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一英语教学中要注意搞好初\高中的衔接]高一英语语法归纳总结

  许多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普遍感到听不懂、念不顺、译不出;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师总觉得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高一上学期的英语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和初中教学的衔接,在查漏补缺和新旧知识结合的同时,强化语言技能练习,夯实语言基础知识。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调查研究,教师与学生共同调整
  大部分高一新生在中考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们的英语基础基本上处在一个合格的水平段内。但是,各人的学法有异,接受的能力不同,来自不同的学校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差别,因此,新组成的班级的水平仍然因人而异,最好的与最差的差距仍然比较大。如:有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观点比较新,在课堂上能够踊跃发言。而来自其它学校的就显得较为害羞,不善言谈。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不能不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假如不问情由,一开头就完全使用高中的新课本和高中的教学方法,只会导致部分学生的不适应和慢慢地掉队,甚至是两极分化的出现。导致这样的结果再采取补救措施将会事倍功半。因而,教师必须在起始阶段细致入微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弄清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毕业学校以及他们的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了解他们阅读的书籍和知识面。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分层次教学。
  二、 关爱学生,使他们智商与情商并举
  心理学认为,爱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每一位学生假如经常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对他个性的尊重,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产生积极学习英语的动机。研究成果也表明,好的教师仅有知识和技巧是不够的,更要有耐心、幽默和热情等良好的个性和情感态度。这是因为教师假如没有教好课的热情和教好学生的耐心,是不可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教师只有个人修养高,才会爱学生,才能乐于去寻找更合适的方法传道、授业、解惑。而高一的新生入学尤其需要关爱。因此,质量的保证,需要热爱学生,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研究证实,“在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学生总是喜欢态度和蔼可亲,布满师爱的老师上课。老师对学生的热爱与尊重,会促使学生萌发一种不学好英语就对不起老师的辛勤培育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习的爱好与自觉性”。
  三、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教学
  高一新生入学后,尤其对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和短文改错等综合能力考查题有些茫然。这是因为高中考查的方法与初中的迥然不同,高一刚入学的学生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高一第一学期应为“二传调整”的打基础阶段,重点突破语音、词汇和基础语法关,初步接触高中教学考查的题型。第二学期开始侧重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打基础阶段首先要帮助学生突破语音关,增强他们的词汇学习能力。不少学生不具备自学英语的能力,根本就不懂音节和字母组合读音规则,所以要引导学生从26个字母的发音开始,系统地复习48个音素,复习有关单词读音中的开音节、闭音节、r音节以及单词的重音、次重音、双重音等规则,并在随后的单元教学中,让学生来领读而加以运用和巩固。为了扩大和巩固学生的词汇量,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坚持每周对每一个单元的生词和短语进行1~2次听写方法巩固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1、以构词法为主线,拓宽词汇。2、以词义辨析为主线,新旧结合,广泛联想。3、要求每个学生预备一本背单词的手册,收集在每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碰到的生词,让他们收集那些生词后,再要求他们去查词典、资料或者是问老师、同学,弄懂了意思并加以记忆,下一周再对此进行检查,如听写或口头翻译等。这样,更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打基础阶段还要适时复习初中语法,逐步过渡到高中语法。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法知识,初中教师往往淡化了这一点,尤其不讲词性,句子的成分和句子的基本类型,这样导致学生上了高中以后一接触到复杂的句子就晕头转向。如:在高一学习定语从句时,许多学生连什么叫定语都弄不清,还谈什么定语从句呢?引导从句的词必须要作从句中的某一成分或是主语,或是宾语,或是表语,或是状语,或是定语,许多学生不知道从句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因而也就无法弄清楚引导词该做从句的什么成分了。
  培养英语的阅读能力应注重以下方面:一是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组织能力,合理地引导与指点学生,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速度。二是教师应经常给学生介绍说英语国家和地区的各种历史、文化背景知识,介绍英语读物的内容提要,教给他们使用各种参考书、工具书等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尽量排除来自学生方面由于缺乏背景知识而引起阅读理解上的困难。三是指导学生克服英语阅读中的心理障碍,跳过生词,带着“问题”去阅读。此外,要教会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组读或连读,点读和跳读等方法,也就是要尽量去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不必停留在个别的生词或语言点上,缩短阅读时间,以达到加快速度的效果。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方法,但也不是无章可循的。作为教师,要积极地了解学生、关爱学生;要不断地探讨教学的规律,提高教学的艺术,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教育教学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