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局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思路

 城管局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思路

 一、2013?年度主要工作成效和亮点

 2013?年,城管与执法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城市转型

 升级为契机,以“六城九市”联创和“三改一拆”行动为重点,落实高位

 监督,坚持考核推动,奋力前行,勇于突破,推动城管与执法取得新

 的进展。

 “(一)深化“三改一拆”,保持全省领先。发挥市“三改一拆”办公室的“

 牵头抓总职能,完善政策体系,加大督查考核与指导。以“无违建道

 路”和“无违建小区”创建为主要抓手,坚持拆违与“四边三化”、三改”

 等联动推进,2013?年全市完成拆违?2565?万平方米,市区创成无违建

 小区?675?个,累计创建无违建道路?754?条,基本实现城区主干道两侧

 无违法建筑。2013?年全市完成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共

 3253?万平方米,全市“三改一拆”总量居全省第二。

 (二)坚持绿化先行,成功创建省园。在市委市政府的持续推动和全

 市上下共同努力下,去冬今春新建城市绿地?2700?公顷,牛山公园等

 10?个山地公园开园,完成改扩建滨水公园?119?个,新建滨水小游园

 303?个。市区建成区绿地率为?33.16%、绿化覆盖率为?36.88%、城市人

 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8?平方米,13?年底,省政府正式发文命名我市为

 XX?省园林城市。

 (三)突出综合整治,优化城市形象。按照“六城九市”联创标准,以

 “两无三化”考核为抓手,加大街景立面、城市家具、城中村环境等整

 “““治力度。组织实施城区“四边三化”行动,实现了市区主干道沿线影响

 “

 “

 “

 市容环境的问题数从年初每公里平均?6.1?处降至年底的?1.3?处。开展

 3?个市容精品区、32?条精品街创建,实施市区“十大最丑”立面整治,

 开展生活垃圾直运试点,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市区主

 干道机扫率?100%。完成市区市政道路维养?115?万平方米,设置人行

 道临时停车泊位?2539?个,规范停车、还路于民”,有力助推交通治堵

 行动。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九成市民认可城市变靓。

 (四)建设“智慧城管”,提升管理水平。数字城管”服务领域实现市区

 320?平方公里全覆盖,开展“智慧城管”十八大为民服务项目建设,

 2013?年共采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并立案?39.5?万件,处置率?99.5%。督

