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超弱发光在法医学中的研究应用展望 能发光的生物

【摘 要】 生物超弱发光携带着生物体新陈代谢和能量转化的信息,已成为生命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回顾生
物超弱发光的研究历史、特点及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展望生物超弱发光在法医学,尤其是死亡时间推测和损伤方
面的研究应用前景。
【关键词】生物超弱发光;
法医学;
死亡时间;
损伤
【中图分类号】R9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5)01—0051-03
The appficafion prospect of the USE of bio-photon emission in forensic science. ZHU Xin ju. WANG Zhen-yu.o~, YU
0 un,et a1.Department ofForensic medwine,Xi ∞Jiootong university,Xi ∞ 710061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bio—photon emission (BPE)from biological system carries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 of
metabolism and energy transformation of the living biological system including human, so that BPE s research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in life science.This paper reviewed BPE s research history,characters and advances in medical field,
and presented the initial prospect of future use in forensic science esp.in postmortem interval and injury.
【Key words】Bio-photon emission;
Forensic science;
Postmortem interval;
Injury
生物超弱发光(Bio—photon Emission or Ultra—
weak Bioluminescence,BPE)是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
过程中细胞自发辐射极微弱的光子流,以及细胞受外
界激发光消失后仍保持的极其微弱的延迟发光.其强
度仅为100~104光子/(cm2(s)。[11 BPE广泛存在于动
物、植物以及单细胞生物之中.是反映生物体本原的
与生命活动过程有关的信息。用灵敏的现代光子计数
技术对BPE进行初步研究表明,动植物的不同生理
活动过程,存在不同强度和特征的超弱发光 超弱发
光与生物体的许多重要生命过程,如氧化代谢、信息
传递、细胞分裂、光合作用和癌变、死亡及生长调控等
存在着内在联系,已成为生物光子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之一,[21在临床诊断、农作物遗传性诊断及环境检测
等领域可有重要的应用。本文回顾BPE的研究历史、
特点及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从法医学角度展
望生物超弱发光在本学科的研究、应用前景。

、BPE的发现和研究历史
生物超弱发光的发现,可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
代。早在1923年,前苏联科学家G.Gurwitsh在著名的
“洋葱试验”中就已发现并证明了超弱发光现象。[31到
了6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对超弱发光进行了大量研
究,Mamedov对90余种生物的测定发现.除蓝藻和原
生动物外,所有生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光.证明了超
弱发光的普遍性。[4/Slawinska等更进一步提出任何生
命物质都存在着超弱发光现象。『5】80年代以后,BPE
的研究已在前苏联、美国、13本、欧洲以及我国展开.
并已开始向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深入。到目前为
止,人们已经对超弱发光的机制、测试仪器及其应用
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二、BPE的特点
BPE极其微弱,[61生物系统表面每平方厘米/秒
(om ·s一1)发射的光子可以从几个到几百个,这一强
度相当于远在10公里甚至100公里外一根蜡烛发出
的光。分裂的细胞比休止的细胞发光强,并主要在细
胞分裂前期发射,所以称有丝分裂发光。发射光谱很
宽,至少覆盖从紫外到红外的整个光谱区。BPE的值
和生物进化程度成正比,进化程度越高,其BPE值越
大,辐射的波长越向红外扩展。发光强度与生物系统
的生理和生物学功能有多方面的联系:超弱发光强度
与细胞的种类及其所处的代谢状态有关,如正常细胞
【作者简介】朱新菊(1979一),女,江苏人,在读法医学硕士,主要从事法医病理学研究。
Tel+86—29—82655472.E-mail:wzy21 8@mail.xjtu.edu.cFi
· 52 ·
的延迟发光强度随细胞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而肿瘤细
胞则相反.肿瘤生长旺盛期大鼠血清的超弱发光与对
照鼠的相比偏差最大:对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很敏
感,几乎任何一种化学物质都能影响细胞发光的强
度。
三、BPE的来源和可能机制
生物体在进行生理、生化反应的过程中,处于基
态的原子或原子团获得能量.其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
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或原子团不稳定,将释放多
余的能量回到基态,能量的释放伴随有热、电离和光
子的发射等,其中能量以光子形式释放的过程称为生
物的超弱发光。
代谢和核酸合成是生物超弱发光的两大主要来
源,萌发绿豆中这两者之和约为96%。吲代谢发光又
主要来源于氧化还原等代谢过程,如脂肪酸氧化、酚
和醛的氧化、H 0 的酶解、花生四烯酸的氧化、儿茶酚
胺和单宁的过氧化,醌的氧化裂解、蛋白质和氨基酸
的氧化等。氧化剂D 0明显增强血红素蛋白的发光强
度、呼吸抑制剂NaN,对萌发绿豆超弱发光的抑制达
72%等都是极好的例证。[71Wright JR等通过小鼠肝脏
微粒体的化学发光与脂类过氧化的研究,证明脂肪酸
氧化是超弱发光的主要来源之一。[81代谢发光机制包
括了活性氧生成与控制两个方面,能较好地解释自由
基引起超弱发光的可能性。由于活体内的氧化反应速
率受抑制剂的控制,如生育酚、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
歧化酶、维生素A、维生素C等都能清除活性自由基.
因此,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自由基不可能使
超弱发光强度太高.但是当生物体内的天然阻氧化剂
和氧化脂类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后.将导致发光强度瞬
时剧增,出现“闪光现象”。
核酸DNA和RNA 的合成反应是超弱发光的另
一个来源.它在绿豆种胚超弱发光中约占24%,其波
长在190~325 nm的紫外波段.[21与代谢发光的光谱范
围有所不同,用代谢发光难以解释。因此,分裂发光与
代谢发光可能有不同的来源和机制,Popp等提出过
DNA光子贮存假说和分化的物理模型。[91 Rattemeyer
等根据溴化乙锭对超弱发光的影响.也初步证明了
DNA是一个超弱发光源。[101马文建等还对DNA发光
特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碱基中只有鸟嘌
呤能够发光,且发光强度与浓度(亦即DNA浓度)成正
相线性关系。lI】】
四、BPE在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尽管生物超弱发光的机制研究还有待深入.但超
弱发光研究所揭示的生命科学命题.已经展示了光辉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12卷(第1期)
的前景。近年来,光子学技术在生物特性研究中的作
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一类新的生命科学的研究工
具。这种研究方法可能成为研究细胞信息传递、调控、
分化、识别等基本过程的重要工具.进而发展人为调
节超弱发光来实现对生命过程的控制。[11目前在医
学、药理学、农业、环境科学及食品科学等方面,对
BPE均有深入的探索。
对临床实践来说,血清的超弱发光较为重要。血
液的超弱发光可以作为一种灵敏、快速简易的生物物
理指标,对血液发出的生物光子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
揭示疾病的发生或者提供先兆。罗金梅报道了人体体
表的生物发光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吸烟人的生
物发光普遍高于同龄正常组。[11马玉琴等发现癌症患
者血液的发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
异,通过对人体血液的超弱发光测量,可以进行癌症
患者的早期诊断。

