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造成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心理健康ppt课件免费

  【摘要】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从近几年校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显示出青少年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因此研究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不仅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也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Talking about the causes of the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Chen Jiejun Li Dezhi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gradually thorough,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r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campus safety accidents happen frequently, showing young people’s psychological state nots allow hopeful. So the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ntal problem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not only is advantageous to the student healthy development, but also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Key words】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 mental health; countermeasure
  当前,农村中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环境都正在发生急剧变化,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难以应对这些变化。对于中学生来讲,这个年龄正是正是他们逐渐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期,也是他们青春萌动的时期。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环境多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农村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1 造成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
  几个主要原因:
  1.1 学习负担太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太重的问题,一直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每年两会,代表委员都一再呼吁“减负”,很多地方也出台了很多相关规定,要求“减负”。例如,从2012年春季开学后,辽宁省严格规定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在校学习时间,分别是6小时、7小时和8小时。切实保证中小学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对没有认真执行该规定的学校,在各种评先评优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类似的“减负令”还有很多,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出现学生课业负担越减越重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现在“应试教育”的弊端仍然十分严重,学生、家长和学校都承受着各方面的过高压力。在现行的高考体制下,“减负”与学生、家长、学校的意愿相违背,而农村的中学生,因为教育资源不均,城乡差距大,起点低等原因,较之城镇的学生更加处于劣势,压力更加大。这种高压力,让正在发育的中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1.2 留守以及寄宿制学生的问题: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留守的中学生,在父母外出打工后,缺乏亲情,在心理健康和性格方面都出现偏差,常常是自卑懦弱、行为孤僻、冲动易怒。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偏差,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虽然近几年社会各界都在呼吁要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但是社会所作的还是难以根本性解决这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寄宿制学校对留守儿童有很大的监护和情感抚慰的作用,但是难以解决亲情淡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寄宿制学校建设投入的资金明显不足,许多学校附属设施及配套设施不到位,寄宿制学生的营养和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根据对2000名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样本学校有57%的寄宿制学生在调查表中反映,由于没吃早饭或早饭和中饭未吃饱,有时上课会有明显的饥饿感。非寄宿学生仅有34%的学生感觉自己上课时偶有饿意。寄宿制学生心理健康测试得分平均为42分,明显高于非寄宿学生的40分。本标准心理测试总分为90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程度越差。然而现在许多农村的中学,为了便于管理,都已经办成了全寄宿的学校,即所有的学生都得寄宿于学校,这也样不是留守的学生一样减少了和父母、家庭的交流。所以寄宿制学校的弊端让我们得重新审视这种办学模式,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更利于学生成长的模式推出。
  1.3 缺少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首先,是现在农村中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中学时期,学生的课程相对较多,学校为了升学率,往往把这些与升学无关的课程压缩乃至取消,让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学习必考的科目,这让农村中学生的心理教育非常匮乏。其次,农村的中学缺少专业的心理教育教师,有些学校即使有心理健康课程,但是教授这些课程的老师并非专业的老师,而是一些叫其他课程的老师兼授,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理论知识指导,使得该课程在开展过程中遇到更大的困难。而中学时期,特别是初三、高三是中学生心理压力最大的时期,学生容易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遇到各种问题,如果挤压在心理的压力不能通过有效的教育疏导和排解,心理咨询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就让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1.4 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中学时期,正值这些学生们青春发育时期,这个时期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其中逆反心理就是非常突出的心理状态。逆反心理虽说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心理状态,但是如果学校和家庭不处理好,就会对孩子身心产生负面影响。逆反心理就是学生他们对某些人和事表现出“对着干”、“不受教“等心理状态。比如,对班级规定的排斥,对班主任的教育逆反,对家长的教育逆反,和对科学教育的逆反等无以名状的心理。一些事情他们一说就反感,一讲就回避等。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青春期正在处于未成年和成年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希望摆脱成年人的监护和束缚。
  虽然逆反心理属于正常的现象,但是也要求学校和家庭正确对待,不能太强硬地对待学生的叛逆,要用正确的方法教导学生,避免与学生起太大的冲突,并且鼓励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还有很多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这些影响都让我们对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担忧,以下列举了一些对策,希望能使这些问题得到改观。
  2 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2.1 正确疏导学生学习压力:既然中国的教育体制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有根本性变化,那么在学生面对越来越大的学习压力时,就要求学校和家长都从学生的身心健康角度来为孩子着想,不要再给孩子太大的心理压力。学校要给中学生一个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不要太强调升学率和排名,应以鼓励为主,让学生主动学习。并且学校要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放松身心。而家长们更应主动多和学校了解自己子女的情况,多跟子女交流,并且不要老拿他们跟别人比较,孩子取得怎样的成绩,都应以鼓励为主,不要过多的责备,正确的疏导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子女健康成长。学校也应帮助家长们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共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2 学校要对心理健康更多的投入: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并且指出2012年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源配置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继续花大气力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农村中小学布局要因地制宜,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的关系。办好农村寄宿学校,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中央对教育经费的加大投入以及要求办好农村寄宿学校和出台相应的异地高考的法规都对那些留守和寄宿以及异地高考的学生一定益处。但是要真正地改善农村中学生的心理状况,还需要学校对这方面加大投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2.1 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创造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环境。首先,学校领导和老师要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开设心理教育课,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并且开设心理咨询室,以及开通多条心理咨询的途径。其次,其他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也应对心理学进行学习,每一位教师都应注重提高自己的素质,力争成为一位心理辅导员。这有利于老师在上课或者和学生相处时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避免不当的语言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而且通过心理学的学习也让老师更容易懂得用什么样的方法激励学生能让学生更有动力学习,学习成果更好。也能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2.2 重视社会教育功能。社会的支持是学校与家庭做好良性教育环境建设的重要支柱。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与社会上不良风气、内容不健康的大众传媒、良莠难分的网络侵蚀有密切关系。所以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另外,积极营造社会、学校共同教育的良好局面。可以通过聘请心理医生来校开辅导课或是请公安干警来上法制课等方式,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2.3 耐心应对学生的逆反心理:对待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学校和家长都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宽容的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循循善诱,进行教育。并看到孩子这种逆反心理的积极一面,因为这是一种好奇心,是一种求知欲望的表现,是求知的动力。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因势利导,促其成才。而非过多的指责和抱怨,甚至和学生硬碰硬,以至出现矛盾,并且继续恶劣。家长和学校对学生在此期间,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需要家长和学校多沟通,并努力帮助学生走出这段时期,让他们健康成长,远离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重视农村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基本需求。希望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三方面努力,能让农村的中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