 导各县(市)数字城管”完成平台运行,形成市、县联网的“大城管”格

 局。推进公共自行车建设,全市新增服务点?346?处、投放公共自行车

 12170?辆,实现“一城一网、通借通还”。建立水质检测信息公示制度,

 落实?106?项新国标抽检,全年市区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以上。

 市区污水处理率达?88.3%,各县(市)污水处理率达?87%。建立市区

 燃气气质检测信息公示制度,保障市民用气安全。

 (五)落实执法为民,提高公众参与。立足高位监督,完善城市管理

 “1+x”考核办法,组织对各县(市、区)、功能区开展拆违等八个指标

 的考核,并负责市区“两无三化”实地考核,以考核推动长效管理和精

 细管理。坚持依法行政、阳光执法,全年市区共办理案件?28.7?万件、

 罚款?5514?万元,全力维护城市秩序。推进中心镇(街道)行政执法

 体制改革试点,举办?3?期中心镇综合执法人员专题轮训,配合市编办

 和发改委会做好中心镇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化和完善。在市委党校建

 立培训基地,轮训城管与执法人员?5000?多人次。邀请市民监督团和

 媒体代表等参与管理考核,城市管理五大科普基地接待市民?1.2?万人

 次,提高城市管理的群众参与度。

 二、2014?年重点工作目标和举措

 2014?年,全市城管与执法系统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突出“六

 城联创”主题,坚持改革突破,注重长效机制,勇于破难争先,促进

 管理、执法、服务协调联动,全力营造洁净、绿色、靓丽、有序的城

 市环境,助推温州赶超发展。

 (一)注重考核推动,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坚持把考核作为加强城市

 管理的“风向标”,以考核创新推动管理创新,建立考核人员与考核项

 目的责任挂钩机制,实行具体考核与督促整改联带负责、发现问题与

 解决问题同步落实。打造“知冷知暖、智慧城管”服务品牌,推进市区

 人行道违停管理系统、地下管网三维可视化应用平台、二次供水动态

 监测等民生领域的智能化应用。确保市、县两级数字城管平台的高效

 运行,市区“智慧城管”处置率要达到?99%以上。深化“市民开放日”活

 动,提升城市管理的群众参与度。

 (二)注重攻坚破难,全面深化“三改一拆”。保持“三改一拆”持续攻

 坚态势,全面落实全省“三改一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总体部署,确

 保“三改一拆”保持全省领先。坚持拆违“量质并重、拆控并举”,以“无

 违建”创建为主抓手,以建促拆、拆用结合,确保?1?个县(市、区)

 和?12?个街镇实现“无违建”。

 (三)注重增绿提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

 标,新?XX?市绿地?500?公顷以上。坚持绿化、彩化相结合,着力打造

 “多树种、多色彩、多层次”的城市绿色生态。开展星级公园和园林式

 单位、小区创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结合美丽浙南水乡建设,建设

 滨水小游园?178?个,完成城市绿道建设?60?公里,打造贯穿市区的滨

 水绿色长廊。通过两年的努力,创成国家级园林城市。

 (四)注重行业监管,切实保障服务民生。围绕“六城联创”目标,加

 强市容环卫和市政公用设施的运行管理,精心当好“城市管家”。加强

 各地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运营监管,规范餐厨垃圾收运处置管理,确

 保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监管,

 确保已建污水处理设施规范运行。深化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示范路创

 建,开展市区道路维养市场化试点,加强城市桥梁的维护管理,确保

 城市道路完好率达到?95%以上,路灯亮灯率?98%以上。开展节水型城

 市创建工作,加强燃气气质和供水水质监测与考核。推进公共自行车

 建设,全市计划新增服务点?200?个,投放公共自行车?6000?辆。

 (五)注重依法行政,提高城管执法水平。强化执法检查考核,加强

 执法业务指导,健全城管中队路面巡查制度,提高路面执勤率,提升

 执法效率。健全网上办案系统,全程跟踪监督案件办理,以程序保证

 公平公正。探索开展非诉行政案件委托执行的试点工作,提高案件强

 制执行率。深化中心镇综合执法体制试点改革,建立各级执法人员上

 挂下派培训机制,提升基层执法水平。

 2013?年,我局结合温州实际和工商职能,认真落实省工商局和市委、

 市政府工作部署,以“创新管理、破难提效”为年主题,以“十大项目”

 为中心工作,全力提升工商部门在助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同心合力,抓“个转企”成效卓著。全市完成“个转企”22253?家,对

 “

 照省政府给温州的?2013?年完成?5100?家、三年完成?12750?家的目标任

 务,完成率分别是?436.33%、174.53%,完成数和完成率均居全省第一;

 对照我市?2013?年完成?20000?家、三年完成?35000?家的目标任务,完

 成率分别是?111.27%、63.58%。全市“个转企”注册资金(本)达?66.5

 亿元。我们将“个转企”纳入全市“三转一市”战略范畴,由龙湾先发,

 并在全市推广个民协“全程无偿代办服务模式”。5?月份,全省“个转企”

 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反映了省政府对我市“个转企”工作的肯定。9?月

 份,我们开展了“个转企”服务月活动,以走亲连心调研宣传活动大力

 营造“个转企”工作新氛围,得到陈一新书记的批示肯定。合力做好“个

 转股”、企转股”工作,共办理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16?起,股

 份合作制企业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起,新设股份有限公司?45?家,

 其中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股份有限公司?21?家。

 (二)给力加压,抓转型发展掷地有声。大力实施“无转有工程”,全年

 共取缔无照经营?26888?户,疏导登记?48772?户。年初,制定并以市政

 府名义下发《关于印发?2013?年?XX?市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整治规范实施

