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综述]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摘要:企业业绩评价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管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试图从两个层面――整体和特殊,分别对我国学者对我国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行评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预测。
  关键词:业绩评价 指标体系
  
  一、引言
  
  在对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中,一种是从相对宏观的角度,结合目前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来试图探索出一种更适合当前企业发展的,更能准确说明企业经济成果的新的指标体系。若类比建房的话,应该是试图构建出更完善更结实的地基。另一种是从微观的角度,针对不同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权变变量,进行细化分析,也就是说,结合全变变量的特点,将一般化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特殊化,找出更具体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类比建房的话,就是在现有的地基上,针对使用目的,需求等因素,来建造出不同构造,不同大小的房子。当然要注意的是,这里并不包括家装部分,也就是说,这只是相对个性化了,但是也还不是面向具体客户的。本文就试图从这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对在此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二、一般化业绩评价指标的研究
  
  (一)业绩指标体系的演进历程 应该说在业绩指标体系的研究中,我国大部分都是在借鉴西方研究者的成果下,再结合我国企业的特点及国情进行的研究。在研究整体的业绩指标体系演进历程的学者中,夏新平、李永强、张威(2003)算是对这一演变历程,描述比较详细的了,也对以后的我国其他学者的研究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他们认为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演进过程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传统的财务指标业绩评价体系和创新性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前者又经历了四个阶段:成本业绩评价时期(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杜邦财务评价体系(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投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率和预算指标体系(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补充的业绩评价体系(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而后者―创新性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四个:经济附加值(EVA);平衡计分卡(BSC);动态的平衡计分卡(DBSC);TQM和KBEM基础上的计分卡(KBS)。而童盼(2004)则从演进逻辑方面解释了一些指标演进的内在推动力。他认为,指标演进存在三个不同的演进逻辑:经济学逻辑;委托代理理论逻辑及管理学逻辑。经济学的逻辑促使了剩余收益思想和EVA的提出,委托代理理论逻辑及管理学逻辑则促使了平衡记分卡的提出及发展。基本上每个阶段的体系建设都是基于上一阶段体系的不足,进行的相应的改进。而且也可以看到业绩指标评价体系已经由单纯的经营业绩的评价,转到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服务。
  (二)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使用较多的仍是传统业绩评价方法,其他两种虽也有应用但也仅限于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而且还不是很成熟。针对我国的现状,许多学者指出了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夏新平、李永强、张威(2003)认为财务性(不能很好的反映无形资产和智力资产);短期性(战术性反馈);内部性(未考虑客户、供应商等)是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缺点。祝焰、莫清(2005)总结了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评价方法单一,指标反映过去;重结果忽视过程,静态而非动态的指标;无形资产和智力资本的战略作用没有得到体现;局部而非全面评价的指标。张军波(2006)则认为我国现行的业绩指标评价体系存在着:评价体系不分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内外部评价不分;偏重财务评价,容易产生短期行为;指标设置未能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潜力;未将知识与智力资本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设置不合理等一些问题。田月听、王存英(2006)认为我国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均偏重于财务评价指标,忽视了非财务指标因素,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隋静(2006)则认为我国目前使用的国有资本金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不利于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指标的设计欠科学合理性;仍以会计利润作为各项指标的依据等。毛洪涛(2008)则认为传统的财务性业绩指标体系,易导致短期行为并容易被操纵。通过上面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我国目前的指标体系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当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同,有的学者考虑得比较深入,有的则比较浅显,正因为对现状的稍有不同的理解,致使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完善方案。
  (三)业绩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遵循不同的业绩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就会构建出不同的业绩指标体系。而学者们在所应遵循的原则方面虽有共同点但是也还存在着不同见解。石书玲(2004)认为在构建业绩指标体系中主要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指标系统的选择应体现评价主体的不同要求;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尽量选择能真正反映和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的指标;兼顾结果指标与过程指标间的动态平衡;指标应定义明确并具可操作性。马道刚、潘桂云、徐玲(2005)明确了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五大原则:系统全面原则;体现企业战略目标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业绩评价与业绩管理相结合原则;激励性与责任性相结合原则。毛洪涛(2008)提出了四大设计原则: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原则;系统性原则;采用标杆管理法制定标准;可操作性原则。可以看出虽然个人有个人的见解,但是可操作性原则在学者们中间还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这也体现出我国学者在思考业绩指标体系的构建中,还是注意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原理的应用,并考虑到了我国的特殊国情,应该说是值得学习的。
  
