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词语作业方式重组之策略]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汉语字词难度大、数量多,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积累。使用表音文字的民族,小学阶段识字和语言教学就基本过关了;而学习汉语,到了中学阶段还有识字、增加词汇量的任务,故词语作业仍占一定的比重。初中语文课是一门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并在思想情操上受到良好熏陶的课程。”祖国语言文字是思想情操的载体,词语教学没有落实好,尤其是词语作业不作适中处置,思想情操的熏陶必将受到影响。同时,无论是阅读、写作训练,还是听说训练均以词语训练为基础,没有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要进行各种能力训练,收效都将会甚微。
  
  一、当前词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构成任何一种语言的核心和主体都是词汇。这一点认识,在外语教学中绝不成问题,教师和学生都会把每节课应当掌握的词语,作为授课和学习的中心与重点来对待。但我们汉语教学与之简直有天壤之别,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词语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小学教师比较重视词语作业以外,初中开始直至高中,词语已不再是语言的珍珠宝贝,相反却成了教师的“绊脚石”和“拦路虎”。于是乎,老师们在蜻蜒点水似的正音释义后,往往就把它们置之脑后而急于大讲“分段”和“主题”了,很少对词语进行“遣词造旬”、“编造语段”、“赏析”等训练。从学生的作文现状看,“词语贫乏疰”已成了一大通病与顽症,读错字音、写错字形、用错词语这些现象屡见不鲜。再加上考试指挥棒的负面导向,词语作业也与其它一些学科作业一样陷入“题海战术”这个怪圈之中,致使整个词语作业训练体系中教师的主观随意性较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以充分发挥,对词语的识记、理解、运用主要靠量的机械重复达到目的,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词语作业方式急需重组势在必行。
  
  二、词语作业方式重组的具体措施
  
  词语作业内容不仅指课内词语作业,还指课外积累、运用词语的各种措施(如写日记、做读书文摘等)。这两者均应重视,使之相得益彰,否则将会影响学生词语的掌握。因后者许多文章皆有涉及,故本文不再赘述,着重论述词语作业方式重组的一点措施。
  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的简单相加。据此,笔者将过去单一、孤立的各种词语作业方式(如注音、释义、抄录课文原句、赏析、造句、编造语段等)进行有机地重组,即根据文章内容和教学目标找出文中重要的若干词语,从“注音”、“释义”、“录课文原句”、“赏析”、“造句”、“编造语段”六个维度对每一个词语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训练,并要求围绕一个中心,把一些重要的词语连缀成语段,以期产生“1+1>2”最优化的效应。
  以初中语文《中国石拱桥》一文中的“惟妙惟肖”词语作业为例:“惟妙惟肖”:〔注音〕:惟妙惟肖(xiào)。〔释义〕:形容描绘得精妙逼真。肖,相似。〔原句〕: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赏析〕:写出这些石刻狮子精妙逼真的特点。〔造句〕:古典小说《红楼梦》里的许多人物形象被作者塑造得惟妙惟肖。
  然后要求把“惟妙惟俏”与文中“巧妙绝伦”、“古朴”、“推崇”几个词语连缀在一起,编造一个语段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其地位。
  其中“注音”、“释义”训练重在对词语的识记和理解,是“运用”的前提。“运用”训练按感知性阶段和创造性阶段这两个步骤进行。“抄录课文原句”训练是体现传统的语文教学“词不离句”之说,目的是让学生懂得词语在具体语境中如何遣词造句,对该词语有一个感性认识,这一过程在教育心理学上属于感知性阶段。
  “赏析”主要是指欣赏、品味文章中优美、精辟的词语,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造句”训练是为能学以致用,让学生渗透自己的意志、情感、评断,使这些词语融入他们自己的言语库存;同时,通过造句训练,还可掌握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提高语言表达的运用能力。这一过程故可称为创造性阶段。
  在以上训练基础上还可以进行“编造语段”训练。所谓“编造语段”是指选择一些重要的词语将文章的内容简要地复述出来,也可以重新确立一个中心,自编一段话。
  词语作业布置时,教师在方法上须作些点拨,讲求“授之以渔”。上面作业方式中,“释义”训练可谓关键性的一个环节,因而告诉学生理解词义的不同方法:①分析语素,因为有些合成词的词义,就是这个词中各个语素的意思的总和;②如是形声字,从形旁辨析字形、字义;③如是会意字,从组成汉字的各个偏旁去理解意义;④借助同义词或反义词去理解意义:⑤从比喻义或引申义的角度去理解词的具体意义;⑥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对词的意义加以生动形象的描绘说明,加深印象;⑦通过领会与该词意思相似的某诗句的意境理解其义,等等。如布置谢稚柳的《难忘寄园情》一文词语作业时,可以讲授如下方法启发学生:①权作――从解释“权”(暂且)和“作”(当作)两个语素的意思,进而理解整个词的意思;②驰骋――先从这个词的形旁“马”分析本义,然后从引申义的角度理解其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③疾言厉色――通过对“说话”和“神色”两个方面生动形象的描绘解释其义;④茅塞顿开――可以从它的同义词“忽然开窍”、“恍然大悟”去理解其意义,也可以通过领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诗句的意境去理解其义。学会解词方法,不仅教材上的许多词语不再需要死记硬背,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学生还能练习解释一些新词,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终达到教师不教而学生自能学之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