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再现数学课的生命力]数学之美 第二版 pdf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学习和成长的舞台,在课堂上要时时焕发出数学的生命与活力。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是在动态中生成的。   一、创设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学生才能在情境中活跃思维,积极发现问题,敢于大胆探究,从而喜欢学数学。
  1.在故事情境中引入新课。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结合知识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引出知识。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运用媒体创设情境,两种汽车:一种圆形轮子,一种方形轮子,哪种跑得快?这样引入新课,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题教学富有了童趣,使学生兴趣浓厚。
  2.在问题情境中讲解新课。让学生在情境中遇到问题,措施促使学生努力去思考,探究问题。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创造讨论的情境,精心组织学生讨论,为学生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
  3.在实践情境中运用知识。《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在日常生活中,生产、科研中无处不用到数学。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反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运用知识。例如在计算包装盒的表面积时可采取怎么样最省材料?在学三视图时,让学生回家做正方体,然后用各种方法剪开,有多少种情况?学生一带回学校,竟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剪了出来,这节课的任务也就很轻松地完成了。
  二、创造和谐发展,利于学生彰显的课堂氛围
  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舞台,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想像、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将自己的愉悦情绪和热情鼓励毫不吝啬地传给学生。学生也会把赞美和激情献给你。师生互通情感,互相尊重,彼此信任,这是学生学习的良好的心理环境。
  数学课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性活动,而且也是情感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的作用,做到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进课堂,把竞争进课堂。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热心来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多用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把期待、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把尊重、温和、肯定的语言送给每一位学生。对作业中出现的独特、简便的算法,用“另外加分”的形式予以鼓励,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并使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总之,数学课堂不仅仅是转“知”成“识”的课堂,更是转“识”成“智”的课堂,还应该是充盈生命活力、洋溢生活气息、促进和谐发展的课堂。让学习数学的课堂成为焕发学生生命力的场所,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我们的每个学生都能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