  (四)业绩指标体系的完善 通过上面的综述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在对我国的业绩指标体系的现状及构建原则方面还存在不同的认识,要么观点不同,要么研究深度不同,因此有的学者就提出了指标体系改进的方向和趋势,而有的学者则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完善方案。童盼(2004)在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演进逻辑基础上,从管理观出发,认为未来业绩评价指标的演进就是寻找价值动因的过程。业绩评价指标的未来演进中的关键在于构建一种框架,用以容纳各种指标。继而作者指出,未来的业绩评价指标创新将基于对企业价值链的更深刻的认识和新理论体系的构建。马道刚、潘桂云、徐玲(2005)认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包括企业经营效益水平的评价和经营者业绩的评价两个层面,因此,应在结合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和平衡计分卡优点的基础上,在这两个层面分别设计相应的指标体系。因为二者的评价主体是不同的。王巧义、陈香兰、张振(2005)考虑到一些著名的跨国大公司都使用了EVA作为业绩评价指标,所以他们认为应该推广应用经济增加值指标。祝焰、莫清(2005)在探讨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中,借鉴了平衡记分卡思想,但是又结合当前的发展和形势,对其进行了修正,又增加了两个不同的维度:创新维度和供应商维度。张军波(2006)从出资人的角度构建出了一种新型的复合式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共性指标,个性指标,否决指标三部分组成,克服了以往一揽子指标的弊端,充分考虑到了不同企业,不同时期,不同评价主体,所带来的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同。其中对共性指标的 选取上,借鉴了平衡积分卡的模式,分别从财务层面、客户层面、技术创新、生态环保和社会贡献层面加以分析和选取田月听、王存英(2006)则认为由于现行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长期发展能力评价方面存在空白,因此可以从市场状况、内部经营状况、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的信誉状况、固定资产装备水平等六个方面对企业长期发展能力进行评价。隋静(2006)和毛洪涛(2008)则对于新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框架方面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二者都认为理性的选择是:吸收传统业绩评价方法、EVA和BSC的各自优点,在三者的相互结合中,改造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简单地称为“横四纵三”的结构框架。横向划分应用了BEC的基本原理,纵向则体现了我国资本金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分层思想,EVA则视为了这一体系的核心指标。而指标体系构建中也都体现出以财务业绩的评价为落脚点的宗旨。但是也可以看到,他们之间也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毛洪涛(2008)对这种体系框架进行了更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相对隋静(2006)构架来说也更加完善,思路也更加清晰,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首先,在两人的文章中都提到了应该注重指标间的权重关系和业绩指标选择的基本标准。但是隋静(2006)一文中则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权重确定方法及指标选择标准的确定,而毛洪涛(2008)则着重强调了可以使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间的权重关系(虽然以前有的学者也指出应考虑指标间的权重关系,但是都没有指出如何具体确定如:田月听、王存英(2006)),和以标杆管理法为工具选用业绩评价指标的基本标准。从而使得这一业绩评价方法更具可操作性。其次,在所构造的我国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虽然二者在框架结构和基本思路上是一致的,但是在指标的选取上却略有不同,尤其是毛洪涛(2008)着重强调了EVA指标的运用,将他作为重要的指标分解起点和归宿,它的统领地位在财务层面上得到突出体现,并在财务效益和发展能力指标中加以反映,而隋静(2006)构架的指标体系则没有反映。通过以上的综述,可以发现,很多学者都更倾向于借鉴平衡分析法,因为这一方法体系不仅涉及到了财务指标还考虑到了非财务指标的重要作用,及构建框架间的逻辑关系,以更全面的反应企业的业绩。这就可以看到我国业绩指标体系构建的发展趋势。
  (五)权变变量 任何一种业绩评价指标都只是提供一种方法平台,具体内容要因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而变化,业务单元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其使命、战略和文化。石书玲(2004)认为影响战略业绩评价体系指标选择的变量主要有企业战略、行业特性、企业生命周期。祝焰、莫清(2005)考虑了业绩评价指标的两个全变因素:企业战略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中将企业战略分为三种类型:开发型、防守型和分析型,企业的生命周期为:创业、成长和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张军波(2006)认为业绩指标评价体系构建应该区分评价主体、评价客体。隋静(2007)认为企业业绩评价工作的完善和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
  
