施,如年终岗位责任制考核、晋升依据之一和通报表扬或批评。

  

三、学习培训面临的新问题   

纵观干部教育事业发展和党校整体发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还比较突出。

  

1、“多头培训、重复培训”问题依然突出   

现阶段真正意义上的主体班次依然很少,很多还是以部门办班为主。由于部分干部身兼数职,有很多单位很多学员在同一时间内,要参加好几个培训班,很多学员因此还成了培训专业户。一些培训班走过场、走形式的味道依然很浓,培训的内容更新慢,基本上是雷同的。如此培训,不仅违背干部培训的初衷,也浪费稀释了仅有的干部培训经费。

  

2、党校员工身份复杂,人才引进渠道不畅   

党校教职工的身份编制,一直实行双轨制,一部分人实行公务员行政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
其他人员实行教师、工人事业编制。这种多重复杂的人员身份编制问题,给党校的内部人事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同时,党校进人渠道不畅,通过统一招考或硬任务进来的人,有些在岗却发挥不了作用。在当前党校人事编制紧张的状况下,不按需进人,将严重影响党校师资质量。

  

3、党校师资力量不能完全满足干部培训需求新变化   

从现实情况来看,现有教师的培训空间有限,可塑性不强。教师学科结构的不合理,与党校的专业需求不相适应。党校近几年来通过聘请上级党校教师讲学,进一步弥补了党校现有师资的不足,无疑是一条不错的解决途径。但无论是从资金还是管理角度看,提升党校内部师资力量依然是工作重点。

  

4、干部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现在干部对党校教育培训有着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的培训需求。总结几年来党校各类培训所设置的课程内容来看,虽然对能力方面的培训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和加强,但还是以宏观的理论知识培训为主,缺乏对干部能力方面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与学员的培训需求还存在脱节。

  

5、干部培训考核机制不完善,办学质量评估滞后   

目前对于干部培训的考核,较多的在学员纪律上,而无法对一个培训班具体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估。对于后备干部,则还能够按照不参加相关的培训不得提拔的规定做到。但是对于在任的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必须参加几次党校学习,则没有什么有效的制约力。

  

四、进一步开拓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思考   

1、扩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对象   

《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县(市)委党校主要轮训部分乡(镇)科级党员干部和基层党支部书记,每期时间可根据同级党委干部教育规划要求确定。”但从党校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看,必须扩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范围。可以采用主体办班、部门办班、教师宣讲等形式把培训对象扩大到镇、乡、部门的全体干部以及社区、村级组织。把党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宣传到基层。同时明确干部的受训时间。干部每年脱产受训时间最好为***天。科级干部每年必须完成受训任务,培训学习与考核、晋级挂钩,解决培训全覆盖问题。

  

2、创新整合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资源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实行干部教育培训大部门管理体制,以解决部门为利益驱动,部门办班、多头办班、资源浪费问题。党校承担相应层次党政领导干部、中青年后备干部、理论骨干和基层主要领导的轮训培训;
行政干校负责公务员的教育培训,规范公务员干部的培训,建议把对公务员的培训纳入到干部轮训队伍中来,由组织部、人事部门、党校三部门协商进行。

  

3、建立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流动制度   

一是在建设一支精干的专职教师队伍的同时,更多地整合利用社会上的优质师资资源。培训师资搭配一般按照本校、部门领导、上级党校三部分。二是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高学历人才、地方优秀干部,充实队伍力量;
优化队伍系统,形成年龄梯度合适、学历层次合理的人才结构。三是制定完善师资队伍培养计划。分层次、分类别、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四是建立广泛的师资库。五是建立党校师资流动机制。采用挂职、锻炼的方式让教师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增加教学的针对性。把一部分比较成熟的教师交流到其他部门工作,增加党校工作人员的流动性与活力。

  

4、深化党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   

坚持“内强外拓”的方针,改革内部管理机制。首先,要“内强”。一要强管理,定规建制,规范管理。二要强组织,优化管理层,提高执行力。三要强队伍,通过制度约束和激励教师队伍和后勤队伍,提高党校教职工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四要强服务,提高党校服务地方中心工作的能力和主动性,以优质的服务取得社会各界的认可。

  

其次,深化考核机制的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实施岗位责任制、考核考评制。深化校内人事制度改革。对于教师系列,制定和实施科研管理制度、考核考评制度、职称评聘制度等。对于行政后勤系列,制定和实施岗位责任制、工作量化制等制度,对于不适宜党校工作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予以调离。

  

第三,提高服务地方的能力。要把干部教育培训、地方问题研究作为发展党校事业的常规工作。要引导、组织党校人才资源更多地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事业,着力研究地方性重大课题,走教科研一体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