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兴趣入手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为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提供了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教学活动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完满地达到教学教学目标。在小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主体意识,培养主体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一、创设宽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学生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需要激励、推动他们去学习的内部动力,达到学习目的。而这种内部动力产生于学习的需要和愿望。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和愿望,就会出现一种激励、推动自己去学习的心理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和小学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创设引人人胜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要因势利导,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的兴趣因素,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活跃的课堂气氛,采用直观教学手段,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疑问、创设悬念、故事引入、游戏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教师可出示四种图形组成的“角叮当”图,让学生说出各种图形的名称,然后由“角叮当”带领大家游角王国,最后让学生数出“角叮当”中共有多少个角。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角的认识”的学习活动,把自己置身于数学知识的奥秘之中。
  二、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为生活服务,这两者相互依存。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启发他们思考,并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释,使学生兴趣横生。例如,“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其它现状的轮子行不行?”还可以把生活中用到的数学知识,如按比例分配电费、水费、计算储蓄利率、日常买东西等这些天天遇到的问题编入练习,这些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实际问题,都发生在学生身边,充满生活情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又如我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课前先让学生和家长到超市购物,感性认识购物需要人民币,并记住所买物品的价钱。上课时让学生说说如何购物的,为学习人民币作好铺垫。课上又让学生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从中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使用到人民币的地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三、加强学法指导,激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学之有法才能学之有效,学之有效才能学之有趣。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需,而授人以渔,终生受用不尽”。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很强,在教学时应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特别是数学思维通过主动学习、自觉探究、合作研讨,从而获取知识,得出结论。然后教师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安排学习,再根据反馈情况及时纠正,这样,为全体学生扫清障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例如,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发现:“148”把一个百平均分成四份,每份不够一个百(即百位不够商1),问题出现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通过讨论,找到解决的方案:可以把一个百拆成10个十,与4个十合成14个十,再除以4,每份是3个十。这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而且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四、获得成功体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因为只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才会有真正的、内在的、高层次的提高,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写3个“1”,提问:这三个1相等吗?回答相等后教师用等号连接。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O成10;在第三个l后面添写上两个0,成100,再问:现在这三个数相等吗?教师的提问就立即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积极思维之后,基本能回答。学生在“相等”、“不相等”、“相等”的变化过程中,尝到思维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主动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的智力能得到开发,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发展。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依据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学生踏进数学大门,就会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必须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内部的积极性,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善于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学生爱学、能学、会学,从而切实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