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境理论视角看高考英语单选题的设计|浙江高考英语成绩不真实

  内容摘要:作为社会语言学重要内容的语境理论是理解语言,认识世界的重要范畴。本文在对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以200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I)一道单选题为例,探讨了其设计欠佳的原因。
  关键词:语境 认知语境 高考英语
  
  0.问题的提出
  请看2009年高考英语卷全国卷II单选第10题:
  All the dishes in this menu, ____ otherwise stated, will serve two to three people.
  A. asB. ifC. though D. unless
  该题答案为D,题干(stem)意思是:“除非有特别的说明,要不然这个菜单上的所有菜只供2~3人食用”。
   这个句子的题干十分简短,但是句义的理解显得并不特别轻松自如。原因有三个:一是句中的否定词otherwise的理解在英、汉语中都存在一个思维转换的问题;二是动词serve的意思较难推定。三是句子所表达的语境模糊难测。第一个原因涉及句法层面,在这方面,高中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有较多的训练,如认真分析,句子结构还是比较清楚的。第二,关于serve的词义的选择问题。在中学范围内,serve在及物动词用法下通常存在以下几个意思:①为…服务;②招待(客人)、端上(饭菜);③供应、分发;④对待、对付等等,哪个最合句义,亦非轻而易举。实际上,serve此处是作为“(食物等)够(多少人的)量,(多少人)够吃”之义。serve虽为中学教学范围中的“高频词”,但这一词义却不是“高频核心词义”。因为,现行人教版初、高中几册教科书的词汇表中,根本没有涉及这一词义。这显然增加了测试的难度。笔者认为第三个原因,即语境(context)问题,才是更大的困难。看到这个句子时,人总会想到:到底这个菜单上的菜品会怎样?句子是针对菜品的质量(生活中关注菜的质量的可能性更多)还是数量? 如果讲的是数量问题,那又是针对单个就餐者还是一群就餐者而言?另外,一般的餐馆、饭馆,其菜品要分“凉盘”、“热菜”;“素菜”、“荤菜”等,其价位各不相同。如果是那些普通人、老百姓常去光顾的小饭馆,那可更是“量人打卦”,、“按客下菜”,哪有不分对象,高低贵贱都一样价位的菜单? 这是什么地方的菜单?该句的语境到底是什么?怎样认识这个语境?
  
  一、语境
  
  语境(context)的概念最早由波兰籍人类学家马利诺夫斯基Malinowski提及,他在研究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所罗门海上的特罗布里恩群岛的居民的预言时引入了意义的语境理论。他指出人的物质配备、活动、兴趣、道德标准、审美观念和言语有共通的关系。
  语境具有如下性质:①现实性。任何一次语言交际都是在相应的语境之中进行的,不存在脱离语境的交际。语境的这种与言语行为共生的现象,反映了它的客观性和现实性。②差异性。差异性是指语言交际是双向的活动,有表达的主体,也有接受的主体。在具体的交际过程中,语境作为不可或缺的伴随因素同时对语用双方产生影响。
  
  二、认知语境
  
  什么是认知语境呢?熊学亮(1999)指出认知语境是人对语言运行的有关知识,是与语言使用有关的已经概念化或图式化了的知识结构状态。认知语境,即语用者系统化了的语言知识,在具体场合不明确的情况下,语言使用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知识进行指导,而这种知识推导所依赖的主要是认知语境。
  认知语境是人对对外部世界认识结构化(即概括或抽象化)的结果,同样的具体场合及个人经常用到或出现的语言使用特征,可以在大脑中结构化。这样,原来的知识结构就变成了后来推理的逻辑部分,原来的具体语境就变成了大脑中的种种关系,比如一提到某一具体场合,便会自然想到在该场合下可能使用的语言表达。这种语用因素结构化、认知化的结果,就是大脑中的认知语境。理解一个语篇,无论其大小(有时语篇太“微型”只是一句话,如前面第一例),人的认知语境必然被启动,人的思维必然会寻找那些相关的“概念之先的结构”。为了实现交际,该结构中各种因子必然会被提取、选择、分析、 鉴别。假如交际主体缺乏这种“概念之先的结构”,语言的交际功能就难以实现。
  
  三、语境理论观照下的高考英语单选题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文章开头高考题所呈现的信息,所谈话题十分“平民化”,对于一个生活于现代社会的普通人,一般都会有走进餐馆吃饭这样的“经验或体验”。但仔细想想,
  如果是一个人吃饭,他(她)只点了一道菜,而这道菜够2~3人吃,这就造成没有必要的浪费,况且生活中那样“超大方”的餐馆多吗?难道这个点菜人就不会根据自己的情况点菜吗?但是这个菜单上所有的菜可都是同样的量,哪有得你选择?假如是两三个就餐者,难道他们(她们)只就点一道菜吗?再假如是十人吃一桌的大餐,难道只点三、四道菜,也太寒碜了。总之,这几种情形在一般人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都不大,这样的“菜单”以及这样的“装盘量”在一般的餐馆中是不多见的,我们的长时记忆中通常也没有储存下类似的“情景框”,或者说我们头脑中缺乏相似的“知识结构”。
  
  四、结语及启示
  
  随着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中学英语测试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言测试由过去的侧重知识转向侧重运用,语言的交际功能得到加强。即使是语法词汇单项选择题,也大量地增加了情景交际的内容要求,突出对语言交际及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绝大多数的试题都有明确的语境设置,单纯靠记忆语法规则和词汇知识来做的试题在减少。当然,语境中所涉及的“概念之先的结构”应该是“交际双方共享的”,那种只依据交际主体单方面背景知识来考量交际客体的设计是有缺陷的。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命题人一定要细心思量,顾及多面。即使象单选这样的“碎题”也要细心雕琢,给学生提供可依赖的(dependable)线索,让学生做出合乎情理的推断,实现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Lakoff, George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Davies, A. 1990. Principles of Language Testing. Oxford: BasilBlack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