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_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注意规律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得让学生注意你的课,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到让学生学会,进而达到会学。如何让学生听你的课,我觉得教师必须把握好学生注意的规律。  1 什么是注意规律
  所谓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它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难以分开。因而,任何知识的传授与学习,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着注意规律的影响。所谓注意规律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在实际运用中要将两种注意规律结合起来。本文所探讨的注意规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指的就是教师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应将两种注意规律合理地结合起来组织教学。那么如何具体运用注意规律,提高历史教学实效,我想以华东师大版的初中历史为例,阐述注意规律的有效运用
  2 注意规律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1 用音乐吸引学生。无意注意可以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既可以成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因素,又可以成为造成学生学习分心的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如在本节课上课之前,为了使学生能够把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我就播放了一首感人的带有时代特征的历史歌曲《九一八》:“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遍野的大豆和高粱……九一八,在那一个悲惨的时刻,我离开了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九一八……”在悲凉的歌声中,学生的胸中升起一股对入侵者愤恨的怒火,对祖国母亲无比的热爱,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这也为本课的教学开了一个好头。
  2.2 视频打动学生。无意注意既可以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也可以由人本身的状态引起。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等各方面状况,使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启迪了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3 问题引领学生。学习是经验获得及行为改变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干扰,如果学生只凭借无意注意是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必须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本节课,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几个探究题:“探究一:阅读八年级历史课本第十五课,思考:①新中国外交情况怎么样?②中国为什么要重返联合国?”“探究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为什么得到其他国家积极响应?”“探究三:阅读八年级历史课本第十六课,思考:①进入了新世纪我们有哪些外交成就?②世界的格局怎么样呢?我们中国应该通过哪些措施来维护世界和平?”通过设置这些问题,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保持有意注意,做到静心思考、自主探究、互助学习,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进而达成教学目标。
  2.4 古诗词激励学生。当学生保持一段时间高度紧张的有意注意后,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适当放松一下,或根据教学任务穿插一些内容,使学生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我在每一个探究任务结束之后,都设置了“古诗词欣赏”环节,学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一课,讲到曹操时,我只是随便提了一句曹操《龟虽寿》中的“神龟虽寿——”一句话还没说完,全班同学竟然气势恢宏的、整齐的把全篇背诵了出来,在学生兴致高昂地背诵时,课堂的整体情绪已被推高,课堂效率也随之提高。在促进知识的理解时,历史课无形中也充满了闲适而轻松的诗意!
  2.5 历史细节吸引学生。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为了落实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学习历史其实就像看电影,如果只看远景,没有近镜头的特写,就会渐渐失去观看的兴趣;如果只看近景,就会心无全局,也会茫然。历史课本时间跨度大,事件叙述广而博,适当的补充历史细节有利于学生深切的感知历史,引发兴趣,增加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拉近历史镜头,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理解了秦军战斗力高的原因!对商鞅变法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6 练习强化学生。在本节课将要结束时,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保持有意注意,我将这框题内容作了简明扼要的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然后,为了提高学生能力,实现知识迁移,我设计了一道以“你认为中国如何维护世界和平?”通过该题使学生对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等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也使“三维目标”得以进一步落实。
  当然,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它只有一般的规律可循,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仿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注意规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简单地归结为两种注意按着一定的程式轮番交替地出现,而应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予以适时运用,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