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劳务输出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在县优秀人大代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县的“三农”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农业人口太多、农民占有资源太少、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切实做强做大 “打工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县劳务输出工作表彰大会,主要任务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现场会、全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精神,总结实施“打工经济”战略两年以来的工作经验,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面临的新形势,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大张旗鼓地表彰一批劳务输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优秀带工人员和优秀务工人员,努力开创我县劳务输出工作新局面。

首先,我代表县委、政府向荣获2004-2005年劳务输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优秀带工人员和优秀务工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为劳务输出工作作出艰辛努力和积极贡献的全县广大干部职工以及在外务工的乡亲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全县劳务输出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必须认真总结经验,解决困难,进一步坚定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自县委十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实施 “打工经济”战略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县小康社会和建设××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扶持“打工经济”就是扶持农民的思想,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管理、人本服务”的原则,坚持“引导自发输出为主渠道,政府有组织输送为重要补充”的方针,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制定政策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创新激励机制、搭建信息平台、组织规模输出和完善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在全县掀起了“走出山门天地宽,打工创业致富快”的务工热潮,使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呈现出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局面。2004年,全县共向外转移劳动力21134人,完成任务数20000人的106%,其中有组织培训转移4208人,完成任务数4000人的105%;
2005年,共向外转移劳动力22009人,完成任务数20000人的110%,其中有组织培训转移6208人,完成任务数6000人的104%。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在外务工人员累计达8.7万人,2004-2005年共向家乡汇款2.5余亿元;
按全县农村人口计算,人均实现务工收入338元,比上两年同期增加100元,增长38%;
务工收入在农民现金收入中所占比重达到28.5%,超额实现了劳务经济收入占农村经济总量20%和全县农民年人均增收40-60元的预定目标,大部分打工农民家庭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增收脱贫和增收致富,务工收入真正成为实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回顾两年来的劳务输出工作,我们有五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

一抓组织领导。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扶贫、劳动保障、农业等16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务输出领导小组,组建了劳务输出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和组织全县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从农业、扶贫、妇联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充实到劳务办,并在全县**个乡(镇)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新成立了**个乡(镇)劳动保障所和**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抓好本辖区内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
配置了微机网络设备,基本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动态管理,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协调一致、配合有力的劳务输出工作管理网络,形成了 “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乡镇行动”的劳务输出工作新格局。有力的组织措施、健全的组织机构为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夯实了基础。

二抓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标语、宣传资料、用工信息等载体,形式多样地向农民广泛宣传劳务输出政策、就业信息、打工致富和返乡创业的先进典型,使县委、政府提出的“打工经济”战略深入人心。两年来共发放宣传资料7万余份、《劳务输出知识问答》6万余册,开展咨询活动130(场)次,发布用工信息143期,制作各种布标和标语65幅、劳务输出宣传录音带20套,摆摊设场开展咨询服务,解答了4.5万余人次人民群众反映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引导,在全县上下营造出了“外出务工光荣、劳务输出致富”的良好氛围,有效地转变了群众外出务工的观念,增强了群众“打工致富”的意识,提高了群众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过去被动地“要我去”转变成为今天主动地“我要去”。

三抓长效机制。认真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统计工作,对全县劳动力资源现状做到 “三清”,即清楚全县适合外出务工的劳动力资源总数为27.56万人、清楚农村剩余劳动力为16.7万人、清楚有外出务工意向的劳动力为9.61万人。先后研究制定了《××县扶贫劳务输出工作实施方案》、《××县2005-2010年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出台有关劳务输出的优惠政策,鼓励公务员带薪带领农民外出务工。将劳务输出效益纳入全县综合经济目标管理,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年度劳务输出工作目标责任书;
县人大、县政协组成调研组先后深入八宝、阿科等10个乡(镇)对全县“打工经济”战略实施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多次组织工作组深入20个乡(镇)对劳务输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形成了机构健全,措施有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

