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电算化_浅谈新时期军事财务电算化环境的优化

  【摘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军事财务电算化由初期的利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发展成为现在比较完善的财务电算化系统。着眼于新时期军事财务电算化环境的突出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点优化措施。
  【关键词】军事财务;电算化;环境
  军事财务实现电算化提高了军事财务工作效率,减轻了军事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对军事财务数据进行综合加工,为上级和单位领导分析、决策提供依据,有利于单位管理控制。尽管成绩很大,但我军财务电算化水平还不高,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军事财务基础理论环境优化
  财务基础理论是支持财务理论大厦的根基、支撑点。财务基础理论是通用于各种财务活动的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与财务应用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指导性的理论,财务基础理论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具体内容包括财务假设、财务要素、财务概念、财务原理、财务原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财务基础理论用于规范财务应用理论,进而指导财务实践活动。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对传统财务假设、财务要素、财务原则等理论提出了挑战。网络经济对财务主体、持续经营、财务分期、货币计量等财务假设均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就拿货币计量假设而言,网络经济对货币计量的要求相对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计量要求更高了,将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计量发展成为电子货币计量,使货币出现无纸化趋势,军队不可能与社会隔离,因此,必须顺应这一趋势的发展。另外,传统财务在无形资产的计量和核算方面明显滞后,现行无形资产计量范围过于狭窄,军队在这方面则更加滞后,无形资产计量理论和方法的深入研究有待加强。网络经济的发展导致财务的原则重新分化与组合,使得传统的历史成本原则将会对不断涌现的新的财务事项束手无策;谨慎原则在财务理论中的地位大大提高;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受到了冲击;对相关性原则必须重新认识等等。这些也都将对军事财务理论产生影响。
  二、军事财务法规体系优化
  早在1996年,财政部就颁发了财务电算化的相关规范(简称《规范》),指导和规范各单位财务电算化工作,《规范》中明确要求开展财务电算化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包括财务电算化人员岗位责任制、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财务档案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军队应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出与《规范》相配套的制度,以规范全军财务电算化工作,但很多部队沿用的是原来手工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电算化的实现同手工财务在记帐处理、报表计算、内部稽核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许多部队认为手工财务的管理制度已经很细致,足够涵盖电算化了。这是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看待财务电算化所导致的问题。军队相关部门应通过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手工财务同财务电算化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到现有军事财务制度的不足,改进军事财务制度。并且军事财务制度应有一定的预见性,对网络通讯、电子商务等做出相应的规定。
  三、军事财务人员环境优化
  军事财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涉及一些新知识、新技术,需要一大批具有这些知识的高素质财务人员,而我军现有的财务人员大多是司务长出身,学历偏低,虽然具有一定的财务和经济管理知识,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不多。尽管如此,但军事财务人员都还年富力强,可以继续学习,补充电算化知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广大军事财务人员应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发挥优势,加强学习,以便能够紧跟军事财务电算化的发展,适应财务工作。在充分重视、不断努力地提高素质的同时,充分认识到这种“提高素质”需要有一个过程。任何期望一蹴而就(如短时间的培训)就能达到理想效果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切实际的。这就要求财务人员既不能等待,也不能冒进,要顺应事物本身的规律,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落到实处。
  军事财务人员电算化的水平如何,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财务电算化资格的确认和财务从业资格的管理,有利于督促军事财务人员加强对军事财务电算化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军事财务电算化水平。全军应建立以军事财务个人和单位为基础的档案信息,确保全军财务工作管理原则与方法执行的统一、规范,进而达到对军事财务人员的有效管理。建立军事财务人员档案库和网站,方便地为军队提供军事财务从业资格的真伪签别与查询服务。通过军事财务人员从业资格档案库的建立,进而组建军事财务管理工作所需的各项基础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实现各类数据信息的共享,达到科学管理,全面提升我军财务工作的质量。
  四、计算机网络运行环境优化
  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网络财务”概念应运而生。所谓“网络财务”是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支持电子商务,能够实现各种远程操作和事中动态财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能够以电子单据为依据进行电子货币结算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环境下法律法规的完善将促使网络财务成为一种趋势,军队应顺应这种趋势,探讨建立新的财务电算化平台。
