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唱教学中“合”的训练 浅谈合唱训练论文

  合唱教学是指指导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各自按本声部的曲调,  同时演唱一首歌曲的过程。合唱,顾名思义,是指“合”在一起演唱,但这  种“合”不是简单的、毫无联系的凑合。《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
  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
  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所以说,合唱效果的
  好坏不单单取决于某个人的个人演唱水平,而需要集体的相互配合协
  作来共同完成,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艰辛的过程。合唱教学中,旋律、节
  奏、强弱、快慢等声音要素的“合”只是基础,有了这些,才能算是合唱;
  而情感、指挥、音色等方面的“合”也显得尤为重要,重视这些方面,歌曲
  的演绎才会完整、完美。
  一、学会欣赏,体会什么是“合”
  在合唱教学中,应注意:“所有的技巧都没有气息重要;所有的方法
  都没有感情重要;所有的发声状态都没有自然重要。应追求在理解之上
  的歌唱,追求句式上有韵味的处理,追求对作品表现出的意境真实地体
  味与感觉”。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让合唱团的每个孩子对所演唱的作
  品都要有一定的理解,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情感、蕴义等,所以,学
  会欣赏很重要。
  合唱训练是一项既辛苦又枯燥的活动,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影
  响训练活动的正常开展。作为指导老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对合唱活动
  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要有了兴趣,形成爱好,虽苦亦乐,学生
  自会产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所以,要多组织观看合唱演出,特别是一些
  著名的少年合唱团的演出节目。让学生多接触这类优秀作品,有助于增
  强学生的荣誉感,培养学生的艺术品质,更有助于他们深刻地体会合唱
  的声音之美,和谐之美。
  同时,还要带领着学生欣赏优秀的合唱曲目,分析作品,理解意境。
  让孩子们了解:合唱不仅要“声同”、“声通”,更要“心同”、“心通”,对作
  品的想象,以及在情感、风格、特色上的融合都取决于对作品的深刻理
  解,有了对作品的深层次的感受,才能更准确、深入地演绎作品,这样的
  声音才有生命,这样的歌声才会打动观众。
  二、学会理解,做到情感的“合”
  合唱的“统一”就是声音的统一,情感的统一。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
  魂。在排练过程中,要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多方位启发合唱队
  员深刻理解音乐的内涵,力求准确地把握每首歌曲的不同情感特征,做
  到声情并茂。
  一个好的音乐作品,除了它本身所蕴含的情感之外,在歌曲演唱过
  程中还必须融入演唱者的再创作,也就是加入个人对作品的情感处理,
  形成一种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小学阶段,因为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抽象
  思维能力不强,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够完善。生活体验的不深致使情感体
  验也显得较为简单、朴素、自然。因此,在合唱作品排练中,如何让学生
  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使学生的情感与歌曲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并将它表
  达出来,显得尤为重要。
  在训练歌曲作品中,首先,应该要让孩子了解作品的一些创作背
  景,并让他们知道所学歌曲是属于哪一类型;其次,让学生理解音乐的
  旋律发展,重点处理歌曲的轻重缓急,唱好标注出来的音乐记号,表情
  记号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安排好整首歌曲的高潮部分,让学生在了解
  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的基础上,通过指挥的身体语言,手势的大小、强
  弱等变化,用合唱的形式表达出歌曲的真正内涵。
  三、学会合作,加强与他人间的“合”
  合唱讲究整体的协调性:对各声部节奏、速度和力度上所掌握的严
  格性,可以使学生在合唱中学会如何与他人配合,树立整体观念,增强
  集体意识,这种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对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
  重要作用。英国音乐评论家珀西?M?扬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人不
  懂合唱,因为合唱凝聚起来的是一个团体的思想、情感和愿望”。合唱表
