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追梦成长”征文:远山呼唤

  她叫彤,是家里的老小。

 记得那年,她刚刚踏入大学的门,内心的激动雀跃溢于言表,身为一个九零后的苗家孩子,能有机会走出大山,她多么幸运啊!

 她虽报的是旅游学校,却整天爱往图书馆里跑——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只要能看懂的,什么都看,在那片从未探索过的大海里,孜孜以求。

 她喜欢凭栏遥望,看云看水看远方的群山,“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有时目光也会定格在眼前繁华的都市。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但毕业之后,她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家乡。她是大山的孩子,她要把美丽的家乡介绍给更多的人知晓,她要带着乡亲们摆脱闭塞落后的现状,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她想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她日复一日地在山水景点间穿梭,带领外地游客徜徉在云贵高原的山水溶洞之间,她向游客叙述着大山里孕育的一个个神奇动人的故事时,总是饱含着深情。

 彤每次带着游客到文化景点,总是要抚摸苗族先人用血汗筑成的石桥木屋,她讲到苗族的挑花布,讲到了沈从文先生喜欢的挑花布。“沈先生也说是咱们苗家人呢!”她自豪地说,“有一回,沈先生不知从哪儿弄来的满屋子的挑花布,给很多人展览,他的宿舍几乎成了展览室。这些布的图案天真稚气,来看的人很多,沈先生于是很快乐。那些挑花团天真稚气,秀雅生动,确实很美呀!”看着游客们的惊叹和赞美的样子,她心里就甜滋滋的。临走时,很多游客都忍不住要购买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回去。

 深夜12点的侗族歌舞表演,也是她所钟爱的。

 她老家离一个侗族人的山头不远,小时候同总爱跟着姐姐们去凑热闹。真要感谢那位来贵州采风的导演,是他把这些歌声与舞蹈,变成了一幕大戏,把这么美的风俗,用震撼人心的表演,展现给全世界各族人民。

 彤的姐姐也在这里表演呢!姐姐白天干农活儿,晚上便来参加演出。当彤跟她描述观众们入了魔似的着迷的样子时,姐姐高兴极了,“我们民族的东西果真是好啊!”彤更高兴,因为姐姐一家攒了半年的演出费,终于装上了大电视了。

 彤最自豪的是带着游客走进“千家苗寨”。这座偏远的山头上有她的家。自从这里被开发,电也全部都通上了,许多设施也都跟上了。到了夜晚,若站在一座山头向对面望去,满山的灯火通明,让她感动的热泪盈眶——你或许无法想象,因为那一盏盏温暖安详的明亮之中,有一盏是彤的家。生她养她的大山,此刻多么像一艘夜航的大船啊,燃着全寨人祖祖辈辈的向往,开足马力,顺着时代汹涌的浪潮,不断前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