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大海战观后感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波涛汹涌,仿佛仰天一声怒吼便能使大地随之颤动。这是一八九四年的黄海。层层弹雨和浓烟烈火已注定这是对于中国不平凡的一天。历史的长卷就这样慢慢铺展开来,那场浩劫也已降临。物资的匮乏、敌人的紧逼,胜负似乎已经十分明确。但没有人会忘记,就在弹尽粮绝,千疮百孔的“致远号”上,邓世昌毅然驾着烈火之舰决死相拼。舰长一手直指敌国军舰,一手坚持举起冲锋旗——那是他前进的方向!他的姿势分明透露着壮志与霸气,这仿佛是对中华民族的诺言。当他与爱犬的身影如两尊雕塑般淹没在深深的海底,这坚定不移的姿势也凝固在那一帧胶片上永远抹不去。这是电影《1894,甲午大海战》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之一。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末期,封建王朝中的人们依旧歌颂着帝王的伟大,说着那千篇一律的颂词。当海的这边还在一遍又一遍念着没有变化的重复时,海的那一边却已不惜一切代价获得胜利的先机。于是终于有一天,痛苦开始向黑暗的海底压去了。畏惧使得有些灵魂不自主地偏离道德,试图获得最后的疯狂。然而,救赎我们精神的人依旧存在,使得我们未在满世界的灰尘中腐朽不堪。为了捍卫国家的尊严和主权,他们直面数倍于自己的敌舰,毫无惧色,绝不示弱,以智慧和勇气与敌人作殊死搏斗。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最终以身殉职,将灵魂燃烧于这片汪洋大海。或者说,这就是人生的一种气节,更是民族的一种尊严。每当脑海里再次放映起那个黑暗的时刻,舰员们无一例外、义无反顾地继续进攻,连头都不愿回的画面历历在目。……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都有经济、文化、政治上的相互交流,日本一直都在向中国学习,彼此都互无争斗。但是世界在前进,国家要发展,自19世纪以来,各国都在走向近代化,日本国土领域小,发展潜力不大,必然要向海上发展,也必然涉及邻国的利益,在利益的驱使下,日本必然会采取各种手段,为自己争取利益,包括战争。黄海之战是日本走向世界的一场经典之战,日本倾尽国力,全力一拼,为日后的日本打下基础。

 19世纪中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不断地改革,加快了近代化的进程。而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逐步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真所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不进则退。中国闭关锁国带来的后果就是,国力渐渐被日本超越了。但长久以来,中国都是以大国的身份存在,所以日本也一直忌讳中国。影片从多个方面对中日两国作出了许多鲜明的对比。清政府官员贪污腐败,中饱私囊,而日本官员为了创建海军,全民捐款;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目光短浅,没有看到日本的潜在威胁,一心顾着自己的六十大寿,日本天皇果断下令全体减薪,筹钱买下了本应属于中国的新式军舰——吉野号。可以看出,中国在黄海之战的失败不是偶然,不是运气不佳,而是政府腐败的必然结果。历史上可以了解到,黄海之战,中日双方海军势均力敌,但中国的北洋舰队缺粮少药,外强中干,打出的炮弹却没有爆炸。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全力冲向松岛号,也无奈只能成为敌人的炮靶,沉入海中。

 影片中也反映了一种现象,在日本攻打威海时,北洋舰队苦守多日,却仍没有等来援军,各地的海军都在观望,不肯出兵支援。最后只能失守威海,被迫投降。影片的最后,日本早已国力空虚,倘若中国坚持下去,也许日本早已内乱,因此日本在谈判时也有所顾忌,可惜清政府急于结束战争,很快便答应了日本的条件,为日本的日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一个民族,只要团结,无论大小,都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但当时的中国,已经人心惶惶,自顾自理,使后来的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我们必须承认,一百多年前甲午海战的发生,并且落得如此结局,与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密不可分。正因为这个东方的泱泱大国积贫积弱,民不聊生,国力衰败,那些黑色的梦魇才敢来不断侵犯。想要拭去那段任人宰割的历史,摆脱尘灰满目的世间行走,只有依靠中华民族的每个灵魂能够清醒地改变。而如今,我们已经能自豪地这么说了。我们不会只记得敌国侵略时战士们的失败。我们不会只接受漫长历史中的屈辱。我们不会只叹息那个时代犯下的错误。明知那是危险,也要壮丽地扑去,瞬间的行为,却定格为他们一生最大的辉煌,美丽便在这一壮举中得到永恒。胜利固然是美好的,但在通往最终胜利的路上,也充斥着死亡的气味。烈士们如流星般闪耀,如流星般光彩,又如流星般消逝。可这种为气节而赴死,为信仰和尊严而牺牲的精神便是奇美。这是以生命的代价,完成作为一名舰员的证明,作为一名战士的证明,作为一名中国热血青年的证明。尊严不失,则浩气永存。我们坚信:没有一个民族是强大不起来的。我们拒绝漫无边际的黑暗,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向着光明和未来奔去!民族的姿势,是写不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