 方案的通知》,确定了全年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部署开展?7?次全市

 性专项行动,全面推广应用无证无照综治信息平台,启动无证照监管

 工作电子化督查。总结近年来无证无照监管和查处工作经验,将整治

 工作列入我市《XX?市居住房屋出租管理暂行办法》,实现了长效化监

 管。结合市委市政府“三改一拆”政策,借势发力,进一步完善无证无

 照经营综治机制,得到省工商局的充分肯定。拓展市场主体培育工程,

 认真贯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会议精神,主动作为,积极稳妥做好行政

 “ ““审批制度改革各项工作,着力推进“一照多址”、一址多照”、

 “ “

 “

 、多证联办”“并联审批”等工作,进一步加大振兴实体经济政策的解读

 与宣传,为市场主体催生培育提供宽松政策和准入环境,全年共培育

 各类市场主体?126726?户。

 (三)助力深化,抓金融改革坚定不移。一是搭建政银企平台。我局先

 后牵头制定《XX?市信用管理示范企业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信用管理

 企业申报指南》,明确信用管理示范企业申报条件、申报程序、保护

 管理内容等。拓展信用资产应用空间,加强与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推动中国银行温州支行出台《中国银行?XX?市分行信用联盟企

 业金融服务方案》,为温州优质信用企业提供总额?30?亿元的信用贷款,

 贷款利率最低下浮?5%。将工商企业信用等级信息纳入市政府、市发

 改委、市服务业发展局、市体育局、市商务局等单位组织的企业荣誉

 评选标准,充分发挥工商企业信用信息功效。二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积极开展动产抵押登记,通过“助转型、促发展”、进村入企”等大走访

 “

 活动,第一时间了解企业诉求,引导企业用活有形、无形资产,共办

 理动产抵押登记备案?669?件,抵押登记金额?88?亿元。切实推进股权

 出资、出质,办理股权出质?240?起,担保债权?164?亿元;办理股权出

 资?10?起,出资金额?1.8?亿元;办理债权出资?19?起,出资金额?7.5?亿

 元;办理林权出资?1?起,出资金额?31?万元;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出

 资农民专业合作社?14?户,出资总额?1525?万元,涉及土地亩数?83?亩;

 办理林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8?户,出资总额?1585?万元,

 涉及林地亩数?124?亩。

 “(四)攻坚克难,抓服务民生破难前行。一是严守食品安全监管阵地。

 “

 以市人大食品执法跟踪监督活动和市政府“十大食品突出问题”整治为

 契机,做好小食杂店整规、食品安全电子化监管、百家企业十万平米”

 标准化仓库创建等基础性工作。加强协作,强势开展?17?次食品安全

 “系列专项整治,尤其是妥善做好无证无照农贸市场专项整治、卤制食

 “

 “ “品”、染色黄鱼”、毒生姜

 “ “

 信息系统?1433?家,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电子化管理示范创建单位

 41?家;开展食品安全标准化仓库创建?113?家共?15.3?万平方米;开展

 食品安全巡查次数?47904?户次,检查食品经营户?76598?户,查处不符

 合食品标准食品数量?69171?公斤;开展流通环节食品质量抽检?2404

 批次,其中不合格?480?批次;适用行政处罚一般程序食品安全案件

 549?件、案值?1034?万元;适用简易即时处罚程序食品安全案件?799?件;

 现场移送司法机关食品安全案件?44?件。二是打赢农贸市场改造提升

 “攻坚战”。2013?年,我市列入创建省文明示范和改造提升的农贸市场

 为?43?家和?72?家,分别超出省指标任务?10?家和?8?家。列入改造的?72

 家农贸市场全部完成改造提升,列入创建省文明示范的?43?家农贸市

 场已完成并上报?38?家,另?5?家因工程规模较大正在施工。全市累计

 改造农贸市场面积达?19.79?万平方米,完成投资额?2.25?亿元。在完成

 “农改提”三年计划的基础上,我局积极谋划“农改提”的后续延展,建

 言市政府继续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纳入“十大民生工程”,并将工作重

 心放在强化农贸市场长效管理上,同时鼓励前三年未改造的农贸市场

 实施改造。

 (五)破解短板,抓履职尽责力度不减。一是深入推进维序维权行动。

 突出民生领域、社会热点问题的市场监管,以“红盾亮剑维序维权”行

 动为载体,开展“红盾护农”、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等各项整治,强

 化商业贿赂治理。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5968?件,

 其中大要案?3250?件,移送司法机关?81?件?81?人。12315?中心全年受理

 申诉?37981?件,挽回经济损失?4345?万元。妥善处置“买特网”大额群

 诉事件,网络消费维权服务站推行“先行赔付”。省局裘东耀局长在温

 调研期间,对我局?12315?指挥中心、广告监测中心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二是推动温州网络经济繁荣。共出台助动网络经济发展政策文件?11

