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迷芦苇荡 [《清甜的芦苇荡》评改]

  不知什么时候,校园里有了柳笛的声音,①这声音,不由让我想起了在乡下的生活,想起了那片芦荡。   芦苇荡长在村西的石汶河边,大概有四五百亩吧,密密麻麻,一片碧绿,曾给我无限的遐想。②可惜,由于泥沙淤积,几年前这片芦荡就已消失了,但我却时时记起它。
  记忆中的芦荡总是与粽子和清凉的井水连在一起。我们那儿出产的苇叶,又宽又薄又长,还带着一种特殊的香气。每到端午,大人们总要为我们打几把苇叶,包几个粽子,那粽子很大,那叶儿翠绿,把米粒也染绿了。趁热咬一口,满嘴是说不出的清香,总觉得吃不饱、吃不够。③夏天,到河里游泳,预先削两根芦苇接在一起,在较粗大的苇节上部掏个小洞,然后把这两根芦苇挂在井水里。④热了,渴了,提上来,就着小洞猛吸一口,一股凉气顿时传遍全身,清爽极了!⑤细品那井水,又醇又甜,⑥为这,不知多喝了多少水。
  那时候,最盼望过夏天,到了夏季,就可以捉苇喳鸟了。几个人结伴,顺着那鸟儿“喳喳”的叫声,摸向芦荡深处,个个提心吊胆,不止是因为怕惊动鸟,更是怕大人说的獾猛地窜出来,可从没见过那獾什么样子。苇喳鸟是从没捉到的,运气最好的时候,也就捉几只雏鸟,掏几个鸟蛋煮煮吧。⑦雏鸟光光的身子,鹅黄色的嘴巴,嘴巴每张一下,细长的脖子便抽动几下。⑧再就是捉螃蟹。扯根细苇顺着河堤找蟹洞,找到了,把苇杆轻轻插进去,只要苇杆晃动,那就是有蟹了,然后往洞里灌水,那蟹就会自己爬出来,再捉就容易了。
  几次梦里又到了芦荡,却再也吃不到那绿粽黑蟹,喝不上那醇香清凉的井水了。⑨
  那片清甜的芦苇荡啊!⑩
  
  [教师评改]
  
  少年的生活,总是那么令人向往,尤其是少年时一些有趣的事情,可能一辈子都让人忘不了。抒写对少年时生活的感受,抒写心中的那份甜蜜乃至神秘,也就成为学生作文中经常涉及的一种题材。这类文章,写法上一般采用记叙为主,夹以抒情或融情于景的方式,由于内容熟悉,又有着较深的生活感受,所以,学生写来一般都能得心应手,描写生动,感情充沛,容易出现一些佳作。
  本文就是这样一篇习作。作者把对少年生活的回忆集中在了村边的芦苇荡中,选取了几个有趣的场景来写,抒发了心中对那段生活的留恋、向往之情,感情真挚,文笔比较生动。原稿的写作是建立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之上的。“用芦苇喝水”、“捉鸟”的细节描写也比较生动,但有些地方似乎还欠梳理,缺少琢磨,写得不够精当。
  文章要生动,应注意把场景描写与自己的切身感受结合起来。原稿描写雏鸟及捉蟹后,就缺少了对自我感受的抒写。(修改稿中去掉了对雏鸟的描写,从“围绕中心组织材料”这一点看,似更好一些。)另外,从前后关联的角度看,“用芦苇喝水”与“捉鸟”两个场景如放在一段来写,更为恰当。
  语言要生动,还要注意克服一种片面的认识,即华丽的词句用得越多,文章就越生动。事实上,语言生动与否,要看对内容的表达是否恰到好处,而不能只看词句本身。朴实而又蕴涵深情的语言,同样是生动的,富于表现力的,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遍数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回忆性记叙文,如《背彩》《小橘灯》《藤野先生》等,哪一篇的语言不具备这样的特色呢?如此看来,文中个别语句稍显造作。
   另外,这篇文章在结构布局方面,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虽然有这些缺点,但从总体上看,文章感情真挚,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有些地方写得比较生动细致,墓础是不错的,经过修改,会成为一篇声情并茂的好文章。下面,主要从语言、结构两个方面,顺着原文,提一些具体的修改意见:
  ①“不知什么时候”,如改为“仲春时节”,表达将更为确切。对柳笛的声音应加以描摹,以与后面的“这声音”呼应。
  ②“密密麻麻”可以去掉,芦苇本身是丛生的。在“一片碧绿”前,可加上“放眼望去”,以前后照应。
  ③“吃不饱、吃不够”有些过了,另外,可否与现实生活比照一下,以突出对过去生活的向往。
  ④“挂在井水里”不够准确,可以改为“挂浸在井水里”,这样就确切一些了。
  ⑤、⑥句表达重复,可以合为一句。
  ⑦前面写“从没捉到”,后而写“捉几只雏鸟”,矛盾,应作修改。
  ⑧可适当加一些个人感受。
  ⑨原稿是对上文的总结,同时照应第二段,感情的表达不够充分,过于呆板、直露,可否改成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以留给人余味。若此, ⑩处末段就可以去掉,以免画蛇添足。(修改稿此处做了改动,并因此改换了题目,也可。)
  总体来看,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围绕中心来作修改,要看句子是否突出了生活的趣味。
  另外,从结构上看,原稿也应作一些调整,似应从下面几点入手,以使文章更为清晰。
  1.第三段如只写芦荡与粽子的联系,眉目会更清晰一些。
  2.“喝井水”、“捉鸟”两个场景可合为一段,因为它们都发生在盛夏时节。
  3.“捉蟹”一节可再添加一些其他类似的内容,另成一段。
   (评改教师李德育)
  