四抓培训服务。按照“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在乡(镇)所在地和村民委开展以基本权益保护、择业观念、职业道德、基本法律知识为主的输出前引导培训,参训率达到95%以上,提高了外出务工农民的综合素质;
整合职业教学资源,由县民职中组织了310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外出就业的竞争实力;
推行“订单劳务培训”,根据厂家需要进行具体业务培训。不断完善服务和保障工作,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加强劳动执法检查,为务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环境;
进一步规范和清理各种非法职介机构,严厉打击各种坑蒙拐骗的违法行为,有效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问效管理,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外出务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逐步实现了输出人员由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近距离打工向远距离打工转变、由打零散工向专业型打工转变、由分散打工向集体型打工转变、由输出短期工向输出长期工转变,逐步形成了“输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良性循环。

五抓输出渠道。切实加强对外协作,与福建××、广东××等县(市)建立了长期劳务合作关系,引入社会信誉度较好的××职业介绍所、××劳务大市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等社会职介机构共同开发我县劳动力资源,积极探索出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输出模式,多方搭建稳定的输出平台,创新措施加快劳务输出步伐。这包括:开展合作式输出,与××、××等职介机构合作,将务工人员送往输入地后,由职介机构负责安置;
开展定单式输出,根据××、××等输入地用工需求,与用工单位签订用工协议,完成岗前培训后直接输送到用工单位;
开展定向式输出,对用工需求量大、用工信誉好的企业,采取定向直接输出方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输出效率;
开展带动式输出,充分发挥在外务工带头人的宣传带动作用,形成“输出一个、带走几个、带动一片”的带动效应,有效扩大输出覆盖面和输出成果。

总的说来,我县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全县上下对实施“打工经济”战略认识统一,组织到位,机制健全,措施有力,劳务输出工作成效显著。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经验和成绩,不断总结经验,继续发扬成绩,进一步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同时,我们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的劳务输出工作与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与其他地方的工作效果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数量上,我县2005年转移2.2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42.9万人的5.1%,而××县转移2.06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13.5万人的15.2%;
质量上,目前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进入品牌时代,如××省整合40个县的家政人力资源,着力打造全国第一劳务品牌“××”,引领国内家政业的发展。××市整合全市劳工的品牌力量,把“××师傅”确定为全市统一的劳务品牌,有力地提升了××劳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县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却没有形成劳动力品牌,劳务输出仍处于低水平、低层次、低效益的“三低”阶段。目前,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十分紧缺,很多地方出现了“民工荒”、“技工荒”、“保姆荒”,而我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却转移不出去,即使转移了,要么“稳不住”,要么收入水平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制约我县劳务输出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视不够。2004年以来,县委、政府多次下发关于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文件,大部分乡(镇)、部门十分重视,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工作进展快,起色大,效果好,农民增收明显。但仍有一些乡(镇)、部门对实施“打工经济”战略不够重视,认为抓“打工经济”不容易出“政绩”,导致工作机构有名无实,工作经费没有保障,工作措施落实不力,劳务输出工作长期处于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

二是培训不够。我县少数民族众多,群众文化程度低,“小富即安、故土难离” 的守旧思想根深蒂固,加之宣传发动和组织培训的工作力度不够,全县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到5%,与发达地区相差近30个百分点,致使全县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很大一部分群众外出务工的意识不强,不敢或没有能力“走出去”打工。

  三是措施不力。部分乡(镇)劳动保障所没有配备专职人员,兼职工作人员又无法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劳务输出的宣传、发动、组织和服务上;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定期通报联席会议制度尚未建立,部门之间交流、协调不畅;
社会职介机构少,市场化运作程度低;
劳动力资源信息库有待完善;
服务不到位,有的乡(镇)、部门没有按照培训、转移、管理一体化的要求开展全程服务,影响了劳务输出的稳定率;
跟踪服务工作滞后,农民在外务工维权难。  

四是投入不足。由于财政困难,具体工作部门经费紧张,乡(镇)劳动保障所运转艰难,宣传发动、技能培训等工作难以全面开展;
扶持农民外出务工的小额信贷担保机制不完善,部分农民外出务工筹集不到路费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说到底就是投入不足,重视不够的问题。我们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用创新谋变的办法切实解决好。

