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心灵——小孩不笨观后感

 《走进孩子的心灵——《小孩不笨》观后感》

  《走进孩子的心灵——《小孩不笨》观后感》

   前不久,看了《小孩不笨》这部影片,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小孩变笨了、为何偏偏要用《小孩不笨》这个片名来强调我们小孩真的不笨呢?通过对这部影片的初步了解,我总觉得难道是因为我们当前教育方式的不当而导致了一个原来不笨的小孩变笨了。在这部影片当中,也恰恰把我们当前的教育问题及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体现地淋漓尽致,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1.家庭教育的不当。作为家庭中一份子的孩子,他们的行为举止是受到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的。家庭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内心最需要什么?只有孩子自己最清楚,并不可能老是用家长的想法取代他们的想法。倘若老是用家长的“脑”去替代他们的“脑”,我想这孩子不“笨”才怪呢?

  2.学校教育的偏差。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在影片当中,学校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是采取了‘体罚“的方式。应该讲,这种方式是有利有弊的,但是学校老是采取这种教育方式,试问一下:你是在审问犯人还是教育学生啊?这样会严重地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甚至会使学生对学校产生一种恐惧感。

  3.家庭、学校对孩子的关爱过少。在家庭中,父母由于工作的忙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久而久之,会使孩子觉得父母不爱他,在家庭当中会感到孤独和寂寞;而学校如果对学生是一味的惩罚而缺少关爱,被你”压迫’久了,难道不会反抗、叛逆吗?

  4.教学方式的不当。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与老师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像影片中讲到的在新加坡上中文课,老师总是单纯使用中文一种语言上中文课,这样在语言沟通方面本身就存在障碍,根本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的、方式改革,也确实值得我们的思考。

  5.经济与教育不同步(教育落后于经济)。我觉得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影片中讲到的新加坡那样经济发达的国家也会出现如此落后的教育方式。的确,我们承认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发展教育,使我们的教育赶上经济的步伐,而不是一味地认为,经济好,教育就一定好!这是很荒唐的。

  从上边讲到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等方面出现的偏差,我觉得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忽视了被教育者(孩子)自身的作用。所以我强烈地呼吁,我们的教育应当以学生(孩子)为中心,走进孩子的心灵,还给孩子的“话语权”。聆听孩子的心声,给他们真正的关爱,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建议:

  1.在家庭教育方面,首先应当给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这是最基本的外部条件;其次,家长应当多与孩子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必要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这样孩子才会真正地感受到父母给予他的爱及家庭的温暖!

  2.在学校方面,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地完善沟通机制。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时,应当以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标准。此外,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多倾听孩子的反馈意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尊重他们的人格,使孩子在教育中健康成长!

  3.作为孩子自身,应当善于表达自身的想法,合理地宣泄自己的情绪,主动向家长、老师、朋友交流感情,从而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

  4.作为国家、社会等方面,应当不断地关注、重视教育。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使教育在一定的经济支持下更好地发展,也通过相关教育政策的指导,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走进孩子的心灵,聆听孩子的心声。多给孩子一点关爱,多给孩子一句肯定,这样我们的孩子或许就不“笨”了,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在充满爱和智慧的天空中像雄鹰一样自由地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