超弱发光对于鉴别肿瘤和炎症也
是极其有用的指标。顾樵曾报道利用生物光子鉴别肿
瘤和炎症,鉴别率达100%。超弱发光与许多生理生化
反应有关。对绵羊精子的研究发现,发光强度与活力、
呼吸、果糖酵解、磷酸肌酸呈正相关,这种发光与活力
和能量代谢间的内在联系,反映了精子能量转化过
程,是评价精液品质很有价值的指标。[131此外.超弱发
光还可以用于检测病人对药物过敏的情况 在患者血
清中加入待检药剂,观察其发光变化。与健康人相比,
耐药病人的发光值高2~3倍.对药物敏感的病人发光
值高6~8倍。
生物医学光子学被预测将在以下8个领域有所
发展:光动力学医疗、激光和组织的相互作用、无透镜
显微术、在血液化学分析中的进展、癌症的光学显示、
利用激光检测DNA、伤害最小的光子设备、一体化的
激光和成像系统。lI4】
五、BPE在法医学的应用研究展望
(一)BPE运用于死亡时间推测
目前死亡时间的估计.尤其是早期死亡时间的估
计尚无精确可靠的方法。生命的终结是一个逐渐发展
的过程,从生到死没有一个截然的分界线。通常死亡
是指个体生命的终结而言。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机体
内各种组织、细胞并非在同一时间进入死亡。临床死
亡发生后,由于机体各种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不一.
故心跳停止后.各种组织细胞也会经历一段长短不一
的缺氧期.逐渐发生各种缺氧性改变,最终发展至生
物学死亡(也称细胞性死亡)。在这个阶段.细胞内的
“自由基”复合反应以及DNA的构象必然会随死亡时
间的延长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因此超弱发光也必然会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第12卷(第1期)
随之产生一系列变化。此时利用生物光电技术定时测
量细胞辐射出的生物光子数,就可以得到生物光子与
死亡时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离体的不同发育时期的
鸡胚神经细胞发光有很大差异,9天以后的鸡胚神经
细胞有明显的特征曲线。该曲线的产生与外界温度、
氧、电场作用和光照等因子有关。温度由41 降到
37 过程中,发光强度亦降低,同时最大峰位置后移,
但当温度低于37 时。则特征曲线变得不明显;
外界
电场和光照能使发光迅速增加,但不能改变发光曲线
的特征.且移去外电场后,能迅速恢复到原发光水平。
『l5】既然发育时期的BPE可出现特征曲线。是否死亡时
BPE也会出现特征曲线,这有待于开展进一步研究。
(二)推断损伤时间、形状、程度和伤口愈合时间
机体受损后.组织细胞的生理活动和形态功能发
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故其超弱发光的强度和特征也会
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Balasigamani等在鼠背部
损伤BPE测量的实验中发现。损伤后即刻获得的生
物光子的二维图像。未显示明显的伤口形态和定位;

