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观后感700字

  篇一:《大国工匠》观后感》

  《大国工匠》观后感

  宝剑锋从磨砺出。我在收看该系列节目时,发现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技艺精湛,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般精准,令人叹服。他们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大国工匠,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给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高凤林如此高超的焊接技术,不由人不折服!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是践行劳动精神的最好引路人。他们以其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在节目里,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广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是0.24毫米。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深海钳工管延安在工作时,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缝处间隙误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他曾说过“装好了也要拆,拆了在装,这是为了手感”。因为执着,坚持,求学。他成为了一名大国工匠。

  所以我们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工厂有千万家,但你从初期学的工种可能只有一种,无论你在那个工厂工作,你干不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不会吃上饭的。只有你热爱了你的工作,你才能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好,你才能提高你的技能,你才有立足于企业的本钱,如果你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不出一定的价值,到任何一个单位都不会收留你的,现今的企业,没有任何一个单位愿意收留一个闲人的。无论你从事任何工种,都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自我约束和要求自己,把自己培养成高技能人才。

  因此我以后一定努力好好学习,学习他们的刻苦认真精神,把这些精神应用到我的专业课学习中来,刻苦扎实的学习专业课知识,在实训时积极认真参加实训,多练习,以创造出一个优异的成绩而努力!

  篇二:《大国工匠观后感》

  观《大国工匠》有感

  《大国工匠》,讲述那些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钳工胡双钱的手,工作30多年来,老胡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很多老胡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胡双钱

  捞纸工周东红的手,经他手捞出晒成的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30年来,周东红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周东红

  在工作时,管延安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缝处间隙误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港珠澳大桥钳工 管延安

  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孟师傅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 孟剑锋

  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板牛皮纸一样薄,一条LNG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张冬伟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美无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 张冬伟

  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从事该工序的工人全国不超过10人。他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44列高速动车组,奔驰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000圈。——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宁允展

  焊工高凤林35年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的推动下顺利飞入太空,其中就有送嫦娥卫星去月球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记录。——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特种熔融焊接工 高凤林

  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在中国,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

  大国工匠,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蜜蜂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等等。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给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高凤林如此高超的焊接技术,不由人不折服!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是践行劳动精神的最好引路人。他们以其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大国工匠观后感700字}.

  我们以后一定努力好好学习,学习他们的刻苦认真精神,把这些精神应用到我的专业课学习中来,刻苦扎实的学习专业课知识,在实训时积极认真参加实训,多练习,以创造出一个优异的成绩而努力! 以做一名合格的中职学生而努力!以顺利进入公司实习而努力!

  201015

  篇三:《《大国工匠》观后感》

  《大国工匠》观后感

  今天,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央视新闻推出的一档《大国工匠》节目,讲述了那些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的震撼而又感人的故事。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的焊接技术,不由人折服。

  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的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錾刻大师-孟剑锋师傅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也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零失误,他的标准是追求零失误。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顾秋亮,被誉为两丝钳工。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在中国,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

  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广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是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宁允展,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从事该工序的工人全国不超过10人。他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44列高速动车组,奔驰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000圈。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张冬伟 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板牛皮纸一样薄,一条LNG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张冬伟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美无缺。

   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周东红,经他手捞出晒成的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30年来,周东红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

   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他在工作时,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缝处间隙误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感谢学院领导组织的这次观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而在学习中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知识,我们要不断地进步,争取做好自己。

  篇四:《大国工匠观后感》

  《大国工匠》观后感

  信息系张晓晓

  2020年6月15日下午,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在三楼会议室观看了纪录片《大国工匠》,八位国宝级别的工匠,用其令人折服的工业技能、令人敬佩的敬业之举,俘获了社会的“自豪心”与“热心”。大国有此“极品”工匠,当是国家之福;而社会媒体的广泛宣传,更是让“德技”之美,化成一种“劳动”共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说行业不同,但是,对于这些在技艺上有大成的“工匠们”来说,今日的辉煌,是“道德”累积的硕果。为人不易,为工作更为不易。由这些“大国工匠”延展开来,我们的各行各业,不论职业种类与薪酬、地位高低,都有一批“道德”的坚守者。他们将职业化为一种生活信仰,用一生的时间,在敬业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不论收获。正是这种辉煌与光环下的“静守”,让这些工人劳动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有德之人,总不会让社会失望;对于工人行业来说,“德行”还需“技能”陪衬。若无“技能”相佐,梦想极有可能变为“玩笑”,若有“技能”相佐,梦想代代累积,永远不会成为“空谈”。从两弹一星的研发成功,到今日中国,能工巧匠层出不穷,在技能上的深入研究,让我们的“中国制造”,开始由代工转为知识成果。于是,一个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逐步崛起的“技能”大国,在各行各业的精英和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下,逐渐由默默无闻走向了“世界舞台”。

  有“德”无“能”,极容易落了技术下风,失却说话的“底气”;有“能”无“德”,极容易走上歧途,一发不可收拾。对于职业人来说,我们需要强烈的“职业道德”来指引方向,更需要精湛的“技能”来夯实基础。“德行”与“技能”相佐,梦想就在脚下。