  三、特殊性业绩评价指标研究
  
  (一)分行业角度 徐经长、唐圣林(2003)结合石油石化企业的行业特点(上中下游一体化经营;经营业绩受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较大;石油资源与石化产品市场高度国际化。),提出了石油石化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指标体系。作者从定量指标评价体系设置和定性指标评价体系设置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定量指标应涵盖对石油石化企业规模能力状况、财务效益状况、偿债能力状况、资产营运能力状况、持续发展能力状况、技术与创新能力状况、市场开拓能力状况、国际经营能力状况和人力资源能力状况计9个方面的评价,并进一步细分为56个指标;定性指标评价体系应涵盖对原油资源控制状况、经营发展策略状况、公司治理与管理状况、观念创新和技术创新状况、市场营销状况、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计六个方面的评价,并进一步细分为45个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的得分来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价。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作者主张定性指标的定量化衡量,但是同时作者也指出定性指标的量化在企业业绩评价的实践中还处于尝试阶段,这样做虽然便于考核评价,但也容易限制评议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难以达到定性”的目的。这就提示我们思考,定性指标的量化“度”的把握,既不可过于量化以防偏离目标,又必须适度量化以简化考核。这就需要企业在实践中的经验的积累,但是也要注意到,这种“度”,也应该是随着时间、企业、环境的不同而不同的。姚正海(2005)结合高技术企业的特点(智力资本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新理念和新途径;企业成长速度快但风险性大),构建出了财务、产品与技术创新、智力资本开发、价值链流程、可持续发展五个维度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二)分企业性质角度
  不同学者从不同企业性质和特点对企业业绩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第一,辛琳(2004)主要从外部人角度以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为依据,对小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集的构成进行了探讨。作者的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在实践角度,作者从小企业的两个主要外部人(银行与税务机关)、注册会计师、总会计师、特许财务分析师五个方面所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集中结合小企业的特点进行指标的筛选。而在理论角度上,作者则对单变量模型与多变量模型比率指标进行了筛选,最后基于集成思想对确定指标集。第二,钱泽娟(2005)结合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从外部人和内部人两个角度筛选出了适合于小企业的指标,从而构建出小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在外部人角度筛选中,作者是通过采用评分法,对税收征管与稽查人员、银行信贷员、总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特许财务分析师等进行量表调查,根据重要性评分,选取得分前10位的指标;而内部人角度筛选中则结合小企业的特点,从国有资本金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筛选出了7个指标。进而综合这些指标,对他们进行统一分析,依据国有资本金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框架构建出了小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外部人角度指标的选取中借鉴了辛琳(2004)的调查问卷法,不同的是辛琳(2004)调查中注册会计师、总会计师、特许财务分析师的意见是放在从属的位置上,而在此则是相同的看待。文章中值得思考的是:这种关于内部人角度的指标的筛选方法,单纯地从国有资本金业绩指标体系这个较大的指标范围中结合小企业的特点进行选择。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其进行筛选,暗含的前提是把这种评价体系指标认为是广泛的、普遍的,而小企业视为一种特殊情况来处理的,而本身国有资本金业绩指标体系就是结合大中型企业的特点而设计的,而小企业的特点是和大中型企业的特点是明显不同的,那么在业绩评价指标上就应该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也就是二者的指标集合理论上不应该是包含的关系,至少应该是相交的关系,也就是说有些能反映小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并不包含在这个既有的指标体系中,而这种筛选方法筛选出的指标的代表性就很受限制了,构建出的小企业业绩指标评价体系的完善性和实用性就很受质疑了。因此在对一些特殊行业的业绩指标体系进行构建时,既要考虑到他们的共性还要考虑到他们的特性。既要从既有范围中精心筛选,又要考虑筛选出的指标是否全面,是否还需要将一 些特别的指标纳入其中。