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先生的农民小说 鲁迅先生的小说集

  鲁迅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备受中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崇敬和景仰,不仅仅因为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先生的特殊生活经历,使他成为一位熟悉旧中国社会、了解旧中国农民生活的作家。鲁迅先生描写农民生活的《风波》、《阿Q正传》、《祝福》、《离婚》等作品在他的小说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这是他作为一位革命作家留给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下面,我想就鲁迅先生农民小说的典型环境、典型形象及其深刻的社会意义这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农民小说的典型环境
  鲁迅先生农民小说的总的环境和社会背景是1911年前后即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一方面,腐朽无能的清王朝正处于分崩离析、摇摇欲坠之时;另一方面,横架在中国农民脖子上的外来钢刀更加剧了农民的苦难,旧中国农村面貌的萧瑟、凄凉已不堪言状,旧中国农民急速破产的厄运也在劫难逃。就在此时,一场具有巨大影响的意欲拯救国民、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建立民主革命政权的辛亥革命爆发了。遗憾的是,这场革命并没有给中国农村带来任何新的变化。
  《风波》取材于张勋复辟的历史事件,当时的农村落后到还在用小孩出生时的斤两来取名,并以此形象地反映家族的兴衰。《阿Q正传》中阿Q生活的未庄,如同一座阴森黑暗的地狱,这是辛亥革命后旧中国农村典型环境的艺术再现,也是阿Q悲剧性格产生的社会土壤。《祝福》中的祥林嫂生活在鲁镇异样的生活空气里,鲁镇“祝福”的风俗成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使祥林嫂的悲剧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性。《离婚》中的爱姑依然生活在备受封建夫权和族权压迫的黑暗现实中,成为又一个被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鲁迅先生精心描写他们生活的典型环境的初衷源于他发自肺腑的声声“呐喊”,进而达到对中国农民进行启蒙主义教育的革命目的,以打破这“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铁屋子”,为他们找到自由、幸福与光明。
  二、农民小说的典型形象
  鲁迅先生农民小说中的典型形象,总的来说主要表现为两种人:一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人”,一种是“暂时做稳了奴隶”其实也未曾完全做稳奴隶的人。对此,我们可以选择最能暴露国民弱点的贫雇农典型——阿Q和最能反映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典型——祥林嫂代表这两种人的形象来进行分析。
  阿Q是一个流浪的雇农,是一个自私、狭隘、封建、保守的落后农民的典型。由于阶级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低下,由于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他在未庄长期生活在屈辱和失败之中,我们可以把他视为旧中国社会中政治上承受着沉重的压迫、经济上遭受着残酷的剥削、精神上蒙受着长期的毒害、人格上忍受着多种屈辱,同时又能代表国民精神上弱点的农民形象的典型。后来,他之所以萌生了本能的革命意识,那只不过是因为他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可结果呢?革命不成,反而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封建思想的长期毒害还成就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便以此来做架空的自我安慰,以此来逃避实际的革命斗争。他的种种令人含泪微笑的举动使他具有惊人的健忘,永远只能处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悲剧命运之中,永远去独享他那份特有的精神快餐。要让阿Q式的农民真正觉醒起来,这便是辛亥革命以后的革命者的任务了。
  继《阿Q正传》之后,鲁迅先生又从另一角度、另一侧面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反映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悲剧命运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坚毅、安分,只要能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取最起码的生活,她就满足了,也就是说她只要能“做稳奴隶”也就心满意足了。就是这个带有悲剧性质的希望,却最终让祥林嫂带着幻想的破灭走向了绝望的地狱。祥林嫂的一生不仅在物质上、肉体上受尽了压榨和摧残,而且在精神上、思想上也受尽了人们的打击和虐杀,她不仅生前哀哀无告.而且还须怀着恐怖走向死亡——死亡在她心目中,不是悲剧生活的结束,而是另一种更大恐怖的开始。
  不管是阿Q还是祥林嫂,他们都是旧中国农村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化身。从他们悲惨的、病态的呻吟中,我们感受到他们急需精神上的疗救,当时的中国急需一场更新的精神革命。
  三、农民小说的社会意义
  在其农民小说中,鲁迅先生是从被压迫农民的角度,以民主主义革命的观点来观察和描写普通农民的生活和命运的。鲁迅先生抓住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以农民的社会地位决定他们的社会意识,进而更加鲜明地揭示了这一时期典型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