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警是哪一种动物形象的拟人化 巧用拟人 形象写景

  【一技】   描写景物时,作者往往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有了人的思想感情、言行举止……这就是拟人修辞格。在文章中,这种修辞格若用得恰到好处,能把景物描绘得生动形象,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一文】
  看雪
  □ 河北乐亭闫各庄初中
  芳草地文学社 李小雨
  彤云密布了天空,柳梢一动不动。寒气不像以前那样彻骨,冥冥中有几丝暖气悄然浮升。老妈说:“‘一云满天,气变暖,大雪不过一顿饭。’你就等着看雪吧。”我怀疑。天又不是你当家,你咋知道?可不一会儿,雪真的从天而降了。洁白的雪花,步履轻盈、姿态舒展,带点儿神秘,带点儿欢悦,慢悠悠地飞下来。
  我伫立在空旷的谷场上,伸出塑封的书皮,接几朵细细观赏。原来,大自然把雪花塑成了晶莹剔透的六角形,每个角都那么精巧,那么规则,像袅娜开放的奇葩,像夜间闪亮的星星,像亭亭舞女的素裙……我恍然大悟,怪不得古代的文人墨客称它为“六出之花”!
  无风坠玉,四周一片静谧。这是多么幽雅、浪漫的意境!我惬意地站着,任凭她们争先恐后地和我拥抱,站在我的发梢上表演惊险的杂技。
  不知何时起了风。雪花失去原本优雅的美姿,随风狂舞起来,像条条挥动的鞭梢,甩在脸上,有点儿疼。雪花们忽东忽西、忽上忽下,没头没脑地回旋翻飞;偶尔着地小憩片刻,又匆匆地随风起舞,搅得天地白茫茫一片。原本错落有致的柳枝,全歪斜着身姿,幻影般隐隐现现,发出“呜呜”的尖啸;绵延的山峰,仿佛被夸娥子突然背走,踪迹全无。这情势,让我想起“眩昏柳眼、勒绽梅腮”;想起“雪拥蓝关马不前”;想起“飞雪落满梁王苑”……
  没过多久,歇斯底里的风似乎疲惫了,悄悄溜出了旷野,是移驾程门、是显威灞桥,抑或聚集梁苑,不得而知。只见眼前的雪又恢复了从容的仪态,悠悠地飘,只是比起初更大更密。三步之外,一切都朦朦胧胧,像隔着一层厚厚的白纱。
  从午后开始,雪或平心静气地落,或狂躁不安地舞,直到傍晚,仍不见“稍息”的意思。屋里黑了,外面却一片白亮。好奇心引得我辗转难寐,好几次临窗探看。
  翌晨,我早早起了床。雪霁天晴,一帧粉妆玉砌的雪景图呈现在眼前:房檐上嵌着一道厚厚的白边,银子般闪光;满树绽开的梅花,只有高处的一朵,冲出雪的重围,炫耀着夺目的红艳;树枝成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雪棍儿;冬青树俨然又大又圆的白蘑菇;原野上像堆了一层蓬松的丝绵;马陵山仿佛一条欲游欲飞的玉龙……真是银装素裹,美轮美奂;天然成趣、美不胜收!
  不知不觉太阳公公露了面,他把柔和的红光抛洒出来,皑皑白雪上映出一层淡淡的粉红,格外地养眼。活泼的孩子跑出了屋,急不可耐地甩掉帽子,尽情地堆起雪人。麻雀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欢快地呼朋唤友,成群结对地飞上琼枝,雪便纷纷下落,撒得孩子满脸满身……
  看着这纯净的世界,我的心也纯净起来;看着这活泼的场景,我的心也活泼起来……
  
  【一评】
  本文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来叙述自己看到的雪景,抒发内心的感受。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拟人修辞,把无风坠玉、风挟雪舞、雪霁天晴、麻雀欢跃等雪的静态、动态场景描绘得惟妙惟肖,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1、作者述说无风飘雪时,把雪拟成从天而降的小仙女,她们“步履轻盈、姿态舒展,带点儿神秘,带点儿欢悦,慢悠悠地飞下来。”她们争相“拥抱”我,在我的发稍上玩着杂技……抒发了对雪的喜爱之情。2、描述雪挟风舞时,把雪拟成癫狂的舞者,忽东忽西、忽上忽下,晕晕乎乎,回旋翻飞,狂野之态被描摹得活灵活现;把风拟成疲惫的人,悄悄“溜”出了旷野,可谓细致入微。3、作者让一朵梅花冲出雪的重围,炫耀着自己夺目的红艳;让麻雀“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欢快地呼朋唤友” ,使事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喜悦之情得到了酣畅淋漓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