 个,完成省内市场主体网络建档?42191?户,其中涉网企业?29869?户、

 涉网个体户?12322?户,实现了市场主体“上网用网”总量翻番目标。网

 络交易平台主体建档?20?家、非网络交易平台网站主体建档?16527?家、

 网店主体建档?47209?家。指导网络交易平台规范发展、建立平台会员

 数据库、严格执行实名认证、消费维权和“网上亮照”等网络监管制度,

 在全市组织开展?3?次“网上亮照”督查,46197?个网站办理了“网上亮照”

 。三是商标发展取得新进展。全市新增注册商标?26871?件,累计有效

 商标注册量?187479?件,排名全省第一;累计商标国际注册量?5505?件,

 其中马德里体系国际商标注册?804?件;新增行政认定驰名商标?6?件,

 累计拥有行政认定驰名商标?48?件;累计省著名商标?400?件,累计市

 知名商标?531?件;累计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件,集体商标?23?件。

 商标创建水平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第一。市政府

 “ ““ “ “确定?XX?区永中街道等?5

 “ “

 “ “ “

 略实施示范乡镇(街道、功能区),挺宇集团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为

 首批?XX?市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形成了我市的优秀品牌群体。四

 是多项工作纳入政府考绩。依托“市个转企办”、市场改造提升办”、市

 查无办”等平台,促成市政府将“个转企”、主体培育”、农改提”、无转

 有”等工作列入对县级政府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推进力度得到有

 效提升。我们还促成将县级媒体广告净化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开

 创了省内先河,得到省工商局的肯定。成功举办“2013?温州电子商务

 高峰论坛”,开展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前期工作,为进入实质建设阶

 段打下基础。

 (六)强基提效,抓队伍建设多措并举。结合温州实际,以“正风肃纪”、

 “ ““提效增能”、精兵提神”、助企护企

 “ “

 展“清政风,提效能,强队伍,优服务”主题活动,建立重点联系企业

 373?家,走访企业?3612?家,收集企业困难与需求?469?个,帮助解决

 203?个。制订《XX?市工商局机关全员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首

 次将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纳入考核,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将行政效

 能督查与年度行风评议、全员绩效考核、评先创优等结合起来,真正

 起到提高效能、奖优罚劣、促进工作的作用。创新工商系统作风效能

 “建设机制工作获“XX?市纪检监察创新创优奖”三等奖。始终以深化“五

 “

 型”机关创建为重点,着力提升机关党建的实效性。进一步完善多种

 形式的教育培训方式,运用“每月工商讲坛”、网上党政校、道德讲堂”、

 干部分层教育、晋级执法资格考试、业务能手评比和岗位练兵等方式

 与平台,大力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履职尽职能力与水平,

 “共举办“每月工商讲坛”14?期、道德讲堂”9?期、全系统副科级以上党员

 “

 干部领导力提升研修班?2?期、股所级干部轮训班?3?期。全市系统参与

 “学习十八大精神,践行工商价值观”活动人数达?6150?多人次,干部受

 训达?10000?多人次。坚持不懈推进责任区监管,全面推进制度规范的落实。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扎实开展案件核审、行政指导、法规培训、

 法制宣传、复议诉讼等工作。宣传践行“砺剑维序、满意工商”系统核

 心价值观,打造“温州工商文化长廊与展示厅”,继续推行“三个十佳”