损伤48 h后。显示出伤口形态,且光子密度持续上
升;
随着免疫系统的激活。光子密度在伤后3—5 d达
峰值;
伤后第6天,光子密度开始衰减;
在伤后第8天
伤口完全愈合。图像不再显示明显的伤口形态;
痂脱
落后光子密度又恢复到正常状态。【1句研究损伤后BPE
的强度、特征、分布随损伤时间的变化规律,有利于更
加精确的推断损伤时间、损伤程度等,同时也能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损伤性质以及致伤工具的特征。
(三)BPE应用于法医学的可行性
顾樵对鱼肉的新鲜度与光电强度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建立了鱼肉的新鲜度与光电强度递减的方程
式。

由于生物超弱发光辐射出的光子呈量子状态,
运用该法对人尸体进行研究.可以精确计数。较之以
往根据尸温测量、DNA降解程度的图像分析等方法
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因此可用来对死亡时间等进行前
所未有的精确推断。由于肌细胞耐缺氧能力强,在躯
体死亡后.肌细胞的存活时间较其他组织要长,故其生
物发光的能力也较其他组织要强,易于测定。目前,已
有商品化的生物光子测定仪面世,运用该仪器进行动
物试验测定动物死后肌肉的BPE变化。在人尸体上取
心肌和骨骼肌重复动物实验过程。校正动物试验数据。
建立人体死亡时间与肌肉组织生物光子变化的方程
式.从而根据方程式及测定的BPE值来推断死亡时
间。
· 53 ·
此外,生物光子学的其他研究成果也可借鉴运用
到法医学中。如无透镜显微术等可作为继电镜之后的
又一法医病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利用激光检测微量
检材中的DNA,在法医物证鉴定中具有重要意义:一
体化的激光和成像系统将成为继CT、MRI之后的新
型检测装置.在法医临床的损伤鉴定中发挥重要作
用。环境监测中运用生物发光技术对废水、废液中重
金属及致病菌进行检测。灵敏度可达十亿分之几的数
量级,显然,这些技术对法医毒物分析的发展也将产
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可诚,张春平,张光寅,等.生物光子学进展[JJ.光子学报,1997.
26(12):1123-1129
[2] 王维江,韩俊英.生物超弱发光机制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l】.广
东工业大学学报,2000,17(1):49~54
【3] Gurwitsch A G.Die nature des spezifischen erregers derzelteilung
[J】.Arch Entw Mech Org,1923,100:1 1-40
[4] 聂继云,彭运生.生物超弱发光及其应用研究概述[J】.激光生物学,
1998,7(2):124-130
[5] Slawinska D.Chemi-and Bio-luminescence[M].Marcel Dekker Inc.,
NewYork,1985,495
[6J 刘颂豪,孟耀勇,刘承宜.生物光子特点及其可能机制[J】.激光与红
外,1997,27(2):67-69
[7] 毛大璋,沈恂,张月敬,等.代谢抑制剂对萌发绿豆超弱发光的影响
[J】.生物物理学报,1988,4(2):116-120
[8] Wright J 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emi-luminescence and lipid
peroxidation in rat hepatic micmsomes[J].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1979,2:344-351
[9] Popp F A.Electromagnetic Bio-Information[M].1st ed.Urban and
Schwarzenberg,1979.123
[10] Rattemeyer M. Evidence of photon emission from DNA in living
cells[J].Naturw Issenschaften,1981,68:572~573
[11] 马文建,曹恩华,张健,等.Phen—Cu—Vc—H202体系中DNA化学
发光的碱基特异性[J】.生物物理学报,1997,13(2):279-282
[12] 苏震,马玉琴,张仲纶,等.血清的超弱发光对胃肿瘤术前术后监
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1994,21(12):903~905
[13】 WenbinYue.Study on super weak luminescence of sperm[J】.Chi—
nese J Animal Science,1993,4:1 1-12
[14】朱延斌.生物光子学和光子生物学的崛起f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
1996,9(2):5-7
f15】 张锦珠,于文斗,孙彤,等.鸡胚完整脑的光子发射和光激发光研
究[J】.中国科学(C辑),1996,26(6):481-486
f16] Gu Qiao.Photon Statistics in Ultraweak Photon Emission form /.iv—
ing Systems.Bull Am Phys Soc (USA),1998,1636
【1 7] Masaki Kobayashi,Motohiro Tak~a,Tomoo Sato,et a1.In vivo
imaging of spontan eous ultraweak photon emission from a rat S
brain correlated with cerebral energy metabolism and oxidative
stress[J].Neuroscience Research,1999,34:103-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