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阅读教学找到“支点”

  为阅读教学找到“支点”

 摘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具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和挖掘阅读文本的“支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文本的秘妙,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增进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在现代文阅读中,我们应该如何找到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本文将对此展开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49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具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和挖掘阅读文本的“支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文本的秘妙,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增进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在现代文阅读中,我们应该如何找到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找准“关键点”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总有它的关键词,作为教师,我们应深入文本,找出关键词作为解读文本的突破口。如教学鲁迅的《故乡》,笔者引领学生聚焦一个“变”字,然后追问“故乡的什么变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很快总结出:故乡的景和人都发生了变化。然后,通过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青年杨二嫂和老年杨二嫂的对比,以及对他们变化原因的思考,体悟到小说深刻的主题,也学到了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故乡》这篇小说,笔者没有刻意去讲小说的三要素,但对三要素的解读已经包涵其中。这样,一篇3000多字的小说,按照传统方法去讲,3课时未必完成。而用这种方法去讲,仅用2课时,学生品读细腻,活动充分,理解深刻。用一个词切入文章,笔者还尝试过多次,如:《我的叔叔于勒》用一个“钱”字,《孔乙己》用一个“哀”字, 《安塞腰鼓》用一个“好”字。

  二、捕捉“模糊点”

  模糊点就是指学生阅读过程中似懂非懂的地方。由于学生欣赏能力有限,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往往具有片面性。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反馈信息准确捕捉学生认识的模糊点,提问引导,能有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孔乙己》一文以“我”的推测“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作结。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学生对此理解往往有些模糊,有的认为孔乙己死了,有的认为没死。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大约”“的确”是否矛盾?它们分别有什么含义?从而启发学生理解“大约”“的确”这两个词的隐含意义。像孔乙己这样身份低微的多余人,死于何时何地何因,无人过问,也无人知晓,所以说“大约”死了;他最后一次来咸亨酒店的情形和掌柜后来不再提起他,“我”也没有再看见他,表明这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已经从历史舞台上消失,“的确”死了。文句的言外之意无穷,耐人寻味。

  三、深究“疑难点”

  “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者,觉悟之机也”。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基础。抓住课文的疑难点引导学生去探求,能迅速激起学生穷根探源的好奇心,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阅读理解。课文的疑难点是引导学生向纵深理解课文的突破口。

  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当我后来坐在老王的车上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一般来说,有人问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应该回答“是”或“不是”,而老王的回答却是“住那儿多年了”,这岂不是答非所问吗?这一令人生疑的一问一答是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的绝佳之处。学生对过对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不难理解这是老王贫困生活的一个体现。但老王为什么还要在这荒僻的胡同居住这么多年甚至直到死亡?这一细读,不难读出老王一生始终挣扎在贫困线上,而且多年没有改变,生活的艰辛、人物的心酸自然地流露出来,对老王的悲悯之心也油然而生。这一细读为下文理解老王的善良打下了基础,使学生对人物一生的苦与善体验得更加深刻。

  朱自清的《背影》中有这样一句话:“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抓住句中的称谓这样质疑:“我”的儿子,就是“我”父亲的孙子。那作者为什么不写成“惦记着他的孙子”呢?一个小小的称谓的区别,也许并不能说明什么,但用在此处,自有其深意,学生对此往往也会心存疑惑。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是作者表达父亲“忘却我的不好”,表现对“我”的宽容和牵挂,因为惦记“我”很深,所以还连及“我”的儿子,如果说成“惦记他的孙子”那就显得与“我”无关,而不能表现对“我”的深刻的惦记了。由此,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中父亲的一片爱子深情。

  四、填补“空白点”

  “文有不言者”,“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譬如一室内,人之所游焉息焉者,皆空处也”。这“空”正是作者布置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意义空白。文章中常有一些“空白”处,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学会在“空白”处有机填补,从而使单薄的教材逐渐丰满起来。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体验,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究阅读的能力。

  教《孔乙己》时,讲到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在酒店时的情形,教师就孔乙己的穿着巧妙提问:“孔乙己的长衫哪里去了?”这一问,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孔乙己的长衫被丁举人打破后,实在不能穿,只得脱掉了;有的说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腿后,无以为生,而酒瘾又熬不住,只得把虽破而心爱的长衫典当变卖,换了几文铜钱,沽上最后一次酒喝,了却残生。于是学生明白了:孔乙己原本死死不肯脱去标志读书人身份的旧长衫,但在惨遭丁举人毒打后,肢体残损,长衫又何以能保全?他的长衫是被丁举人无情“剥”去的。从孔乙己身着长衫到被“剥”去长衫再到悄无声息地离开人世,这一悲剧沉痛地诉说了旧社会读书人的悲惨命运,无情地鞭挞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本性。这样的提问就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认知体验,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究阅读的能力。

  语文现代文阅读教什么是由课程目标决定的,怎样教则是由教师决定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深入研读教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板块、环节、步骤,将备课的功夫茶泡好,才能使课堂教学多姿多彩,充满语文味。

  (作者单位:湖北省枣阳市实验中学 44120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