 社会化评先工作,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单位与个人。龙湾分局被人社部、

 工商总局授予“全国工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鹿城鼓楼工商所、

 苍南钱库工商所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全国工商系统先进工商所”荣誉

 称号,多名干部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先进个人称号。

 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我局将围绕“迎战改革、合力奋进”年主题,抢抓机遇,顺势

 而为,全力营造四大环境。

 (一)把握审改契机,营造宽松高效的服务发展环境

 要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推进民营经济升级、振兴实体经济、

 促进县域经济向大都市区经济转型”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好商事登

 记制度改革的关键节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活力、需求潜力和发展

 的内在动力。全市年内要实现个体及小微企业提升发展任务?10000?户

 的目标。

 1、打通宽松便捷的准入“快车道”。一是规范住所登记。按照方便注册

 和规范有序的原则,争取市政府出台《XX?市城区住所登记管理办法》,

 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条件。开展电子商务秘书企业试点登记,制定

 相应登记管理实施意见。对已经前置审批部门核准的住所,可凭前置

 审批文件直接予以登记。各地可根据社会管理需要,制定多元化、本

 土化、特色化的住所登记规定,用好更多的场所资源。二是推进登记

 服务全程电子化。执行省局“一平台、一系统、一电子”登记工作模式,

 实施网上企业名称自助查重服务、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及电子

 营业执照网上颁发。三是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利用科技手段完善登记

 流程与文书样式,履行社会公众告知义务,健全一次性告知、首问责

 任等制度,扩大“一审核准”内容。四是提升窗口服务效能。有效增配

 窗口人员,放大注册能手、注册登记示范岗作用,提供高效便捷的登

 记服务。加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培训宣传,防止对改革内容的误读和

 非理性预期。

 2、深化市场主体转型升级“主平台”。强化“个转企”在“三转一市”工作

 中的基础作用和牵头作用,推动政策兑现,落实后续帮扶,防止转后

 ““返潮”。将工作重点从重数量转到量质并重上来,助推个体户、个人独

 “

 资企业向公司制转变。实施“企转股”、个转股”专人帮扶,对“转股”企

 业实行“一企一议”。对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符合

 相关条件的,免去审计评估环节。加大“三名”商标、地理标志培育力

 度。增强市场主体规范运用与管理商标的能力,提高争创“三名”商标

 的积极性。围绕自然、人文、产业优势,挖掘特色农产品资源,完善

 地理标志保护梯队。推进品牌指导站在中心镇的全覆盖,实现建站功

 能由“引导注册”向“指导品牌创建”转型,服务对象由“企业主体”向“区

 域产业”深入,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3、开辟新兴商事战略产业“新蓝海”。把网络经济作为赶超发展的“一

 号新产业”,主动承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任务,落实《XX

 市促进网络经济发展扶持办法》相关举措,助力“电商大军”建设,支

 持传统企业借电子商务实现转型升级。在?XX?市申报国家广告产业试

 点园区具备初步条件的基础上,指导建设单位加快产业园区基础建设,

 使园区建设具备实体建筑轮廓,使广告产业园区成为一期工程主要项

 目。

 4、激活融资元素拓垦温州金改“试验田”。3?月?1?日起,《温州民间融

 资管理条例》即将施行。要鼓励有资质、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和自然人

 投资设立新兴金融辅助机构。支持农村金融服务业发展,做好村镇银

 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登记工作;允许民间融资服务机构从事民间

 融资见证、理财咨询、权益转让服务等。推动股权投资机构将视野投

 放在文化、教育、医疗等行业领域,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医疗、

 文化等产业。提升金融服务企业的档案信息查询服务功能,推动民间

 融资行为规范合法化。建立“金融服务员”与“行政指导员”联动机制,

 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探索企业融资新渠道,加大信用资产融资力度,

 拓宽抵押登记主体、动产抵押物范围,创新推进浮动抵押、重复抵押

 等动产抵押方式。

 5、扩充市场提升发展“增长极”。全力推进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与市

 场革新换代。启动“智慧市场”建设试点,推动重点市场向商品交易中

 心、信息汇集发布中心、技术创新创意中心、仓储物流中心等现代服

 务中心发展。鼓励重点市场利用信息技术,以互联网、物联网为基础,

 让市场各功能协调运作,实现智慧式管理运行。强化商品市场集聚区

 建设,发挥市场集聚效应。鼓励发展网上交易市场,推进实体市场与

 网络市场融合,并与电子商务园区、网商集聚区、物流园区形成有效

 对接,力争商品交易市场规模档次新提升。

 6、打好服务政府中心工作的“组合拳”。协助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推动国企领域系统性改革。拓宽“合同帮农”领域,以新型农业组织形