  劳动光荣,劳动铺就梦想前路。在《大国工匠》这一文艺精品身上,我们能看见工人们的敬业之德与高超之技。可以说,八位国宝级别的工匠,成就了《大国工匠》的艺术美;而浓缩了“德行”和“技能”的《大国工匠》文艺作品,又通过展示劳动之美,让坐拥“德技”之人,获得了应有的一份社会尊重。

  支撑文艺作品的,是文艺作品的价值取向和内容取舍;支撑我们中国梦想的,是“德行”之厚与“技能”之美。现代中国,就是在那一批批前赴后继、永不言败、技艺精湛的创造者手中,走向民族复兴的辉煌。《大国工匠》,是我们文艺界的骄傲,更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有“德技”常伴,何愁国家不兴?

  篇五:《大国工匠观后感》

  大国工匠观后感

  《大国工匠》是2020年“五一”开始,央视新闻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等8位不同岗位劳动者,“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大国工匠,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蜜蜂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等等。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给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高凤林如此高超的焊接技术,不由人不折服!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是践行劳动精神的最好引路人。他们以其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在这个五光十色、极致物欲横流的当下,对这些成功的工匠们也少不了几倍工资、几套房子、几多升迁的诱惑。但是,他们都没有为此所动。因为他们的共同和特殊点,不仅在于技艺精湛,而且在于有一颗热爱祖国,对所从事的事业的爱心和忠心,有一种令人高山仰止、富有职业操守的“工匠精神”。高凤林的话,代表了大国工匠们的心声“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 这群不平凡劳动者的成功之路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

 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技艺精湛,令人叹服。他们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篇六:《大国工匠观后感500字》

  于平凡中铸造不平凡{大国工匠观后感700字}.

  ——《大国工匠》观后感

  中央电视台 《大国工匠》栏目讲述了八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制造神话。钳工、捞纸工、殷瓦焊、研磨工、载人潜水器组装技术,每一种工作无不于细节中体现精益求精的技术。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曾几何时,一说起“中国制造”,总是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来那些低廉的原材料,粗糙的初制品,廉价的服装、塑料制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输出即为中国攫取了用以支持经济高速发展的第一桶金,又让中国无可奈何的背上“低档廉价”的烙印。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真的就没有工匠精神,真的制造不出那些精益求精的艺术品,真的应用不了那些领先世界的高新技术么?每一个看过《大国工匠》的人都会愤懑的摇头,我们不缺精湛的技艺,我们也不缺高科技的技术,我们缺乏的正是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的追求与风险。正是社会的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让我们忽视了《大国工匠》精神的存在。

  《大国工匠》的精神,是由这样一群劳动者创造的——他们有些人没有上过高中,有些人不是名校毕业,有些人仅仅是最普通的劳动者,但是他们 每一个人都靠着对职业技能的完美追求,靠着对技术

  的忠实传承和钻研,靠着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坚守,与平凡的工作中掌握不平凡的技能,成为国家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个平凡的岗位都可以成就不平凡的事业。路遥为写《平凡的世界》阅读了近百部长篇小说,找来十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以及一种省报、一种地区报和《参考消息》的全部合订本仔细研究,多次往返陕北地区实地考察,甚至亲身体验矿工的生活,呕心沥血十年耕耘终于成就这一巨作,并获取茅盾文学奖。当有人问到路遥,你写这部书的时候想过会得奖么?路遥坦诚创作的时候没有那么多想法,若是急功近利便什么事情也做不好了。

  我们现在的社会正是充满着这样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气息,这种气息影响着每一个人,即便是教育行业也不能免俗。教书育人总是盯着考试成绩,培养人才离不开炫耀就业率,学习知识若没有一证在手就是浪费时间的瞎忙。仿若这些及格率、升学率、就业率成了考校学生、考校老师、考校学校的唯一标准。而我们最该重视的学生素质,个人能力、思想品德相对于应试能力来说就成了边缘地带。通过《大国工匠》我意识到,我们若是能够摒弃浮躁的思想,于细微处坚持传道授业解惑的理念,即便是普普通通的教学岗位也能够成就不平凡的世界。篇二观看《大国工匠》有感

  观看《大国工匠》有感{大国工匠观后感700字}.

  【第一篇】

  有一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国际劳动节之际,让我们向他们致敬!钳工胡双钱的手,工作30多年来,老胡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很多老胡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胡双钱

  捞纸工周东红的手,经他手捞出晒成的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30年来,周东红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周东红

  在工作时,管延安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缝处间隙误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港珠澳大桥钳工 管延安

  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孟师傅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 孟剑锋

  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板牛皮纸一样薄,一条lng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张冬伟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美无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 张冬伟

  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从事该工序的工人全国不超过10人。他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44列高速动车组,奔驰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000圈。——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宁允展

  焊工高凤林35年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的推动下顺利飞入太空,其中就有送嫦娥卫星去月球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记录。——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特种熔融焊接工 高凤林

  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在中国,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

  【第二篇】

  《大国工匠》,讲述那些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其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高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