  [改后作文]
  
  醉人的芦苇荡
  ◆李 鹏
  
  仲春时节,校园里便有了柳笛的声音,“呜……呜……”,单调却悠长。这声音,不由让我想起了在乡下的生活,想起了那片芦荡。
  芦苇荡就在村西的石汶河边,大概有四五百公顷,放眼望去,一片碧绿,曾带给我无限的乐趣,引起我无尽的遐想。可惜,由于上游造纸厂造成的污染和泥沙的淤积,几年前,这片芦荡就已消失了,但我却时时记起它。
  记忆中的芦荡总与端午的粽子连在一起。我们那儿的苇叶,宽、薄、长、绿,似乎还有一种特殊的香气。每年的端午,大人们总要打几把苇叶,煮一些粽子。打开来,米粒都带着绿意,趁热咬一口,满嘴说不出的清香。这几年在城里,虽也经常吃到各样的粽子,但总觉没那份味道,那种清香。
  夏天,是芦荡最好玩的季节。到河里游泳,预先削几根芦苇,在较粗大的苇节上部掏个小洞,然后把这些芦苇挂浸在水井里。累了、渴了,提上来,就着小洞猛吸一口,一股凉气顿时传遍全身,又醇又甜的井水,让人感觉清爽极了!还可以捉苇喳鸟。几个人结伴,顺着那鸟儿“喳喳”的叫声,摸向芦荡深处,个个提心吊胆,不止是因为怕惊动鸟,更是怕大人说的獾猛地窜出来,可从没见过那獾什么样子。会飞的苇喳鸟是从没捉到的,运气最好的时候,也就摸几只有着鹅黄嘴巴的雏鸟,拾几个鸟蛋罢了
  到了秋天,水少了,就可以逮小鱼了。在水中的沙洲上挖一条窄窄浅浅的小沟,让河水流过。当有鱼儿游过时,前后一截,鱼儿就被捉住了。小鱼细细的身子,闪闪的鳞片,是可以养很长一段时间的。再就是捉螃蟹。扯根细苇,顺着河堤找蟹洞,找到了,就把苇杆轻轻插进去,只要苇杆晃动,那就是有蟹了,然后顺着苇杆掏进去,窝中捉蟹,十拿九稳。
  很想再回到芦苇荡中去温习我的童年,却永远也不可能了。唉,那片让人心醉的芦苇啊!
  
  [学生感想]
  确实是那柳笛的声音勾起了我对老家、对村边那片芦荡的怀念,当时,觉得似乎有千言万语要说出来,放学回家后便写了这篇文章。写完之后,作了较多的修改,本以为已经是完美无缺,没想到,还是出现了一些差错。这次修改作文我有两点收获:一、语言生动必须建立在对真实生活的仔细观察、认真琢磨之上。比如“捉蟹”一节,向蟹洞里灌过水,但螃蟹是没有自己跑出来过的。原稿中那样写,是为了生动些,却背离了生活的真实。二、对语言生动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以往一直认为用的词多就是生动,现在看来,朴实的语言同样可以达到生动的效果,关键要看是否能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感受。今后作文,要在这些方面多下些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