二、必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做好劳务输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县最大的矛盾是农业人口和农业资源严重失衡的矛盾,××县最大的困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困难。××县有70多万人口在农村,有近30万适合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县不可能在短期内通过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最大的决心、最高的认识、最有力的举措,坚定不移地实施“打工经济”战略,最大程度地向外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体来讲,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来充分认识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 做好劳务输出工作,是破解“三农”难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从现阶段看,“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本质是就业问题。就我县而言,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就是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建设××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希望和困难都集中在农民增收的焦点上。当前,影响我县农民增收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因素就是农村人口多,农业资源少,农民就业门路窄,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农业产业效益,也很难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还将进一步增多,围绕土地实现农民增收将变得更加困难。而实践表明,劳务输出是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是促进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是解决我县“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有效的渠道和举措。

(二) 做好劳务输出工作,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兴县目标的重要战略。县委、县政府之所以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发展“打工经济”,就在于“打工经济”对整个县域经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拉动作用。一方面,劳务输出的是劳动力,带回的是消费力。务工人员的劳务收入大部分直接用于本地的生产经营和消费,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经济效应,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劳务输出的是劳动力,带回的是生产力。一批经受市场经济、城市工业文明的熏陶,完成资本积累的务工人员,带回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及市场信息,返乡领办和创办企业,成为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形成了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务工人员离开土地,走出“山门”,实现了与大市场的融和对接,真切感受到市场经济的“精彩世界”,树立起了全新的思想观念和发展意识,又为加快农村经济繁荣注入了最珍贵的动力与活力。

(三) 做好劳务输出工作,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也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需要。随着大批农民外出务工,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和聚集,促使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以不断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反过来,农村务工人员又是城镇建设的主力军,补充和完善了城镇服务功能,为城镇市场繁荣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有效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同时,劳务输出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条纽带。农民进城务工,不仅实现了增收,还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本事,加快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别,增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因此,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好劳务输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就业,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增收,抓劳务输出就是抓经济,抓劳务输出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千方百计,下大力气做强做大“打工经济”战略。

三、必须突出抓好五个工作重点,进一步做强做大“打工经济”战略

“打工经济”是我县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必须坚持实施的一项重要战略。我们要按照“抓培训、强素质、重转移、增收入”的工作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综合措施,优化就业环境,制定积极的转移就业政策,推动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大规模转移,实现多层次、宽领域就业,切实做强做大劳务输出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一五”期间,争取全县在外务工人员达到20.5万人,务工收入达到9.6亿元,其中,2006年新增务工人员3万人,实现务工收入1.45亿元。具体来讲,要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是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前提。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乡(镇)、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要站在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把发展劳务产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劳务输出工作放在心上,拿在手里,落实在行动中;
要明确职责,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劳动保障部门牵头,扶贫、农业等相关部门紧密协调配合、各乡(镇)落实行动的组织领导体系。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责任制。各乡(镇)、部门要按照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集体负责的办法,明确工作职责,确保日常工作有人抓,具体工作有人管,工作进度有人问,工作效果有人查,形成人人有责、责责有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三是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要认真制定劳务经济发展计划和措施,健全督查机制;
要把发展劳务经济的绩效作为考核干部业绩的重要内容,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
要定期组织开展检查,形成工作通报制度,及时表扬先进,时时督促后进,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落到实处;
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项目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四是进一步加强统计监测工作。各乡(镇)及统计、金融、邮政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健全统计监测网络,定期和不定期地反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综合情况,积极为县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要严格按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进度报表》的要求,建立培训转移台帐,按时报送培训转移报表,及时反映工作进展情况。

