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初探|初中文言文大全加翻译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文言文在当代中国却处于尴尬的地位,不但口语不讲文言,连书面语也鲜有用到。中国整个社会汉语水平的持续恶化同整个社会环境轻视文言,同文言教育的血脉被切断是密切相关的。因此重视文言教育刻不容缓,特别是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更应该鼓起一腔热情探讨文言教学的出路。
  文言文同现代汉语相比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它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它比现代文更适合背诵。我们读文言作品,都会感到文言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句子和篇幅都比较简短,因而比现代文显得干净、充实。还有文言大部分使用的是单音词,而到了现代汉语里,许多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了。如“安”“本”“诚”几乎每个文言实词到现在都要写成好几个字。相同的内容,文言的表达往往更短小精悍、干净利落。中学课本选用的背诵文言字数一般在三四百字,学了三年也只有区区三十来篇。这点背诵任务对于我们现在的学生是完全有能力有时间做到的。初读文言文,我们会发现相对白话文,很是生涩拗口。一看就让人退避三舍,但一旦把文言熟读读懂读透,就感觉朗朗上口,很富音乐的美感。如《归园田居》、《滕王阁序》、《阿房宫赋》、《秦论》都是句法整齐,声音和谐,自然是读来顺口,气势十足,十分便于记诵。文言文的另一特点就是讲求蕴藉和模糊性。中国古代文人写文章总讲求意义含蓄有余、含混模糊的朦胧美。总不把话说直讲透,而是话中有话,往往是在表面意思之外还隐含作者的另有深意。这其中曲折的意味当然不能靠老师在课堂上通过科学理性的分析告知学生,本身的难以捉摸的模糊性就不可能以确定的面目显现。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文言文教学岂一个言传了得。此中的真意只能靠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象学习王勃文采丰盛的《滕王阁序》,其中有大量的典故和抒怀,如果我们逐字逐句分析就变的索然无味了。象我们学习李商隐意味曲折的《锦瑟》,如果我们老师能讲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知是学生的幸运还是悲哀。所以学习文言文只能多读多积累,多诵读多积累了其中的意味自然能通晓领悟。
  文言知识的掌握规律同数理化的学习规律是恰恰相反的。学数理化是先掌握解题方法就是先知其所以然,然后推演出答案,也就是说学好数理化要懂的举一反三。然而语文学习的过程却是先知其然,而且是先大量的知其然,也就是先要大量的背诵积累,才能知道何以为其然。我们现在的文言文教学走的完全是理科的路数,许多老师拿到一篇文章,总希望每字每句的细讲,不厌其烦的讲。还天真的认为我讲过这词有几种意思,学生以后碰到这词也会迎刃而解。比如一个“见”字,学生只有积累了大量的例子后,才可能领悟到“见”字有动词接见、名词见解、代词我、介词被等意思。而不是靠老师讲解少数的几个典型例子所能掌握的。所以学习文言文途径必须是先诵读,先积累大量的文言材料,然后再反复的吟读,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最终达到掌握语言及其规律的目的。而且背得越多,你的文言思维就越逼真,越有效,越不受现代文的羁绊。
  在逼真的文言语境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古汉语的语法规则自然不在话下。比如记诵了“宋何罪之有?”“惟命是听”“惟利是图…惟马首是瞻”便自然通晓用“之”、“是”可将宾语提前的规则。熟读了“刑人如恐不胜…藉吏民,封府库”“以绳天下之梅”便自悟两个名词连用,其中必有一个活用为动词的语法规则。积累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赂者以赂者丧”“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就能自悟“以”有作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做“因为”、“由于”解释的规律。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背诵对语汇材料的积累、增强对文句的整体感知。比不厌其细的讲解所起的作用更大。诵读,就是通过记诵别人的语言,在心中愈积累愈多。随着年岁的增长再不断的反刍、发酵,发现这些诗文的文意、意境,时时萦绕心头,如此切合自己的心意,自己所想所叹总可以在古人那里找到共鸣。这些铭记与于心的诗文必将成为学生一生知识应用和创新的源头活水。
  当然中教学中,诵读文言文除了让学生较轻松的完成任务之外,还应注意诵读方式要灵活,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喜悦。特别是后者,因为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紧密联系的:一般讲,学习动机强烈,学习有兴趣,学习效果就好;反之,学习成绩差,学习动机及兴趣也就相应的会减弱。所以学习成功足以使学生感到满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意识的设计不同难度的诵读要求,尤其对于中下程度的学生,让他们也有充分展现自己诵读能力的机会,促使他们对诵读感兴趣,对完成任务充满信心,并力求去获得优异的成绩。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新”字的“诱惑”下,文言文的教学改革实践花样百出。对此我认为,在人心浮躁的环境里,更应该汲取传统文言教学中的合理内核,回归语文学科本质的属性。在上文我一直强调诵读教学,这似乎与当下日新月异的教育理论不合,但只要我们是借鉴传统文言教育的精神,而不能完全照搬传统,从而去除其统消极的影响,就会发现诵读教学在无论在古今都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