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的文章“味”起来了吗|古早味蛋糕是什么

  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倘若想让你的文章耐人寻味,那你非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不可,惟有如此,才能给人一些有分量、有价值的东西。文章是否有“味”,主要就看作者见识如何。没有一定的见识,便难以发现问题,更无从发表卓越的见解。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文以识为主。认题立意,非识之高卓精审,无以中要。”此语再明确不过地指出:文章以见识为主,要想文章有“味”,就必须有高超独到的见识。
  如何使你的文章有高超的见识呢?
  
  一、不甘平庸,肯于挖掘
  
  一个写作者,若能不为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进而能够透过现象深入问题本质,便有希望步入事物的核心地带,其文章的思想、观点有可能会给人以某种启迪。
  元人陈绎曾在《文说》中引古人的话说:“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意思是说,凡是文章立意,最先想到的意思,大概是陈旧的、一般化的思想,作者要清除不用;进一步想到的恐怕是一些时髦的“大道理”,还不算是创见,也不要用;再进一步想到的才是精彩独到的见解,这时才算确立了一个比较深刻的主题。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写文章时的进取精神,实在令人仰慕。其实,写作是和自己较劲的事儿,不甘于平庸,肯于挖掘,肯于联想,肯于比较,方能找到高人一筹的思维方向,方能创作出有“味”的文章。
  就文章立意“层层深挖”而言,考场作文亦是如此。笔者曾经读到过一篇题为《读图时代的忧虑》的高考作文(2006年上海卷,以“当今文化生活及其影响”为内容),文章先从“现代新派连环画”谈起,指出其商业意义大于文化意义;再由“连环画”论及图文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出现的后果,特别是“图文书其实就是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今社会审美文化消遣性、平面性与快餐性甚至低幼性的特征”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见解颇为深刻;最终再由“图文书”拓展到整个社会文化的现状,将其归结为“浮躁心态”使然,从而展现出文章的思辨性与批判性。这样的文章读来就有“味”。有兴趣的同学,在平时的写作中可以有意识地尝试一下。写的时候,口子尽量开得小一点,可以沿着别人已有的某些结论,再进一步探测下去,对社会生活的某一横断面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辨析,进而提示某一问题的本质,以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想共鸣。
  
  二、体味生活,悟出哲理
  
  由生活而哲理的反复品味,即对寻常的生活小事深入感悟,品味出特有的哲理,从而使文章别有风味。
  很多作家都表达过同一个观点:世间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的,很多看似无甚诗意的生活琐事中却往往蕴涵着令人感动的“真意”(也就是“味”),我们能否体味、领悟它?能否尽可能地将这种体悟表达出来?
  王安石的名作《游褒禅山记》,作为一篇“游记”并无多大看头,比起柳宗元、苏轼的同类作品,似乎暗淡了许多。文章先写了对褒禅山和华山洞得名的考证,不提山势风光。再写游洞,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只草草概述;后洞除了“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外,倒是多写了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至于怎么个“难”,怎样的“奇”,就再不提一字,旅程就此宣告结束。哪里有这样的游记?正当文章山穷水尽之时,作者非同一般的文字出现了,也就是作者总结这次旅程而发出的“悔”。作者没有一味怨天尤人,而是责备自己的盲从。并由责而生悔,由悔而生悟,由悟而生叹,发出的一大段议论成了文章的价值所在,也就是全篇最有“味”之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无限风光常在很少有人去的险峰,没有志气与毅力的人是无法领略的;光有志气与毅力(内因),缺乏必要的外物帮助(外因),也难以达成既定目标;但自己已然尽力,却还是没能达成目标,便可无怨无悔,又有谁有资格讥笑你呢?王安石由这次败兴的游山生发出的感怀,显示出他非凡的艺术功力。正是有了这段感怀,通篇文章为之振起。
  其实,对于写作者而言,只要我们能够对平凡的生活充满激情,不为浮躁、焦急等感觉所困扰,能够对生活琐事作深入的体察、体悟,从而提示出某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给人以深层次的心灵指引;这样的话,我们的收获决不会仅限于写作领域。有人以“才与非才”为话题(2004年高考天津卷),写了一篇源于生活、情感质朴的文章。作者从自己生活中的小小爱好――收集碎布头,制作布贴画――得到启示,领悟了“世间万物都是有用之才,不要轻易否定任何事物的价值”的道理。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作文结尾部分变换了思考的角度,从如何评价其他事物转向如何评价自己,指出当自己一旦被当作“非才”时,千万不要自暴自弃,应当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思考更见深刻,文章也更有韵味。作者的这种思维方式很值得我们借鉴。
  
  三、巧用隐喻,托物言志
  
  《月泻树丛中》是一篇比较别致的考场作文(2006年高考福建卷,以“留一点空白”为话题)。文章先由树影中的月光入笔,感性地提出“空白”,随后论及文学、建筑和绘画中的空白。其实,这些论述均是铺垫。接着,作者由艺术写到现实人生,对生命中的“空白”做出了总结:“我想我们的思维也该在物欲横流的快节奏中暂停,留一点儿空白,去回味人生中的快乐与哀伤;留一点儿空白,去描绘未来的蓝图;留一点儿空白,让消磨在马蹄铁、无谓敷衍中的光阴回溯到原始的情愫中来,让生命在空白处闪亮起来。”最后,文章再回到“树”――“树影参差中的月光如清泉般抚过我的心灵,在空白处余光不散……”此时的“树影”已赋予了心灵、生命的内容,表面看似平平淡淡,在认识上已完成了由物到人的升华。思想深刻,却又不露痕迹,那才真正有“味”。
  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就眼前的景物或某个意象,联想到现实人生,进而发现物与人之间的某种共性,由此及彼,呈现出作者深刻的思想意蕴。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堪称这方面的典范之作。文章写文人画士认为弯曲、歪斜、稀疏的梅树才算美的,他们竟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天下所有的梅树,符合这个标准就能卖高价,不符合这个标准则被视为无用之树。这个理论一推广,梅树便被卖梅人束缚、迫害得近乎病态,许多梅树禁不住折磨,纷纷夭折。在文中,作者首先勇敢地指出:“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痛斥他们的荒谬。继而针锋相对地道出自己建病梅馆及种种拯救病梅的举措。篇终表示自己愿意以毕生精力疗救这些可怜的病梅。文章表面上是在说梅树,实际是借物喻人,揭示出封建势力对人才的摧残与扭曲。文章的“味”即在此――于“物”与“人”的关联中对社会痼疾、社会弊害提出批判,同时呼唤一种追求个性解放的民主精神。这种“巧用隐喻,托物言志”的写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在朴实、恬淡中蕴藏着隽永的韵味。当然,文章要淡而有“味”,作者须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有真挚而又丰富的情感,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等等。总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打造有“味”篇章。让我们的“思想”与“激情”齐飞;“理性”与“灵性”尽显。
  责任编辑/良 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