(二)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输出成功率是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关键。要根本改变我县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低、输出难的状况,就必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就必须全力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前培训工作。一要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单、电话咨询等多种载体开展培训,深入农村进行培训,结合需要进行培训,扩大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的覆盖面,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二要充分发挥21家培训基地的主战场和示范带头作用,切实加强师资力量,突出技能培训,使受训的农民都能学到一技之长,争取培训一个,合格一个,转移一个,就业一个,扩大和巩固转移成效。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各培训基地的指导和管理,强化考核,优胜劣汰。三要大力开展定单、定向、定点培训,引导和鼓励用工单位对所需用工进行岗前技能培训。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数据库,保证每个农村劳动力都有一份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充分发挥资源库在供需对接、促进就业、跟踪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四要积极探索“政府搭台、学校唱戏”的培训路子,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就近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培训;
科学地把培训内容融入现行的教学当中,使未能实现升学的初、高中生成为全县劳务输出的一支生力军。通过扎实有效的培训措施,不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逐步形成具有××县特色的“××”、“××”劳务品牌。

  (三) 创新输出方式,拓宽输出渠道是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根本。一是拓宽就近输出渠道。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扩大县内劳务市场。抓住××高速路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的大好机遇,利用地理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当地农民就近输出。二是健全输出网络。加强与省、区政府驻外办事机构的联系,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强化权益保护、跟踪管理等职能服务。积极寻求与输入地有关部门、劳务中介机构和用工单位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各乡(镇)、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走出机关,多渠道收集劳动用工信息,为自我县输出难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及时、准确的用工信息服务。三是积极培育中介组织。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路子,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放宽政策限制,简化审批手续,重点扶持和引进一批信誉好、操作规范、实力强、有竞争能力的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共同开发我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四是搭建输出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劳务洽谈会,邀请省内外的大型企业、社会职介机构前来“采购”劳动力;
积极组织长短相结合的各类劳务招聘活动,让农村劳动力与用工单位进行面对面的洽谈和选择。五是抢抓“节令”促进输出。抓住春节前后、农闲时节等劳务输出的“黄金时间”,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务输出宣传引导和培训服务工作,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扩大劳务输出成果。

(四) 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服务体系是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基础。一是积极推行劳务输出一条龙服务制度。各级劳务输出部门要在洽谈用工意向、考察用工单位、务工人员登记报告、签订用工合同、开展教育培训、组织护送交接、跟踪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加强指导和协调,实施有效监控,确保外出务工人员遇到困难有人帮,没有路费有人借,合法权益有保障。二是切实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集中开展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专项治理行动,特别是对用工单位不签订、不履行劳动合同,故意克扣、拖欠工资,超时工作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要坚决纠正,严厉查处,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三是抓住外出务工人员回乡过春节等有利时机,深入开展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及时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咨询服务,切实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四是切实搞好劳务输出社会化服务。各乡(镇)要在乡村组织流动服务小分队,为外出务工人员家中的老弱病残人员提供各类以互助性为主的托老、托幼服务,协助解决务工家庭在家人员的生老病养、子女教育管理等问题,特别是要注意解决“留守村”、“留守家庭”存在的实际困难,让外出务工人员安心在外务工。

(五) 加大投入力度,认真抓好落实是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保证。一是逐步加大对劳务输出工作的投入力度。要继续把劳务输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在县财政条件许可的范围内逐步加大财政预算;
要特别保证乡(镇)劳动保障所的工作运转经费;
要确保县级配套培训经费足额到位。二是认真落实好《××县扶贫劳务输出工作实施方案》。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抓好各个工作环节,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发动工作力度,加快转变群众的就业观念,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尽快“走出去”。《实施方案》中允许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带薪组织农民外出务工、为务工人员协调解决2000元以内的小额信贷资金等政策,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得到落实,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商协作,尽快提出可行办法。三是认真落实好相关政策制度。在务工人员的土地管理上,要坚持稳定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基本政策,保护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对其不能正常经营转包的土地,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村组调剂、大租赁、亲友托管等形式,组织和推动土地经营权的有偿流转。在降低农民外出务工成本上,相关部门要简化办事手续,改进工作作风,履行公开服务承诺,减少办证收费,方便农民外出务工。同时,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办法措施,出台优惠政策,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良性循环流转。

同志们,劳务输出工作事关农民增收,事关××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们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树立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真抓实干,切实抓紧抓好劳务输出这一“民心工程”,切实做强做大“打工经济”战略,为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面建设××县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