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800

  生活中的我,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我,我以为。   生活中的我,是一个真诚的我,我以为。   可是,在一刹那间,我发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我――一个虚伪的我,一个令自己都憎恨的我。
  那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寒风呼啸,路上的人们行色匆匆,棉袄将他们裹得严严实实。
  “好人啊,可怜可怜我那可怜的孙子吧!行行好啊,……我孙子身患白血病,快不行了,躺在医院里……儿子、媳妇为了筹钱,都到广州打工去了……我也不想这样,可是没办法啊……行行好啊!请大家救救我可怜的孙子吧。”一位衣裳单薄的老奶奶,跪在超市门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她手里紧紧捧着一个破烂不堪的碗,凌乱的白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双手结满老茧,额头上布满了皱纹,煞是凄凉。人们纷纷走过去,朝那个碗里献出自己的爱心。当我从超市出来,准备进入肯德基时,一眼就看见了她。
  一阵寒风吹过,我将头往衣服里缩了缩,老奶奶真可怜。我大步向老奶奶走去,“唐小英,你的肯德基怎么办?这可是你期盼好久的啊!”一个声音在心里小声地对我说,可是,老奶奶实在是太可怜了,我怎能视而不见呢!想到这,我迈开了步子。“那你就吃不到肯德基了啊。”这个声音又说话了,“就你这几块钱,对老奶奶来说是杯水车薪。”是啊,算了吧,老奶奶也不在乎我这几块钱……我停下脚步,攥紧了手里的钱。老奶奶,对不起了,我不该这样,可我从没吃过肯德基,您原谅我吧,有这么多好心人,您孙子一定会没事的。下次再碰到您,我一定多捐点……
  想到这,我赶忙别过脸,准备向左拐,绕道进店。
  “唐小英,你也是去给老奶奶献爱心的呀!”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我连忙转过头,原来是我的班主任李老师。
  “老师,我……”我结结巴巴,“是的,老师。”要知道,一直以来,我就是班上有名的爱心之星,我可绝不能让老师知道这件事。
  “真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老师抚摸着我的头,和蔼万分。
  “谢谢老师,帮助他人无异于帮助自己!”我的脸红一阵,青一阵。
  “真了不起,尽管家境贫寒,却发愤图强,他人有难,总是慷慨解囊,老师以你为骄傲!”老师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我……我……”我无地自容,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不知道我后来还说了些什么,也不记得自己是怎样离开的,在这一刹那间,我认识了自己,一个虚伪的自己。
  
  同题评述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有以下三个美点:
  结构美。首尾点题,互为呼应,文气贯通。语言美。叙述与描写结合,相得益彰。作者充分运用环境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侧面烘托老奶奶的可怜,有力地谴责了“我”的“虚伪”。对“我”的细节刻画则是本文最大的亮点,“我大步向老奶奶走去”“我怎能视而不见呢”“我停下脚步,攥紧了手里的钱”“老奶奶,对不起了”……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使“我”的形象变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情节美。本文情节跌宕起伏,“老师”的出现似在意料之外,但仔细一想,却又在情理之中。老师的一句“真了不起,尽管家境贫寒,却发愤图强,他人有难,总是慷慨解囊,老师以你为骄傲!”看似闲笔,其实不然,正是因为有此一句,“我”才会那么矛盾,没有了它,“虚伪”就显得做作,不真实。
  (李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