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师电影观后感800字

 钢琴师电影观后感800字

  本文为钢琴师电影观后感800字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钢琴家》是根据符瓦迪斯瓦夫·斯皮尔曼(WladyslawSzpilman)1946年出版的回忆录改编的作品。德军突然入侵波兰,二战爆发。电台钢琴师斯皮尔曼还没来得及开始他的感情,就被混乱的人群冲散。纳粹开始剥夺犹太人的一切,房屋、家庭、生命……当斯皮尔曼在一名犹奸的帮忙下幸存下来时,他务必要躲藏起来。紧之后,死亡和饥饿的阴影时刻缠绕的他。罗曼·波兰斯基以他对黑暗人性的深刻洞察,讲述了钢琴家在一个充满敌意和荒谬的世界中挣扎的超道德故事。

  长达150分钟的《钢琴师》,始终在二战中华沙的废墟上徘徊,你的情绪也随之不断起伏。因为那是人类在应对死亡时坚忍不懈的告白书,是在没有人性的年代寻找人性光芒的旅程。波兰斯基使用一种残酷的方式制造节奏。他先来一点悲惨的东西,跟着再展示一点恶劣环境中的人性,然后再来点更惨的。比如先讲犹太区传言德国人要把没有工作卡的人送走,男主角就满世界替家里人找工作卡,之后最后凑齐,但给他卡的德国人或者波兰人却说“这东西帮不了你们”。果然,他们全家都被送到火车站,要运走。就在他要上开往灭绝集中营的火车时,一个替纳粹干活的犹太人救了他,让他去找地方躲起来。直到结尾,我们看到主人公重新西装笔挺地坐在广播电台里弹琴,然后跟着他的一个朋友去临时战俘营寻找那个最后救他一命的德国军官。那里来了压轴的一笔:他们没有找到。直到德国人上世纪五十年代死在了苏联的战俘营里后,人们才最后明白他的名字:威姆·豪森菲德上尉。这短短一行字幕,却带出了二战结束后仍然无处不在的冷酷现实。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影片中那一幕:钢琴师来到一座被废弃的房子,这是德国人临时办公的地方。钢琴师踉踉跄跄走进那座房子,死神在那里等着他,还有钢琴。他躲在阁楼里,听到一阵轻微的钢琴声从底楼传来,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他去楼下偷罐头,要靠它维生,被一个德国军官发现了。他,就是那个弹贝多芬的人。钢琴师告诉德国军官自我也会弹琴。萧邦第四叙事曲在他手指下飘然而出,音乐先是生疏的,渐渐流畅起来,钢琴师的手指恢复了记忆。萧邦出现了,这个波兰人,他出现了,站在一个德国人和一个波兰人之间。而一向躲在故事幕后的导演站出来讲话了,他说:“我要用一个波兰人来感动一个德国人,然后用这个德国人的感动来拯救一个波兰人;用音乐来拯救一个钢琴师,用音乐来抹去国家和种族的界线,来超越偏见和仇恨。”我想,这就是《钢琴师》如此震撼人心的原因吧。

  昨天又看了一遍二战犹太人电影,。

  影片以近似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描述了钢琴师一家的悲惨遭遇。和钢琴师本人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大难不死,死里逃生的传奇经历。看后让人心潮澎湃,五味杂陈。

  影片的开头钢琴师弹奏着美妙的乐曲,陶醉其中,突然之间,德军炮弹从天而降。炸断了它的乐曲,也炸断了他的美好平静的人生。

  有谁能想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刚一开始,一家人还为把钱藏在哪里而争吵。可慢慢他们就将发现,没有最糟,只有更糟,别说钱财,连活命都成了问题。

  一家人先是被送进隔离区,在这里,死亡已是家常便饭,一个瘫痪的老人们有向德军鞠躬,被他们从楼上直接扔下来,一个女人多问了一句话,回答她的是枪声。他们已经成了待宰羔羊,死亡就是时间问题。

  接下来一家人被送往集中营,在广场上等待时,一家人终于团聚,钢琴师爸爸花了二十块钱买了一块糖,一家人每人一块。这一瞬间,我被这浓浓的亲情感动。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一家人死在一起也许也是最好的选择。

  令人深思的是这样一个镜头,钢琴师爸爸东拼西凑,凑够了二十块钱,买了一块糖。他还大声的问那卖糖的小男孩儿,你打算怎么处理那些钱。言外之意就是,你要钱有啥用?小孩没有回答他。没法回答。

  就这样一家人踏上了开往集中营的死亡列车,钢琴师则在一名犹太警察的帮助下侥幸逃生。

  在劳动集中营里,钢琴师每天排队去干活。

  在回来的路上,德军军官叫他们排成一排。随便从队列里叫出七八个人,趴在地上,然后对着他们的后脑开枪。到最后一个人时,打光了卢格手枪弹夹里的子弹。这人还了一个新弹夹,在这期间,趴在地上的这个人呢还抬起了头开了德军一眼,又低下头去。那眼神仿佛已经等不及了那一枪。

  在此我不禁要问,不管是趴在地上等着死亡的的人。还是在旁边看着同胞死亡的人,他们都怎么了。他们面对死亡为什麽视死如归,没有恐惧,没有悲哀,没有挣扎,没有喊叫。我也曾亲眼目睹杀猪宰羊,这些牲畜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会不住的挣扎,凄惨的哀鸣。物尤如此,人何以堪。

  钢琴师又一次侥幸逃出了劳改营,在旁边的楼上,他目睹了同胞因反抗而被镇压,它曾问旁边的朋友,他们为什麽要反抗?朋友告诉他,为了能光荣的死去。

  影片的最后,钢琴师抱着一个罐头,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打不开,却遇见了一名德军军官,因为长时间不跟人说话,钢琴师说话都已经有些结巴。当德军军官得知他是一名钢琴师时,让他弹奏一首曲子。钢琴师开始有些拘束,害怕。但当他的手指触摸到琴键后,就忘掉了饥饿,忘掉恐惧,忘掉了战争,忘掉了死亡。连军官都被琴声打动。送给他食物。给他军大衣。其中有这样一句对白,钢琴师说,我怎么感谢你?德军军官说,不要谢我,你要感谢上帝。就因为穿了德国军官送的军大衣,钢琴师面对苏联红军,忘乎所以,跑出去庆祝胜利,差点被苏联红军打死。这也是我观看这部影片唯一发笑得地方。

  影片的结尾,德军军官被俘看见钢琴师的同事,让他转告钢琴师搭救他。等钢琴师去时却没找到他。

  如果我是导演波兰斯基的话,最后我就这样拍,钢琴师最后就出了德军军官。若干年后,谈们相聚一堂,同奏一曲。钢琴曲的曲目就是贝多芬的,这样岂不是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