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映照下的文学归化异化翻译】归化异化

  一、中国文学翻译发展简介   中国文学翻译始于19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末期,中国掀起了第一股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高潮,译者大多以严复(1898)在《天演论》中提出的“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提倡编译转述法。1919年,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兴起,文学翻译迎来了第二个高潮,翻译界开始不满足于简单的转述,转而致力于异化翻译,希望通过吸取外国文学的精华,改造中国陈旧的语言与社会。20世纪30年代,归化法在文学翻译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主要原因在于之前的过度异化使得译作晦涩难懂,难以被大众所接受。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的文学翻译出现了第三次高潮,翻译界开始就内容与形式、忠实与创作、科学与艺术等翻译本质问题进行探讨。1954年,著名作家茅盾提出“艺术创造性的翻译”口号,将创作与翻译结合,反对机械地翻译。20世纪60年代,由于“文革”反对西方思想入侵,文学翻译就此停滞,直到改革开放,中国文学翻译才又呈现出繁荣景象。如今在以发展创新为特征的21世纪,文学翻译因为包含巨大文化因子而再次受到翻译界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