  现出来的合作精神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精神,凡抱着极大的热情和兴
  趣,长期置身于这种音乐活动形式的学生就能获得这种潜移默化的高
  能量的教育。合唱中的“合”蕴含着合作、协调的意思。
  1.与指挥的“合”
  指挥是合唱队的核心力量,他在舞台上主要是借以准确的形象,丰
  富的节拍,以及全身心投入的音乐感觉与歌唱状态来演绎作品的内涵。
  在学生演唱合唱作品中,对于指挥的要求要以准确为前提,因为,他的
  一个小小失误就会导致拍点不准,学生的情绪把握不稳。所以指挥的每
  一个动作(包括脸部表情,形体动作,发声技巧提示等)对学生都要具有
  一定的预示性,让学生在思想上预先有个领会、准备的过程。这样在表
  演时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合唱队的整体水平。
  2.与伴奏的“合”
  在合唱训练中,调和伴奏与学生演唱的统一也是至关重要的。合唱
  中,音乐形象的塑造,伴奏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好的伴奏具有引人
  入胜、画龙点睛之功效。一个学生熟悉的好的伴奏,那美妙的旋律一出
  来就能抓住听众的心,会让孩子们自然地走进歌曲。指挥会得心应手,
  学生也会精神振奋。所以,在合唱训练中,合唱队员与伴奏之间的配合
  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3.与队员之间的“合
  提高认识,知道好的纪律是合唱的前提。
  合唱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艺术,其统一性和整体性取决于各个合唱
  队员良好的素质,要调试好合唱队的声音,队员之间强烈的相互配合意
  识及集体的凝聚力是成败的关键,而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前提是合唱队   要有良好地纪律。我们知道,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思想也不容易集中,
  而合唱队的人数至少六十人左右,如果没有良好的纪律,训练时学生肯
  定心不齐,六十个人就有六十种声音,甚至于讲话声、打闹声都会出现。
  所以,训练之前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很有必要,要让孩子们形成共识:只
  要训练一开始,所有人在发声练习中就要做到心齐而气息平稳,要快速
  领悟老师讲授的发声方法,投入地练习,这样才能提高合唱训练的质
  量。另外,合唱时要看指挥,情感的渗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等,都
  要以指挥的手势为准。
  统一思想,认识到合作才是合唱的中心。
  一个好的独唱演员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合唱队员。
  合唱艺术讲究“合”,配合要默契,整体观念要强。由于合唱训练的
  枯燥与辛苦,一些学生的情绪容易波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稳定,甚
  至产生打退堂鼓的念头;有的学生天性好动,不喜欢受约束,所以有时
  不遵守纪律,影响训练;有的学生比较好出风头,喜欢突出自己,致使出
  现了一些不协调的现象。常可看到合唱队中有的声部怕自己的声音不
  够响,不够突出。相反,有的声部认为自己声部不是主旋律,或者认为自
  己声部的音调太简单,该强时不强,该弱时不弱,始终一个情绪。这些现
  象,使得各声部地位不明确,丧失了层次感,破坏了音乐的整体效果,也
  达不到合唱的意境。
  所以,一定要让孩子们知道,合唱是合作的艺术,是集体性的声音
  艺术,各声部不是搞比赛,也不是看谁唱得响,它讲究的是声部和谐、统
  一,相互烘托,追求的是音乐整体的和谐。要经常就着一些好的合唱作
  品进行分析,让他们了解:美妙的声音来自于认真的练习,而合唱所达
  到的和谐则要取决于队员间的默契配合。在训练中还要时刻注意权衡
  各声部间的音量、音色、强弱等方面,更要时刻提醒学生“唱歌如同做
  人”,以此约束学生向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优美动听的
  合唱,不仅可以引导青少年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而且还能使
  他们得到感情的满足,获得美的熏陶。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合”后声
  音、风格、情感等方面的和谐,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的听觉和乐感的培养,
  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学生们通过参加合唱排练,不仅能
  亲身体验合唱艺术的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而且在“合”的训练中还
  能增强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合唱训练,只有“合”,才能有“和”。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李薇,论中小学合唱教学的融合艺术[J]现代中小学教育,
  张祖善,聂中明与合唱艺术,合唱艺术2001,21
  海倩雯,《北京教育》,北京市汇文中学,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