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还可以推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帮助学生协调人际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应转变观念,建立新的教学目标;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主动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内容的评价体系。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健康状况大为改变。但是,现代的生活方式对人的心理压力急剧增大,对人类健康形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在教育界,心理健康教育已受到普遍的重视。而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提出:“人是身体方面与心理方面的一种和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然而,在具体的工作中许多体育教育工作者只注重了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忽视了学生心理方面的探究和磨练。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更需要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过硬的人才,所以在体育与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尤为重要。这必将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有益的催动作用,这也加快了创新教育的进程。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二、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胜利法。系列的手段,让学生不断地取得胜利,并得到周围环境的认可,以获得自信,坚定其必胜的信念,去迎接新的挑战,敢于面对困难的一种方法。其中,表扬是一种最常见、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在我们的学生中,其中不乏有一些因家庭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自卑、畏缩心理的人以及性格内向的人,他们不敢面对困难、害怕挫折、事事落于人后、做事缺乏信心,越是如此就越无法尝试胜利的喜悦,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最后形成对学习和生活缺乏信心、逃避现实的不健康心理状态。面对这种心态的学生我们应多采用胜利法,在其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他一个稍加努力就能取得成功的难度,让学生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成功,并及时的加以表扬和鼓励,再指点其正确的方式方法和提出新的难度。如此循环下去,他就会逐渐的树立信心,摆脱自卑、畏缩的心理。
  2、挫折法。所谓挫折法,就是让学生在其心理能够承受的前提下,经受一些挫折和失败,使他们在心理上逐渐增强抗挫折能力,以尽快走出心理低谷,增强心理调节平衡能力的一种方法。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形成了过于自负、自以为是的心理特点,而他们的父母怕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事必躬亲,甚至帮他们做值日做功课,也造成了他们养尊处优的心理特点。他们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和虚心向别人学习,而且他们也经不起失败和竞争,失败后更是无法从中摆脱出来,最终成为被淘汰者。有这种心理特点的人,我们平时应训练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批评是最常见的、最简单的手段之一,在他们心理能够承受的前提下,经历一些挫折,使他们能够看清在学习和生活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坎坷和困难的,而且有很多人在很多反面都强于自己,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并且能够学会尊重他人,虚心地向他人学习,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竞争中成为一个强者。
  3、沟通法。通过语言和信息的交流,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且通过语言和信息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指导,使学生在心理上达到良好的状态,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生活和学习中去。这种方法是我们在训练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段,也是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状态最直接的方法之一。例如;找学生谈心、做思想工作,就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许多的心理训练中,他经常贯穿始终,并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把收到的信息,通过语言加以对学生自身的比较和处理,使学生清楚自己的位置和“长短”,唤起最佳心理状态的出现。语言是我们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最直接的工具,而我们教师传授知识,也是靠语言的帮助,所以我们应能充分地利用这一工具。另外,现在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的时代,各种信息的传递十分快捷,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4、全面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全面了解学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法,做到对症下药。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药”到“病”除。第一种类型的同学,他们属于调皮好动的学生,无论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素质都比较好,为了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得以稳定的加强和提高,对他们应严格要求,以高标准来衡量,以此来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从而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术水平三者有机结合,发挥他们的最佳成绩。第二种类型的学生,虚荣心较强。对她们心理素质的训练要循序渐进,即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第三种类型的学生,让他们参加游戏性能超群集体性项目的比赛,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第四种类型的学生,患得患失,羞怯心理严重,对这种学生要重视情感教育。对他们多鼓励,多引导,多表扬,帮她们树立信心,尽量少批评,批评时要委婉含蓄,最终让她们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人生,以积极的态度去不断进取。
  总之,体育教师应注意群体与个体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体育教学与其它教学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地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教育和引导学生去磨练自己,并要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在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的前提下,特别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