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恨与爱:工地上的爱恨电视剧

  我的青春期来临的时候,正是20世纪90年代招商引资最红火的时候,国有企业开始走下坡路,我妈下岗了,开了个饭馆,天天忙得团团转。爸爸开始怀疑妈妈有外遇,童年简单美好的工厂大院儿生活,似乎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上初二,学习成绩像是荡秋千,忽上忽下;看很多课外书,不爱和人说话,觉得周围的人浅薄无知头脑简单;晚上回到家,家里总是没人,饭桌上妈妈的留言一定是早上写的;觉得自己很孤独,似乎这世界只剩了我一个活人。
  每天早上都有同学抄作业,照着别人的答案在自己的习题薄上画A B C D,不知道是骗老师还是骗父母的学费。我从来不拖欠作业,我觉得学费是不能浪费的。这个时候,我开始写日记。我写道:我恨所有的一切,我要成功,不要再被人瞧不起。
  恨也是一种力量,我开始认真学习,很快排到了全校前三名。年级主任在大会上表扬我说:“韩铭像个男孩。”有这样表扬人的吗?我开始对自己的性别都感到厌恶和愤怒。
  我妈后来不再开饭馆,她觉得我出问题了,她开始花更多的时间来照顾我,后来我妈发现我回家后不肯说话了,她开始主动往我室里跑,找我说话,还向我道歉,说很多自责的话。我一直沉默不语,等她说到最后,我问:“说完了吗?”她叹息着走出我的房间,我马上关上门。
  直到有一次,我妈哭了,她说,她真的无能为力了,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她觉得我现在已经刀枪不入了。这一次,她没有说教,而是像一个弱者,像一个诉说委屈的人,对我絮絮叨叨地说着,而令她委屈的人是她的亲生女儿。这是第一次,我在恨的状态中感觉到了爱,虽然我依旧认为她愚蠢,但是我不怀疑她的爱,我想,头脑简单的人,也会爱人。哪怕我不想和她交流,也不能伤害她,然后我对她说: “妈,我知道你爱我,谢谢你。”
  我妈一直不知道我是怎么从恨的状态里走出来的。
  那一年我17岁。
  有一天,不识字的姥姥步行好几里路来看我,当时正在上课,姥姥把门拉个缝,伸进半张脸,问道:“老师,这个班有个叫韩铭的吗?”她只知道我在这个学校,在哪个楼哪个班都不知道,我不知道她找了多少个班才找到了我。语文老师真好,她说:“韩铭,快,你奶奶来看你!”我说:“是姥姥!”然后飞跑出去,姥姥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两罐椰子汁,看我喝,然后说:“我回去了。就来看看你,想你了,看见你我就高兴了。”然后眯起眼来笑。我忽然发现,这一刻,我和姥姥的幸福都是很简单也很真实的。
  我开始慢慢变得平静,不再是持续性的愤怒和敌视外面的世界,我开始回忆一些小时候的事情,开始宽容地想一些人一些事。我发现,当我对这个世界宽容的时候,这个世界对我也宽容起来了。都说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选自《启迪》素材运用:
  成长的过程不仅仅是身体的增长而已,更为重要的是思想的成长和心理的成长。韩铭的故事很有代表性,她在摸索中走出了误区,回归到正途。记住:哪怕我烦,觉得她说得不对,我也听着,听她唠叨就是爱她,也是在允许她爱我。
  (晓荷)
  话题拓展:青春期简单的幸福爱与理解
  
  责任编辑/心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