第三,李燕玲(2007)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借鉴现代评价方法中常用的经济增加值(EVA)、现金净流量评价法,采用传统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两条线来设计业绩评价指标将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重点放在对利润、EVA和现金流量指标的综合上,以克服传统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缺陷,实现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第四,贾国军、巩娅玲(2007)针对政府主体,国有独资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评价客体,对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进行了修正和完善,主要是增补了一些业绩评价指标。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认为企业不应对因承担社会职能而发生的成本、费用等指标要素发生额负责。相应由于政府的政策而形成的垄断收益和政策收益也不能视为企业的经营成果。理论上来说,这是说的过去的,但是在实际中,对于某些企业来说区分政策收益、政策成本也是不容易的,而且这样的企业也不占少数。但是这种思想,对于一般企业业绩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还是有启示的,对于企业的收入中的政策性收入与支出,是不是应该从企业的收益与成本中剔除呢?因为这部分成果本就不能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经营能力。第五,王俊飚、池国华、张硕(2008)将评价的主体定位在中小投资者,评价的客体是我国的上市公司。结合中小投资者的特点,作者提出了评价指标选择所应遵循的几项原则:一致性、客观性、可比性、经济性、及可理解性。进而通过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选择出适合中小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的指标并对各个指标的权重也加以了确定。对于这种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方法,本人是存在质疑的,本文认为,这种方式下构建的指标体系只是中小投资者眼中的合理的指标体系,主观性很强,而不是客观上,最能反映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指标体系。虽然调查问卷的对象基本上都是与会计有关的人员,但是他们的水平毕竟有限,又怎么能确保他们眼中有效的指标真的就有效呢?但是文章启示在构建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该首先要考虑到评价的主体和评价的客体,否则在实践中的实用性就很差了。本文针对中小投资者而提出的经济性原则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思想,是值得借鉴的。第六,张立军、罗珍(2008)认为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的选取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综合评价的结论。传统的指标筛选方法都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单纯的主观方法(例如专家评议法)主观随意性太强,而单纯运用统计学方法往往造成各类评价指标分布的严重不均衡,而且指标体系的经济意义难以解释。所以作者就提出了一种主客观结合的新的指标筛选方法,兼顾了指标的代表性和全面性,基本克服了上面所提到的问题。
  (三)分发展阶段视角 张培英、马海鹰(2008)认为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财务特征、战略目标、关键成功因素和业绩评价关注的程度是各不相同的,相应的业绩评价指标也应该是不同的。作者就通过对现有的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的比较和分析,结合企业在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针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分别设计了适合的企业业绩评价模式。作者特别指出文章的目的是为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提供一种指导性的模式和思路,而不是提供一种具体的适用于任何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因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不同的企业组织背景业绩评价指标也应该是不同的。
  
  四、结论
  
  通过上述对我国学者对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的综述,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可以判断今后学者的研究重点应该是对非财务指标的深入研究,及非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的搭配研究上。此外,可以看到大多数的研究只是提供了一个基本平台及方向,至于实际中具体企业的应用,还需要具体考虑,这就为企业的应用带来不便,但是理论毕竟只能为实践提供方向性指导,越是具体指标体系应用范围就越窄,至于这中间的度的把握,还是需要研究者进一步分析探讨的。我国学者的研究目前还停留在对国外较为流行的指标评价模式的中国化上,而几乎没有学者或实务者特别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构建出一种纯本土的指标评价模式,本文认为这是颇为遗憾的,也是缺乏创造性的体现。当然这可能是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还不是很长,相关学者或实务者,研究的时间也还不是很长的原因,本人认为拿来的东西即使国家化的再好,也改变不了其设计本质和前提。而我国和西方的最大区别即在于此。所以本人认为最终目标就是用自己的实践与思维构建起真正适合我国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时间的仓促,本文在参考的文献数量方面还远远不够,可能造成个中观点带有某些片面性。将会在以后的继续研究中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