 式为重点,指导涉农主体建立合同管理制度。支持“信用温州”建设,

 培育优势企业信用资源,重点指导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业等参与“守重”单位评选。加强非公党建,推广红色工程项目,激发

 “

 党建工作效益。今年还是我市“创文”、创卫”工作的大考之年,要发扬

 靠前行动、善战善成的优良作风,全力整治农贸市场、小菜场,积极

 主动服务“六城九市”联创。

 (二)凸显核心职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监管环境

 必须牢固树立监管是“第一核心职能”的理念不动摇,按照“宽进严管、

 统一高效”的总体要求,尊重市场规律,加强有效监管,强化执法办

 案“四项制度”,当好市场秩序的坚强卫士。

 1、专项整治要把握节奏有效深化。专项整治要在系统化、区域化上

 做好文章,着力突出专项整治“精而有效”的特性,正确处理好量和质

 的关系,有谋而战、有勇而战、有威而战。深化打假治劣,拓展网络

 线索,开展集群战役,提升统一作战能力,扩大打假治劣影响力。

 2、竞争性执法要突破重点领域。要把竞争性执法作为维护市场公平

 竞争、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有力抓手,深化新领域、新行业商业

 贿赂整治,形成对公共服务领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行业的有效震慑。注重前期调查,掌握案源线索,充分利用“治贿办”协调机

 制突破案件。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入手,打击公用企业和依法具有独

 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制竞争、强制服务、强制交易、滥收费用等严重阻

 碍公平交易行为,查处典型行业、典型案例,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3、无照整治要突出四大机制的监管功效。要实现乡镇(街道)网格

 排查发现录入率达到?90%、重点领域无证无照经营处置率?90%以上,

 完成“无转有”20000?户以上的目标,以无证无照经营整治推动安全生

 产整治。一是建立健全监管查处机制。对接《XX?市居住房屋出租管理

 暂行办法》,落实无证无照经营网格化“双轨制”排查,建立多种联合执

 法模式,提高执法效果。二是探索实施分类监管机制。强化专项行动,

 将监管重心放在易发事故的无证无照经营处置上,全年安排?4?次以上

 全市专项大整治。整合源头管控举措,实行遇“违”先拆、果“断”禁止、

 劝“戒”停租、违“信”必究。三是试行“特小规模经营备案管理机制”。

 争取市政府出台“特小规模经营备案管理”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试

 行“特小规模经营备案管理”,减少小额经营从业者的创业成本。按照

 “宽进严管”原则,放宽疏导登记,破解区域性、行业性“准入难”问题。

 四是巩固综合治理保障机制。全面应用无证无照经营综治信息平台,

 加快与政府综治信息平台对接,实现信息共享,推进部门联动。确立

 “监管和查处履职标准,破解推诿扯皮、模糊问责”等难题。要用好“查

 “

 无办”平台,深化督查考核,实行政府和部门“双挂牌”督查、挂牌结对

 指导制度。

 4、信用网络监管要专注纵深拓展。要以网络监管、信用监管为新阵

 地,依托技术力量开展有效监管。完善“工商企业信用平台”,提高信

 用信息的权威性;加强企业信用监管,完善信息征集、信用评价、失

 信记录、披露、分类监管等制度,升级法定代表人、高管人员等信用

 监管事项,探索社会化应用新举措。推广“信用宝”应用,细化网络行

 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实行更加准确的信用评价和分类监管。按照省

 局统一部署,实施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管理,加快“网络经营主体

 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建档数据动态更新机制。要加强网络经营行

 为监管,重点查处网络虚假宣传、网络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

 介入网络交易格式合同监管,维护网络经营正常秩序。

 5、广告监管要探索智能专业路径。依托广告监测中心网络,实现“人

 工监管”向“智能监管”、单纯监管向注重服务转变。坚持定向出击和分

 类监管相结合,利用监测数据开展日常监管,预测违法广告发布趋势,

 及时提供警示服务。深度融合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监测,

 整合技术力量,加大对传统媒体和互联网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

 广告的监测力度。

 6、基础监管要适应改革发展变化。探索固定频率“巡查指导”和重点对

 象、重点项目“抽查检查”相结合的日常监督检查方式,实现责任区监

 管方式新突破。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有序推进个体验照与企业年

 检年度报告制。搭建年度报告网络支撑平台,建立公平规范的抽查制

 度、异常名录制度、黑名单制度。加强企业出资监管与先照后证的后

 续跟踪监管,妥善应对放宽住所登记条件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三)致力管理创新,营造长效惠民的维权护利环境

