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0.10.13教育人才工作经验材料

  以教师为本 靠人才强教

 市教育局党委

 近年来,我市教育系统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坚持靠人才促质量提高,靠人才强教育发展,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和开发机制,积极培养和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为推动林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实现富民兴市的战略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名师带动,造就一批业绩卓著的领军人才

 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关键在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育人才队伍,通过在全市中小学实施“名师”工程,充分发挥“名师”在推动教育发展中的领军人才作用,带动教育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一是开展“三名”、“三优”评选活动。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实施“名师”工程,制定下发了《全市基础教育“三名”(名校、名校长、名师)和“三优”(优秀业务副校长、优秀教导主任、优秀班主任)考评办法》,五年来共组织三次全市评选活动,经过严格评审考核,共评选出“名校长”35名、“名师”95名、“优秀业务副校长”39名、“优秀教导主任” 64名和“优秀班主任”267名,初步打造了一支适应林区教育发展需要的名师队伍。2006年、2008年、2010年市委、市政府三次在教师节期间对当选的名师进行了表彰。二是建立名师发挥作用长效机制。制定下发了《伊春市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名校管理办法》,要求名师在教育教学中带头发挥领军示范作用。几年来,当选的名师都能发挥领军和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多数名师都与2名以上青年教师结对带徒,使青年教师专业能力迅速得到提高。名校长每年都能就我市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向市教育局提供专题调研报告或建议,每年组织校长论坛并作专题讲座,主动与薄弱学校进行结对,定期进行教育教学指导,切实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三是开展送教促教活动。注重把人才的作用发挥到基层,贡献在一线,切实解决基层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在全市开展了送教促教活动。两年来,组织市级名师、骨干教师、优秀业务副教育局长和优秀校长、副校长深入全市14个区(局)的17所学校进行促教、送教,共听、评课350节,参加听评课人约1500人,参加总结会的2200多人。通过发挥名校长、骨干教师和教研员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剖析薄弱区域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实现加快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教育区域发展整体水平,形成了教育质量不断攀升的局面。

 二、强化培训,培养一支推动质量提高的人才队伍

 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靠高素质的教育人才队伍来实现。几年来,坚持以考促学、以赛促学、以评促学,不断拓宽人才培训模式,全面提升教育人才队伍素质。一是从基础能力抓起,实施教材培训。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对教材掌握不够、教法单一、理念陈旧等问题,四年来利用寒、署假期的时间,对全市小学6个学科3864名教师、初中9个学科3107名教师进行了教材培训。由市级优秀教研员和优秀教师按照现行教材逐课进行示范讲解,组织了多层面的研讨和交流活动,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了学科知识测试,使教育资源实现了共享,促进了教师队伍理念更新和素质提高。二是从指导能力抓起,开展评课大赛。举办了全市小学初中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评课大赛,全市49名校长、113名副校长、84名教导主任参加了评课大赛。大赛采取集中听课,分组评课的形式进行,参赛人员评课后参加现场听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达到以赛代训的目的。评课大赛的开展,促进了校长和中层干部评课能力和对教学一线指导能力的提高,推动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三是从综合能力抓起,实施“过关”工程。制定下发了《伊春市中小学教师、校长教学基本功“过关”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全市中小学任课教师、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都要参加教学基本功的“过关”。教师基本功过关主要包括:写字关、教材关、教学设计关、讲课关、评课关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关;校长、副校长和教导主任基本功过关要过五种能力关:教育理论应用能力、政策法规执行能力、教学指导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为达到过关要求,几年来,对全市中小学教师和校长进行了学科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人数达到2万人次。“过关”工程的实施,是新时期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使我市教育人才队伍综合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四是从拓展能力抓起,学习先进经验。在挖掘教育人才自身潜能的同时,注重学习省内外教育先进地区和名校经验,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拓展教育发展能力。几年来,多次邀请教育专家和省内名师来我市培训讲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在伊春市举办了第62期“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专题研修班,全市教育行政干部600余人参加了培训。邀请省特级教师讲学团来我市讲学,全市中小学校长、教师代表等近千人参加了培训。为拓宽视野,提升本领,伊春市一中、伊春市二中、友好三中等校还与哈三中、哈师大附中、佳木斯一中等省内名牌学校达成建立友好学校协议,这些名校多次派出名师来我市传经授宝,我市也多次派出教师到名校培训学习,使我市高中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和素质不断得到提升。

 三、服务发展,为林区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人才

 林区教育的目标就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人才队伍核心任务就是服务林区,服务人民。几年来,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提升服务能力,教育人才队伍在推动林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是用高尚的师德引领学生的发展。在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把师德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用高尚的师魂指导和引领学生。深入开展了“爱红松故乡、育合格人才、当师德先锋”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倡导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把人格魅力化作培育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引导广大教师做爱红松故乡,树立良好校风的带头人;育合格人才,提高教育质量的带头人;当师德先锋,关心学生的带头人。多年来,广大教师恪尽职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不求索取,涌现出各类师德先进个人300余人,为我市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塑造了当代教师的光辉形象,教育行风评议连续三年评为全市最佳单位。二是用精专的业务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几年来,我市教育人才队伍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人才交流渠道逐渐扩大,教师合格率由2005年的61%提高到80%以上,省内外一些重要的教学研讨和观摩会在我市召开,更带动了我市基础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2009年,我市教育发展提前一年实现了“打翻身仗”的目标,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人数达到80%以上;高考成绩连续五年稳步提高,高考平均分在全省总排名由2005年的倒数第二位跃升到现在的第七位,我市教育发展正向新的跨越式目标迈进。三是用双师型队伍培养林区建设人才。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是实现林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举措。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实用型人才。几年来,大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实行专业教师定期参加技术培训和实践锻炼制度,积极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发挥他们在实习实训中的指导作用。加强中等职业学校间的合作,整合教师资源,开展流动教学,实现专业课教师资源共享。全市初步建设了一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有较强职业技能的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带动的职业教育人才队伍,围绕林区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依托职业学校、职业培训基地,积极开展在岗职工、下岗职工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每年完成各级各类培训5万余人次,保证了林区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