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背景 交代背景,顺势展开

  交代背景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先交代事情发生的背景,介绍人物的生活背景、经历背景等内容。这里的背景,包括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情的起因、地理环境、社会环境、风俗习惯、人物的家庭状况、人物身份信息、人物身世和生活处境等。通过交代这些内容,一是可引出要写的重点内容;二是让读者从整体上把握记叙的内容,使叙述更全面和清晰;三是可起到衬托所写事件或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四是增加文章的生活气息。交代背景法,可能是最“常规”的文章开头方法之一,也可能是最“自然”的开头方法之一,很好掌握。用这种方法开头,文章会显得中规中矩、端庄严谨、自然从容,给人留下生活积累丰厚、写作功底扎实的印象。
  
  1 开头交代食物的来历。
  
  以“物”为核心的记叙类文章,常用这种方法开头。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冰心《荷花・母亲》)
  这篇文章的记叙核心是院里的莲花。文章一开始,作者首先交代背景性内容:莲花的来历。这个开头很自然,也使文章内容显得真实,有生活实感。“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这个句子看上去很平淡,却含有生活信息,有情感色彩。这篇文章也可用其他方法开头。比如,一开始就直接写院里有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不交代莲花的来历。这样开头可能会显得更简洁。但亲切感会淡很多。
  
  2 开头交代事情发生的环境。
  
  包括地理环境、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内容,以“事”为记叙核心的文章常用这种方法开头。我们看看鲁迅《社戏》的开头:
  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健康,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唐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这个开头介绍了事情发生地的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背景性内容,不仅交代了叙事中一些必须交代的因素,也让读者对事情发生的环境有一个整体印象,一开始就感受到特定环境里的淳朴民风,为下文的展开作了铺垫。莫泊桑写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开头先写福楼拜家在哪里、屋里多么简陋,用的也是这种开头法。福楼拜家环境的“简陋”,与他家满座的“高朋”,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福楼拜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3 开头交代人物的身世或生活处境。
  
  以“人”为记叙核心的文章常用这种开头法。
  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他做信客还有一段来历。(余秋雨《信客》)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王安石《伤仲永》)
  上面两篇文章的开头,都是首先介绍人物的身世。了解人物的身世背景,对理解人物的言行、性格、心理等内容有重要帮助。所以,写以“人”为核心的记叙类文章,一开始就介绍人物的身世背景,有时是必要的,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莫泊桑的另一篇文章《我的叔叔于勒》,曹文轩的作品《孤独之旅》,一开始介绍人物的家庭情况。用的也是这种开头法。
  用交代背景法开头的文章有很多,这里只是就以“物”、“事”、“人”为核心的记叙文,分别举了几个简单的例子。用交代背景法开头。要把握几个要点:一是交代背景要简洁,不可过细,一般应是“略写”;二是交代的背景要与文章的记叙核心紧密相关,不可游离:三是注意背景介绍与重点展开之间要有衔接,不可“断裂”,必要时需设置过渡性文字,使文章能顺势自然地接续和展开。如《社戏》开头一段的最后一句“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信客》第二段最后一句“他做信客还有一段来历”等,都是交代背景后,为顺势展开记叙设置的过渡性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