 以民生权益为根本出发点,以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为目标,既立

 足当前、又注重长效,以管理创新为支点,打造民生工程“升级版”。

 1、打造消费维权社会化新平台。一是提效?12315?中心建设。优化市、

 县两级平台与工商所、消费维权服务站四级联动模式,加强与?12345

 市长专线沟通协作,二级平台与县长(市区长)专线配合。建立数据

 综合分析模型,开展数据采集、动态量化分析、重点事项研判与维权

 成效比对,扩大“12315”在政府、社会层面影响力。二是强化商品质量

 监测。健全大要案跟踪督查、重点商品监测下查一级、公开通报等制

 度,建立市县共享的“监测信息化平台”和“专项宣传平台”。围绕民生

 热点、重点监测,加强监测后续处理,加大处置、通报、披露力度。

 三是建立分层调处维权模式。按对象性质类型,设置市级、县级、所

 级分层调处机制,以“诉转案”为抓手查处违法,规范经营;市县两级

 分层打造消费维权服务站,将行业性、区域性、连锁经营总部等列为

 市级“直对点”;扶持有实际需要、条件具备的站点,并将该工作列入

 地方政府考核。提升商圈与“多员合一”的维权模式,试点建设区域性

 集中调解机构;借助?12345?资源,开设与质监、教育、司法部门的互

 通平台,完善维权示范站网络绿色通道,健全“速调”机制。四是规范

 新型消费模式。依据修正后的《消保法》,强化对预付式消费、网购

 等消费领域的维权,扩展先行赔付制度的适用范围,探索预付式消费

 “第三方保证金”担保互保。五是加快社会化维权体系建设。大力宣传

 修正后的《消保法》,探索“消费维权社会监督员”机制与消费投诉处理

 联动机制。打造一批特色基层维权工作室,及时把握苗头性、普遍性

 问题,提高调解效率。放大特色站点的社会功效,将维权网络建设融

 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社会管理体系,推动高效运作。

 2、构筑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新网络。要利用合并优势,整合资源,升

 级平台,建立衔接更加顺畅、运行更加高效的治理网络。一是完善食

 品风险防控机制。加强食品安全风险因素的排查、会商与综合研判,

 加快食品监测体系建设,以外来农产品和副食品批发市场等为重点,

 建立辐射性强、覆盖面广的日常监测联系点;健全监测分析舆情制度,

 形成执法监督、舆论监督的双向互动。二是健全食品日常监管机制。

 由日常巡查向抽查为主转变,对小食杂店、商超等不同类型主体实施

 分类监管。强化源头监管,突出抓好校园及周边地区、农贸市场、副

 食品市场的食品安全。要加大系列专项整治力度,顺畅与刑事司法部

 门的衔接,深化大要案查办。三是提速食品诚信示范自律体系建设。

 继续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电子化管理示范单位、标准化食品仓储

 建设;推进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创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化创建;

 探索建立质量安全责任追究、企业“黑名单”等“食品企业首负责任制”

