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当前影响垣曲县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的原因

近年来,垣曲县农村信用社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农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积极开展信贷支农服务,有力地支持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实际支农过程中,由于历史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当前信用社出现支农资金实力不足,贷款风险系数较大,农民贷款‘难’等现象, 使信用社支农工作陷入尴尬境地,从总体来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多措并举,降低贷款风险。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不断加大支农力度,将大量的信贷资金投向“三农”,但由于大多数农民长期受小农思想的影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营决策的盲目性,生产技术的粗放性经常会导致农产品质量不高和“谷贱伤农”的现象发生,使许多支农贷款存在着较大的潜在风险。为降低支农信贷资金风险,杜绝不良贷款形成,信用社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各级政府和信用社还应积极帮助农户建立“造血”机制,培养其自我发展能力。一方面由政府部门牵头长期聘请有关农业专家组成“流动技术服务队”,将农民实用的技术、信息送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切实解决农户种、养方面的技术难题;
另一方面,对一些思想意识陈旧,观念落后的农户进行宣传教育,并结合其资源优势帮助农户确定发展项目。

 (二)政信联手,盘活不良贷款。由于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干预和一些人为因素影响,历年来不良贷款占比居高不下,沉淀资金盘活难度较大,使信用社可用的支农资金少的可怜,个别社只能通过社与社之间的资金“拆借”来满足“三农”信贷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文件要求, 国务院已经把对农村信用社管理的责任交由省级政府负责,省级政府其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帮助农村信用社清收旧贷,打击逃废债,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维护农村金融秩序稳定。因此,作为地方政府就应主动组织纪检、政法、人事等各部门组成的“联合清贷队”,充分运用行政、法律手段,对有钱不还的“钉子户、难缠户”;
金融干部、公职人员贷款以及企业、村组、行政单位贷款进行重点清收,严厉打击逃废信用社债务行为。另一方面,各级党政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全民的诚信意识,改善辖内金融生态环境,为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政策倾斜,壮大支农资金实力。由于垣曲县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竞争激烈,特别是专业银行存款业务中存差的大量存在,使垣曲县农村有限的流动资金被大量闲置或被专业银行“农专非”,使垣曲县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的发放无足额可支配资金。同时,个别党政部门仍对信用社存在着政策歧视,不在信用社开设基本帐户。为此,各级党政部门领导要站在对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负责的高度,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帮助信用社拓宽存款来源渠道,将财政预算外资金及各种专项扶持资金存入信用社,为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原动力。

 

垣曲县信用联社

地址:山西省垣曲县黄河路134号

邮政编码:043700      联系电话:0359-6020485