  一是建立军事财务网络化体系,实现财务数据的网上传递、处理。计算机软、硬件的充分发展是军事财务网络体系建立的技术前提。硬件方面,要求有稳定、高速的网络支持,软件方面要求有安全、完善的军队网络财务软件。网络财务软件不同于传统的财务软件,它要求将财务财务与管理财务有机结合,以财务财务报告系统为核心,对军队的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和控制,进行事中事后动态管理。建立一个大型财务管理信息网,让每一个部队财务部门可以通过上网了解最新的财务信息、财务政策,同时还可以共享其它软、硬件资源,消除在信息处理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消除信息迟误现象。以便使财务信息的上传下达、左右交流更为迅捷,财务管理工作更为高效。以下几幅画面为我们勾勒了军队网络财务的美好远景:全军财务联网后,人员调动时,不必再像当前的这样打印《人员调动供给关系介绍信》,而是可以在网上将介绍信的内容一次性全部由调出单位直接传递到调入单位,达到人未到,介绍信先到的效果;全军财务联网后,在外出差人员能够登录单位网站,及时获取或发送资料,从而改变过去只能凭借电话、传真的方式与单位联系的情况;另外,如今每当单位的财务主管人出差在外,一些重大紧急的财务情况缺少审核领导的审定决策,这使得正常的财务工作无法按时展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部门乃至整个后勤部门的工作。联网后,通过远程登录方式,负责人就可以及时在网上阅读文件,了解部队财务情况,并能与财务人员对该情况进行网上讨论,及时传达指示意见,使财务部门的工作得以连续、顺利的运转。   二是建立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相配套的大型财务资料数据库。军事财务联网后,传统的财务系统所采用的小型数据库ACCESS,XBASE、FOXPRO等已不能满足需要。(由于其数据处理的局限,不能达到海量数据处理、高速运行和数据安全性的要求)。需要采用诸如SYBASE、INFORMIX、ORACLE、SQLSERVER等大型数据库,这些大型数据库有高达TB(1TB=100GB)级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军事财务业务处理业务完全不受限制,不仅可以实现跨年度查阅,而且可以根据历年数据提供决策分析。
  三是建立确保财务资料远程处理、远程传输的安全体系。网络财务本身存在影响安全的薄弱环节。首先财务资料传递处理依托的INTERNET/INERANET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它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容易被拦截侦听,口令试探听窃取,身份假冒。网络财务涉及到许多电子单据、电子货币等,很容易受到不法攻击。其次,网络财务的分布操作使网络攻击可以从多个地方进行。如果使用权限划分不当,内部控制不严,容易造成信息滥用和向外流失。鉴于此,网络系统的安全对策可以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去考虑。一是建立科学严格的网络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从软件开发和维护控制、硬件管理和维护控制、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系统操作的管理和控制、文档资料的管理和控制、系统环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消除等各个方面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网络财务系统的安全运行;二是在技术上对整个网络财务系统的各个层次(通信平台、网络平台、系统平台、应用平台)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可以采用安全网卡(防火墙)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隧道技术(VPIV)等。
  五、军事财务监督环境优化
  在经费供需矛盾突出,部队建设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必须加强军队经费管理,规范经费审批权限,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严肃财经纪律。目前,有的部队对重大项目开支集体决策不够,缺乏必要的论证,宏观调控不力;有的经费审批随意性大,随意批条子,定项目;有的坚持经费统管制度不够好,不是“一支笔”批钱,而是“多支笔”审批;有的不重视发挥职能部门的参谋和监督作用,决策失误、损失浪费等现象屡有发生。这些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往往被用各种方法加以掩盖,在财务资料中得不到真实的反映。虽然《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费使用审批权限规定》已颁发两年,但有些单位为了自己小集体的利益,往往违反规定办事。因此,必须加大执行《审批规定》的力度,不折不扣地遵循“党委统管、财务归口、按级负责、先批后支”的原则,真正落实党委管财制度,完善制约机制,规范财经工作秩序,在抓源头、治根本上下功夫,确保财务电算化数据来源真实、可靠。
  同时,在军事财务部门内部应建立监控与操作职责分离、相互牵制的机制。职责分离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手工财务系统中,军队通过把不相容的工作分派给不同的人员担当以达到相互牵制,但在电算化财务系统中,由于计算机的自动高效的特点,许多不相容的工作都合并到一起由计算机统一执行,这就形成了内控隐患。为了强化系统的内部控制,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在军事财务电算化系统内分设操作与监控两个岗位,对每一笔业务同时进行多方备份,当财务人员利用电算化系统进行帐务处理,其操作和数据也被同步记录在监控员机器上,并由监控人员进行及时备份、定期审查。一旦主管部门或审计人员对某些数据产生怀疑时,可利用监控人员备份的原始记录进行分析调查、辨明真伪,这样就强化了电算化系统内部的相互牵制,有效地预防作弊。
  参考文献
  [1]张前,贺翠芹.基于电算化环境的会计核算特点[J].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2)
  [2]杜鹃,张于.基于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核算形式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8(10)
  [3]吴金涛.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J].企业导报.2009(10):171
  [4]李敏.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3)
  [5]肖晗.财务管理中会计电算化的有效应用[J].商场现代化. 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