 新模式。四是深化社会共治机制。启动“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工程”,借

 助信息化工具,加大食品安全执法宣传,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奖

 励措施。用好“两代表一委员、市民监督团”资源,发挥食品协管员作

 用,扩大共治效果。

 “3、启动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新三年计划”。按照省政府和市政府的农贸

 “

 市场改造提升“新三年计划”,今年全市要实施“标准化”、信息化”改造

 提升农贸市场、小菜场?35?家,创建长效管理“放心市场”26?家。要抓

 住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列为市政府“十大民生工程”契机,以中心镇和城

 区为重点,对前三年未改造的农贸市场实施改造提升。重点推进农贸

 “市场长效管理,着力推广“远程监控与信用评价市场监管”,委托专业

 “

 公司管理”新模式,开展长效管理示范农贸市场创建。要深化农贸市

 场信息化建设,借力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农贸市场食品“价公

 示、可追溯、联成网”,提高市民菜篮子消费安全系数和满意度。

 (四)深化固本强基,营造保障有力的基础运行环境

 稳健有序的基础运行环境,是事业长足发展的根本保障。要以规范高

 效、运转有序为目标,优化系统资源,增强基础保障。

 1、以专业化为指向,深化教育培训。从侧重单项式培训向专业化、

 综合性、系统化培训转型。内容重点上,紧扣《消保法》、《商标法》、

 《公司法》、《食品安全法》修订等变化,突出新知识学习与业务指导

 研究。举办业务知识、形势政策、管理科学等专题培训,打造高素质

 专业化干部队伍。具体形式上,充分发挥工商干校作用,整合系统教

 育资源,用好“每月讲坛”、网上党政校、干部分层教育、晋级执法资

 格考试、业务能手评比、岗位练兵等载体,加强导师制和讲师团建设。

 外向拓展上,要发挥培训基地作用,探索以市场主体为对象的商事登

 记知识培训,以食品安全协管员为对象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等对外项

 目,减轻基层工作压力阻力。

 2、以去风险化为重点,强化舆论场建设。探索建立重大主题报道策

 划、突发舆论事件应急协调、重大事项舆情风险评估等制度。要强化

 新闻宣传力量,练好“懂网用网”本领,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动权和话语

 权,及时发声、有效发声,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主动回应

 社会呼声、及时疏导负面舆情,疏减监管压力,化解履职风险。

 3、以科学化为标准,优化考核指导。根据体制调整变化,突出“强化、

 规范”导向,调整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考核重点设置上,积极促成

 系统内重点考核项目向地方中心工作转化;考核内容上,引入“项目

 化”管理模式,突出刚性、量化指标考核,简化评价流程,注重结果

 实现;考核方式上,对一般工作以平时掌握的内容为主,对须实地考

 核的重点工作,采取一次性考核验收的方式予以评定。对资源赋予类

 考核任务,要创新思路,实现主动赋予向监督指导转变,扩大部门资

 源的社会效益和正面影响。同时,要建立报告指导反馈制,通过培养

 造就一批机关处室专家型指导人才,及时、有效、权威向基层解答疑

 难问题。要继续深化社会综治、消防安全、档案管理、保密、工青妇

 及文明行业、文明单位、计划生育等系列相关创建考核工作。

 4、以信息化为依托,提升监管效能。要集聚资源,运行“五级扁平化”

 网络架构模式,推进全省性集中应用平台建设;围绕改革内容,夯实

 基础网络设施,实现网络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广告监测中心、行政

 执法综合指挥中心、电子取证鉴证中心、电子效能监察中心的功能性

 建设,放大信息化建设实际应用成效。

 5、以规范化为核心,严格行政监督。全面强化行政行为监督与执法

 检查,形成程序严密、运行高效、制约有效的行政执法运行机制。突

 出对行政处罚案卷的评查和非行政处罚行为的执法监督。对行政争议

 较多的重点领域,及时剖析典型案例,规范执法行为,防范执法风险。

 要加强电子监察中心建设,综合运用数据分析功能,开展效能通报、

 风险预警与效能评价,提升系统效能建设和规范化水平。

 6、以系统化为保障,强化避险提效。要重视制度工具的作用,坚持

 依法规范与突破常规相结合,适应形势变化,结合基层实际,接轨地

 方操作指引,改良责任区监管、食品安全监管、无照监管制度,形成

 指向明确、对接性强、含金量高的制度规范,提高针对性、实效性、

 可操作性;要充分发挥协(委)会、学会作用,大力支持、指导协

 (委)会、工商学会开展工作,用制度保障、系统支撑、队伍合力为

 基层凝心聚力、避险提效。

 7、以“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改进队伍作风。要按照相关部署,将党

 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主线,落实“八项规定”,

 严防“四风”问题。要接地气、增底气,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深

 刻查摆问题,抓好问题整改,力求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度、实践先

 一步,凝聚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取向,锻造奋进有为、作风过硬

 的基层队伍,主动赢取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